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国家组织法总论.ppt
《【大学课件】国家组织法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国家组织法总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國家組織法總論,http:/,現代國家組織之基本理論,民主國家組織法之基本原則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國家組織基本上有三個原則:第一,權力分立原則;第二,國家機關效能原則;第三,民主監督原則,http:/,權力分立原則,權力分立是近代國家據以建立的政治理論,係法儒孟德斯鳩集大成之見,認為國家權力須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屬不同機關。權力分立乃是為了制衡,而非相互合作,因權力集中必然會導致濫權,三權分立而互相制衡,以保障人民自由。,http:/,權力分立原則,亦即權力分立乃為了制衡,權力分立而不制衡乃屬不可想像之事 此理論係建立在國家權力如果未受控制,必定會濫用的人類歷史經驗上。權力分立的哲學基礎是
2、冀望藉由權力分立而制衡,將國家權力應納入軌範。故權力分立原則係現代民主法治國家(Rechtsstaat)組織上之最基本原則,http:/,二、國家機關效能原則,國家應為人民而存在國家機關係為實現國家任務而存在,故在行政組織法上,任何機關的存在,都必須承擔國家的任務 促進公共利益與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並使其組織運作能有效地發揮民主國家權力分立應有的功能,此為行政機關實質正當性之所在。是以法治國家禁止設立酬庸性之機關,所有機關必須有法定任務,任何公務人員必定有法定職務,而後始可支領以國家預算為來源的薪俸,http:/,二、國家機關效能原則,若機關僅有其名義,無法定任務,即與國家機關效能原則有違。所謂
3、任務係指為公共利益而存在,具有不可取代性,且如未能適當或適時完成,即有政治或法律責任的法定義務,若任何人皆可為之,或可多可少,不為亦可之事情,則稱不上國家機關任務。,http:/,二、國家機關效能原則,且在組織上,一種職務如果由一個機關即可完成,即不必再設另一機關,以免組織上疊床架屋另一方面,在人員方面,特定職務人員不得兼任另一種職務,此為職務的不兩立性,http:/,三、民意政治與責任政治,理想的見解是,民意政治的法源就是國民主權,民意也就是國民的總體意志,也是客觀社會正義的一種呈現。基於國民主權委託行使法理的政治運作,民主政治為民意政治(釋520),是以,民意政治可以作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
4、基礎,因此民意可以作為組織法的法源。,http:/,三、民意政治與責任政治,1.組織上民主合法性的法源不論是國家或地方自治組織的形成,都需要有民主合法性。但民主合法性有直接與間接之別。愈重要的、影響力愈大的職務,其所需之民主合法性愈高,也就愈需要有直接的民主合法性。,http:/,三、民意政治與責任政治,故民主國家中之握有實權之總統、內閣閣員、地方行政首長通常皆透過人民選舉產生,即為取得職務的民主合法性。各種重要行政職務,縱使沒有直接民主合法性,至少要有間接民主合法性,其來源有二一是由民選之民意代表另行同意而出任或依法律任用;另一是由具有直接民主合法性的行政首長任命,http:/,三、民意政治
5、與責任政治,2.組織法上民主監督機制的法源責任政治民意可以作為監督國家權力機制的法源。民主國家中,不可以存在不受民意監督之機關。因為在民主國家,國家權力來自於人民之付託,故權力的本質應是人民透過立法機關所課予行政機關的一種義務面非授與行政人員的利益,也不是道德,http:/,三、民意政治與責任政治,任何行政機關之執行職務,至少都要有直接或間接受到人民監督的可能性。如果欠缺此種可能性,行政機關的民主合法性即有問題。故行政院要受到民意代表機關立法院的監督,釋字第461號解釋即稱: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此為憲法基於民意政治及責任政治之原理所為制度性之設計。,ht
6、tp:/,三、民意政治與責任政治,3.民意代表機關不得重疊在國家機關組織法上,從民意政治的要求來看,可以導出民意代表機關不得重疊之原則內閣制與總統制之爭?,http:/,第一項 內閣制,一、判斷內閣制的三個要素(1)信任制度:行政組織之形成以議會信任為基礎(2)副署制度:政策之形成與執行權屬內閣(3)負責制度,http:/,第一項 內閣制,一、判斷內閣制的三個要素(1)信任制度:行政組織之形成以議會信任為基礎內閣制係以元首權與行政權分離作為出發點。內閣由內閣總理與各部部長(閣員)組成。如果內閣依憲法規定可自行形成,或能獲得議會信任而組成,則為內閣制。有些國家規定內閣總理須總統提名,經議會同意而
7、任命,此時,元首必須任命議會信任之人,而非國家元首喜愛之人,否則不能通過。議會信任乃成為內閣組成的要素。故議會不再信任內閣時,就可予以倒閣。,http:/,第一項 內閣制,一、判斷內閣制的三個要素(2)副署制度:政策之形成與執行權屬內閣內閣制通常將行政權分離成元首權與行政權。在內閣制下,國家大政通常由內閣會議決定。內閣由內閣總理與閣員組織之,亦由內閣成員全體負集體行政責任。國家元首(總統)通常只是象徵性的國家代表。內閣由內閣總理與閣員組織之,內閣會議開會決定政策時,由內閣總理為主席,國家元首不能參與。,http:/,第一項 內閣制,一、判斷內閣制的三個要素(2)副署制度:政策之形成與執行權屬內
8、閣但內閣作成決定,常假元首名義公布,而元首公布法令,須經內閣總理副署。副署不是元首要求內閣代為負責,而是內閣請求元首簽署,而由內閣表示負責之意。故副署制度乃判別實質行政權歸屬的重要因素。但內閣各種政策通常需要獲得議會經由預算予以支持,並在具體化政策的法案獲得議會的通過,故在國家重要政策方面,不單純由內閣獨自形成,議會亦得參與,故稱議會對國政亦有參與決策權(釋 520)。,http:/,第一項 內閣制,一、判斷內閣制的三個要素(3)負責制度內閣制的內閣係以集體責任的方式對議會負責,特別是對代表直接民意的第一院(通常為下議院或眾議院)。議會督促內閣的施政,對內閣預算加以審查,內閣之施政最重要的是以
9、獲得議會同意為最高目標,議會同意之,縱使元首不同意,內閣亦得實行國家元首喜歡之政策,議會反對,內閣亦無法實施。蓋內閣對議會負責,非對國家元首負責,故負責制度亦為內閣制的要素。,http:/,二、內閣制下的權力互動關係 分合與制衡,在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關係上,為了使議會政治運作順暢,並有權力分立而制衡的作用,其另有配套的設計:(一)行政與立法的結合內閣制下,行政與立法的結合係採用三種方式:1 內閣閣員通常由議員兼任因內閣要獲得議會的信任,莫如閣員直接由議員兼任簡便,故內閣制往往也就是議會內閣制。又因現代民主國家政黨的興起,議會往往由特定政黨的黨員所組成,故議會內閣制也往往是政黨內閣制。,htt
10、p:/,二、內閣制下的權力互動關係 分合與制衡,2 閣員出席議會參與政策辯論內閣為使其所推行的政策及所提出之預算,獲得支持,故在議會開會時,皆能出席參與政策的辯論,說服議員支持。3 法案提出權乃屬內閣內閣制的政策與實際執行皆由內閣與其所屬之行政機關擔負之,故法案基本上由內閣提出,請議會支持,故內閣制下,法案提出權多屬內閣。,http:/,二、內閣制下的權力互動關係 分合與制衡,(二)行政與立法的制衡既然內閣制也是權力分立的制度,則立法與行政如此高度的結合,特別是閣員由議員兼任,其所形成之行政權與立法權不分的情況,豈非將喪失權力制衡的功能?非也,內閣制的制衡有兩種模式,此種制衡屬較激烈而具有破壞
11、性的制衡。1 政黨制衡議會多數之形成,有賴政黨,故內閣制往往也是政黨內閣。平時立法與行政既結合在一起,故此種制衡即逐漸演變成政黨制衡:在野黨對執政黨的制衡。,http:/,二、內閣制下的權力互動關係 分合與制衡,(二)行政與立法的制衡2 倒閣權與解散國會權國會如果有多數議員認為內閣之政策或法律,不利於人民,居於民意代表的身分,可以對內閣提不信任案,迫使內閣倒台;但如果內閣自信其政策、法律必能獲得人民信賴,則亦可相對的請國家元首解散國會,訴諸國民公斷。此時,即須重新舉行大選。通常此種破壞性的動態制衡方式,先由國會發動,故內閣制採議(國)會優先主義,http:/,三、小結,內閣制下,由於內閣與議會
12、合一,以多數政黨作為組成內閣的前提,為了組閣,常有聯合政府,由於政府必然與議會多數黨同一立場,較易發揮互相合作的精神,亦即內閣制重點不在防止政府的專擅,亦不注重立法與行政機關間的制衡,反而以效率及民意為中心,其制衡重心反而轉至政黨制衡,從而在體制上要求剛性政黨(紀律嚴明之政黨)。反對黨有影子內閣作為執政之準備但另一面,內閣行政權與議會立法權合一,流於無法互相制衡,而易導致政治分贓的問題。,http:/,第二項總統制,一、判斷總統制之要素(一)信任制度:行政組織之形成以總統信任為基礎(二)無副署制度:決策權屬總統,故無副署制度(三)負責制度:總統不對議會負責,http:/,第二項總統制,一、判斷
13、總統制之要素(一)信任制度:行政組織之形成以總統信任為基礎 總統制,基本上並無所謂的內閣,但與內閣概念極為接近,而屬行政組織的機關則為國務院,國務院由國務員組織之,國務員(各部部長及其他重要成員)之任命,以獲得總統之信任為基礎,不以獲得議會信任為務。,http:/,第二項總統制,一、判斷總統制之要素(一)信任制度:縱然,重要之職位,仍須獲得議會之同意,但議會乃以審查各該國務員之品性道德為限,不以政策觀點為審查標準,故亦有稱之為禮貌性同意。國務院雖有首席國務員,稱為國務卿,但只是其較獲得總統之信任而已,非該職位較其他國務員更高。國務院的成員,皆屬總統之屬下。,http:/,第二項總統制,一、判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课件 大学 课件 国家 组织法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