瓦斯十六字体系培训之一.ppt
《瓦斯十六字体系培训之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十六字体系培训之一.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着力推进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这次培训的目的和要求:1、贯彻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会,全省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会议、煤矿瓦斯治理监察会议精神。2、落实国家总局统一安排部署的“千人、万人培训”工程 的一部分。3、学习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的“三个意见”。4、希望按照培训的各项要求,加强学习全面掌握建立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的标准要求,做好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的组织领导工作。,一、加深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1、是治理防范瓦斯灾害的基本要求。2、是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的深化和发展。3、是把瓦斯治理攻坚战推向新阶段的新举措。4、是瓦斯治理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总结。5、是当前和今后
2、瓦斯治理的重要工作。,(一)瓦斯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作体系是深化瓦斯治理的重要举措,1、瓦斯治理攻坚战出台的背景:建国以来24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17起,占事故起数占70.8%,2004年和2005年全国发生了6起百人以上事故瓦斯煤尘事故5起,受到了国内外民众的高度关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确定了“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瓦斯治理攻坚战在全国各地和煤矿企业深入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4年以来七起百人以上事故,2007年12月5日23时15
3、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难。2005年12月7日15时15分,河北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恒源实业有限公司(刘官屯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造成91人死亡,17人下落不明,共计108人遇难。2005年11月27日21时40分,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皮带井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69名矿工遇难。2005年8月7日13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王槐镇大兴煤矿-420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井下有121名工人被困。2005年2月14日15时左右,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海州立井发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井下214名矿工遇难。2004年11月28日
4、7时10分,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66人死亡。2004年10月20日22时47分,河南郑州矿务局大平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8名矿工遇难。,2、瓦斯治理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效:,2006、2007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7%和25%。今年上半年,全国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3%和48.3%;其中重大事故分别下降53.9%和56.3%,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5年的3.08下降到2007年的1.485,今年1-6月又降到1.05。,3、我省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取得的成果:,全省各类煤矿全部装备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9处矿
5、井装备了井下瓦斯抽放系统。162处煤矿局部通风装备“双风机、双电源”。122处矿井装备了瓦斯智能巡检系统。146处矿井应用了短壁快速注水降尘技术等。2006年3月以来,全省煤矿杜绝了3人以上瓦斯煤尘责任事故。,(二)总结几年来瓦斯治理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十六字”工作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抓住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察,把瓦斯治理攻坚战推向新的阶段。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
6、作的指导意见。我省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煤监局制定了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立煤矿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的监察意见。,瓦斯治理隐患犹存,事故依然严重,治理工作体系是重要措施,事故依然严重:煤矿瓦斯事故几年来虽然逐年都有大幅度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07年,煤矿发生的一般以上、较大以上、重大以上和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4人、417人、460人和171人,所占比重分别达28.6%、51.2%、80.3%和100%。瓦斯事故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引发瓦斯事故的四个杀手,1、采掘工
7、作面通风不可靠由于通风系统不完善、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循环风、无风微风造成瓦斯积聚,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2005年占62.8%,2006年占50%,2007年占60%,2008年1-8月占75%;由于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对、风筒脱落、受损导致巷道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比例,2005年占26.5%,2006年占7%,2007年占33.3%,2008年1-8月占25%;防范瓦斯事故,加强矿井通风是基础性地工作,是最关键的环节。,2、瓦斯超前防治措施不到位,抽采不达标,2005年发生重大突出事故的4个矿井没有采取区域抽采措施。2006年发生重大突出事故的9个矿井中3个矿井未采取任何防
8、突措施,6个矿井能够未采用区域措施,瓦斯抽采未达标。2007年发生重大以上突出事故的7个矿井中,只有2个矿井在事故区域进行了抽采但不达标,其余矿井未采取区域抽采措施。今年1-8月全国发生了5起煤与瓦斯突出重大事故,仍然是抽采不达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按照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实现抽采达标是防止事故的重要环节。,3、三是监控系统不完善,2005年41起重大以上瓦斯事故中有近50%的事故矿井未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或失效;2006年发生重大以上瓦斯事故的25个矿井中,未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或失效的有12个,占48%2007年发生重大以上瓦斯事故的22个矿井中,未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或失效的有7个,占3
9、1.8%瓦斯监控是防范瓦斯事故的有效和科学手段,但必须做到监控有效,否则就会产生新的依赖性隐患,关键时刻不能发挥作用。,4、现场管理不到位,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下井不带瓦检仪,瓦检员配备不足,空班漏检,违章作业引发事故。有的采掘作业地点通风管理混乱,无风微风作业,瓦斯积聚造成事故。对引发瓦斯爆炸事故的火源管理不到位;带电作业检修,停风不停电,不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违章留下引爆火源。由此可以看出,着力解决通风、抽采、监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防范瓦斯事故的重要措施。,(三)山东煤矿“一通三防”基础工作仍不牢固,虽然我省煤矿多属低瓦斯矿井,但也曾有过惨痛教训。1968年和1969年
10、曾连续发生了两起百人以上的瓦斯煤尘事故。2000年以来,全省煤矿共发生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33起、死亡231人,其中瓦斯煤尘事故12起,死亡100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27.5%和43.3%。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是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前一阶段我省进行了瓦斯治理现状普查,在统计的220处矿井中,受瓦斯、煤尘、自然发火、冲击地压、高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矿井184处,占矿井总数的83.6%,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处,高瓦斯矿井2处,存在高瓦斯区或瓦斯异常区矿井19处,受煤层自然发火威胁的151处,受煤尘威胁的矿井178处,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矿井18处。有些矿井同时受多种灾害威胁,严重影响
11、煤矿的生产安全。,二是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性不强,部分矿井开采强度大,采区接续紧张,生产过于集中,局部区域风量偏紧,造成矿井通风系统负担过大,网络通过能力不足,抗灾能力比较脆弱;相当一部分矿井达不到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中风量与风阻相匹配的要求,通风阻力过高;有的矿井通风设施质量不高,检查维护不及时,风门不闭锁,密闭漏风严重;少数矿井进回风巷道平面交叉、角联巷道多;有的矿井局部通风“双风机、双电源”达不到标准要求。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性。,三是瓦斯防治技术装备水平低,我省煤矿瓦斯涌出异常现象增多,部分煤层具有高瓦斯、低透气性赋存特征,煤层瓦斯不
12、易在采前抽放,但在采掘过程中瓦斯扩散速度快。鉴于我们对瓦斯防治认识上的局限性,有的煤矿还没有掌握矿井瓦斯富集部位、瓦斯赋存特征和涌出规律,没有试验测定有关煤层瓦斯参数,没有真正找到探测、预测、抽采吸附性瓦斯富集部位的有效方法和技术装备,与全国、全省煤矿瓦斯抽采先进单位相比,有的矿在瓦斯抽采技术、装备、方法上还存在差距。,四是监控系统管理维护不到位,目前全省有200多处矿井按新标准完成了升级改造,尚有几处矿井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但有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不具备规定功能,中心站无备用主机,传感器数量和安设位置不符合要求;有的检测仪器维修标校不及时,检测数据不准,为瓦斯防治埋下了新的隐患。,五是高温热害
13、越来越严重,目前山东煤矿高温矿井共计13处,其中生产矿井10处,基建矿井3处。高温工作面79个,高温工作面温度达到或超过30,接触高温人数8636人,严重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六是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单位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培训滞后。有的矿缺少安全技术管理人才,没有能够及时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有的矿“一通三防”特种作业人员数量不足,安全知识和劳动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要。有的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坚持不好,一些边远采掘工作面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较多。,二、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导意见共九个部分32条,其核心内容是建立“通风可靠、抽采
14、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我省制订的实施意见亦分九个部分32条,其内容全面贯彻了指导意见,并结合我省煤矿实际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山东煤监局监察意见则在全面贯彻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防尘和防灭火的监察内容。下面结合“三个意见”的总体要求,重点对如何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包含三方面含义)(1)指导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2)总体目标: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3)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15、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2、工作目标,(1)安全生产指标:到201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比2007年下降20%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山东省增加:有效控制零星事故,力争实现瓦斯事故零死亡。)(2)瓦斯抽采指标: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总量突破100亿立方米。(山东省增加: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存在高瓦斯、瓦斯涌出异常区矿井建立健全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3)体系建设目标:建成100个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1
16、00个瓦斯治理示范县,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山东省增加:所有矿井达到二级及以上“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建成50个“一通三防”安全示范矿井。),(二)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坚实基础,1、优化生产布局。老矿井加大生产布局优化调整力度,主要是严格控制生产水平、采区和采煤掘进工作面个数,科学合理确定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新矿井、新采区设计要根据煤层和瓦斯赋存情况,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优化瓦斯的抽、排、放等系统,并把瓦斯治理贯穿于新建、改扩建、水平延深、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到工作面衔接的各个环节。新矿井、新采区投产前
17、,必须完成相关瓦斯治理工程,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投产。,2、合理组织生产,矿井必须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核定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高瓦斯区和瓦斯涌出异常区的各个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采用对拉式回采工作面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要按照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和矿井核定能力,加强劳动定员管理,实行“限员挂牌制”,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合理确定采掘工作面推进度,采掘进度要与支护、通风等工序相协调,保证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
18、开拓系统形成后,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道施工;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要坚决杜绝“剃头开采”。一些新建矿井为了早出煤早见效益,一些生产矿井开采强度大,采掘接续紧张,造成采区未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就回采,系统不合理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严禁采用落后的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及工艺,十六字体系的具体要求,通风可靠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瓦斯 十六 字体 培训 之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