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变形和应力.ppt
《焊接变形和应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变形和应力.ppt(1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焊接结构第二章 焊接变形和应力,第2章 焊接变形和应力,本章学习要点,1.材料的热胀冷缩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3.系统平衡,第一节 焊接变形与应力的产生机理,几个基本概念,合力等于零,即F=0;合力矩等于零,即M=0,2.1.1 自由变形、外观变形和内部变形,(1)自由变形,自由变形:当金属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或发生了相变,其尺寸和形状就要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没有受到外界的阻碍而自由的进行。,自由变形量:,自由变形率:,(2)外观变形,外观变形量:Le,外观变形率:,外观变形:当金属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受到阻碍,不能完全的自由变形,把能表现出来的这部分变形,称为外观变形,(3)内部变形,内部变形
2、:当金属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受到阻碍,把未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变形,称为内部变形。,内部变形量:,内部变形率:,三种变形的分析结论:外观变形在数值上等于自由变形与内部变形的代数和。它的应变表达式为:e T 它的等价形式为:e T,这两个公式一定要牢记!,以上情况是内部变形率的绝对值小于金属屈服时的变形率,即 或,则杆件中的压应力。当杆件温度从T1恢复到T0时,杆件将恢复到原来长度L0,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应力。,若温度继续升高,杆件中由于阻碍而产生的内部变形量大于金属屈服时的变形量,即 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综上可知,压缩塑性变形会使得金属材料在环境载荷消失后收缩变短,收缩变形量约等于压缩而产生
3、的压缩塑性变形量。同理可知,拉伸塑性变形也将会使得金属材料在环境载荷消失后延伸变长,伸长变形量约等于已产生的拉伸塑性变形量。,提示:小试件均匀加热过程的变形一旦受到拘束等效于外力作用,就会产生内部变形,同样会产生应力。计算方法:在弹性范围内 E E(e T)超出弹性范围 则有 s,材料力学中,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下,可以说该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内应力定义: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2.1.2 焊接内应力的种类和产生,内应力的分类,1)按应力的 分布范围,2)根据结构中的空间位置,宏观应力:在整个焊接范围平衡的应力微观应力:在晶粒范围内相互平衡的应力超微观应力:在晶格范
4、围平衡的应力,单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一个方向作用双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两个方向作用三向应力:应力沿构件的三个方向作用,3)根据应力与焊 缝的相对位置,纵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平行横向应力:应力作用方向与焊缝垂直,瞬时应力:焊接过程出现的应力残余应力:焊后留下的应力,温度应力:由于焊件不均匀加热引起的应力拘束应力:由于焊件热变形收到拘束引起的应力组织应力:由于接头金属组织转变时提及变化受阻,5)根据应力 形成原因,4)根据应力产生、作用的时间,(1)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由于构件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内应力。产生条件:受热不均匀温度均匀结果:应力残留或消失(如果温度应力不高,即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亦
5、即温度应力在弹性范围内时,在框架中不产生塑性变形,当框架的温度均匀化后,热应力随之消失。)举例: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平衡特点,(2)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温度恢复到原始状态均匀后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产生原因:不均匀加热产生条件:局部区域产生塑性变形或相变举例:金属框架,因此:任何原因引起的伸长变形受阻时,则该伸长部分受压应力,阻碍构件伸长的其它部分则受拉应力。任何原因引起的收缩变形受阻时,则收缩部分受拉应力,而阻碍收缩的构件的其它部分则受压应力。,加热膨胀受拘束产生温度应力(压应力)压缩屈服变形冷却收宿受拘束产生残余应力(拉应力)拉伸屈服变形,(3)相变应力,相变应力:材料在凝固冷却过程中,由于
6、组织转变,带来体积尺寸变化,产生的应力。产生原因:组织转变,不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金属在焊接过程中,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为了分析问题方便,对金属材料焊接应力与变形作以下假定:1.平截面假定:假定构件在焊前所取的截面,焊后仍保持平面。2.金属性质不变的假定:假定在焊接过程中材料的某些热物理性质不随温度而变化。3.焊接温度场假定:假定焊接温度场不随时间而改变。4.金属屈服点假定:,在500以下,屈服点与常温相同,不随温度而变化;500 600之间,屈服点迅速下降;600以上时呈全塑性状态,即屈服点为零。,低碳钢的屈服点与温度的关系,在长板条中心对称加热,温度场:对端面
7、中心对称的不均温度场T=f(x),变形分析:取单位长度分析其变形与应力,假设:T0=0,则T=T,由平面假设,变形时截面保持平面温度场对称,端面只作平移,e为常数,可见:板条中心0,受压;板条两侧0,受压,内应力与变形的计算,当温度较低,无塑性变形,即,矩形面积=曲线下的面积,力的平衡相当于拉、压应力区面积的平衡,即为T=f(x)时的外观应变,可求得各点应力的大小,应力分布分为三个区域:两侧受拉,中间受压,冷却后,应力和应变消失;即无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当温度较高,板件中产生塑性变形,即,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应力和应变不能完全消失(存在压缩塑性变形),实际上,残余外观变形:e,理论上,
8、中心凹陷量,残余应力,结论:对称温度场:变形仅为端面平移;e;e力的平衡条件:,实质是图形中面积的平衡应力:加热时,中间压,两侧拉;冷却后,中间拉,两侧压残余应力的产生,加热时存在塑性变形热量集中的热源,C小,残余变形小 的大小取决于C的大小,所以热量集中的热源 小,在长板条边缘非对称加热,温度场:典型的非对称温度场,这两种情况为不平衡力矩,不能发生,内应力平衡条件为:,截面有转动,所以e 非常数,是x的线性函数,板条平均伸长率为:,板条曲率为:,结论:当s时产生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当s时不产生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1)对构件进行不均匀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只要温度高于材料屈服点的温度,构件就会
9、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构件必然有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2)通常,焊接过程中焊件的变形方向与焊后焊件的变形方向相反。3)焊接加热时,焊缝及其附近区域将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冷却时压缩塑性变形区要收缩。4)焊接过程中及焊接结束后,焊件中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焊接结束后,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残余应力通常是拉应力。,由上述讨论可知:,2.1.4 焊接引起的变形和应力,2.1.4.1 焊接过程的特殊性及假定条件,(1)高温下金属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例如:低碳钢不同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可能出现的相变将引起许多物理和力学参量的变化(2)焊接温度场是一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的温度场 与前面分析的沿长度同时加热的模型有较大
10、差别,平面假设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平面假设的适用条件:焊接速度快;材料导热慢,2.1.4.2 受拘束体在热循环中的应力与应变的演变过程,(1),取一单位长度的低碳钢棒,其两端被固定不能伸缩,将该棒均匀加热,然后冷却。,弹性状态,无残余应力,(2),有塑性变形及残余应力,(3),残余应力等于材料屈服极限,2.1.4.3 焊接应力与应变的演变过程,2.1.4.4 焊接热应变循环,近缝区的两种情况a)无相变;b)有相变,第二节 焊接残余变形,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错边变形扭曲变形,焊接残余变形分为七类,焊接残余变形:焊接后残存于结构中的变形。,2.2.1 纵向收缩变形,纵向收缩
11、变形:焊后在沿焊缝长度方向发生的收缩变形。,压缩塑性变形:焊缝近缝区金属在高温下的自由变形受到阻碍,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收缩变形:焊缝区液态金属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固态焊缝,产生收缩变形。,这两个区域统称为收缩变形区,2.2.1.1 纵向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纵向收缩变形产生的根本主要原因,收缩变形区的存在使构件相当于受到一个假想外力Ff的作用而缩短L,2.2.1.1 纵向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焊缝的长度:L L(间断焊连续焊)构件的截面积:AL压缩塑性变形:?,规范:焊接热输入APL工艺措施:焊接层数:(热输入)多层焊单层焊(L)多层焊单层焊 预热:T0,相当于热输入 L T0过高,温度均匀化温差
12、L焊接方法:不同焊接方法,热源集中程度不同,HAZ不同,即AP不同材料性质:L,精确计算:的计算,温度场、物理、机械性能工程计算:近似估计,2.2.1.3 纵向收缩量的估算,Aw 为单层或一层对接焊缝金属或一条角焊缝的截面积;k1 为单层对接焊缝时考虑的系数,与焊接方法和材料有关;k2 为多层对接焊缝时考虑的系数;或双面角焊缝T型接头时考虑的系数。,2.2.2 横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焊后在垂直于焊缝方向发生的收缩变形。,压缩塑性变形:焊缝近缝区金属在高温下的自由变形受到阻碍,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收缩变形:焊缝区液态金属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固态焊缝,产生收缩变形。,这两个区域统称为收缩变形区,
13、2.2.2.1 横向向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横向收缩变形产生的根本主要原因,即在热源附近的金属受热膨胀,但将受周围温度较低的金属的约束而承受压应力,这样在板宽方向上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并使其厚度增加,最终结果表现为横向收缩。,通过热变形计算和实验得到横向收缩变形B大小为,(1)堆焊原因:a)沿厚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 b)沿焊缝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 故在热源附近的金属热膨胀变形不但受到板厚深度,而且受到前后温度较低的金属的限制和约束而承受压力,使之在宽度方向产生压缩塑性变形,而在厚度上增厚,焊后产生横向收缩变形。,(2)对接接头留有间隙的对接焊:加热,膨胀,间隙减小;冷却,收缩;横向收缩不留间隙的对接
14、焊:板的膨胀引起板边的挤压,使厚度方向变形横向收缩,2.2.2.2 横向收缩的影响因素,焊接热输入:q B焊缝截面积:A q B板 厚:堆焊:B 对接:A B坡 口 形 式:A B焊 接 层 数:焊接层数 B,横向收缩变形量的对比,2.2.2.3 横向收缩的分布和估算,分布:沿焊缝长度的分布不均匀。沿焊缝方向由小到大逐渐增长,一定长度后趋于稳定。原因:先焊的焊缝的横向收缩对后焊的焊缝产生挤压作用,使后者产生更大的横向压缩变形。,(1)分布,2.2.3 弯曲变形,弯曲变形:构件焊后向某一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用f表示其大小。,根本原因:产生压应力的部位相对于构件中性轴不对称,2.2.3.1 纵向收
15、缩引起的弯曲变形,(1)产生原因 焊缝在构件中的位置相对于其截面中性轴不对称 Ff是个偏心力,(2)影响因素,构件的刚度EI:EI f焊 缝 位 置:不对称,e f假 想 力 Ff:装 焊 顺 序,【例2-1】如图2-19所示,工字梁的制造一般有两种装焊顺序,两种装焊顺序产生的弯曲变形大小不同。,方向相反,焊后会表现出较大的弯曲变形,(1)装焊顺序:工,如果焊接前先将腹板和上下翼板点固成工字梁,施焊时按照括号内的顺序进行,则会使焊接过程中结构的惯性矩II和偏心距eI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两对角焊缝引起的弯曲变形相互抵消,能够保持构件的基本平直。,说明,通过调整装配和焊接顺序,可以对弯曲变形
16、的程度进行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降低构件的弯曲挠度。,(2)焊前先点固成工字形截面,则近似地有:f=f工,(3)弯曲挠度的估算,2.2.3.2 横向收缩变形引起的弯曲变形,横向焊缝在构件上分布不对称,其横向收缩变形会引起结构的弯曲变形。,(1)产生原因,(2)影响因素,构件的结构形式刚度焊缝的位置装配焊接顺序影响横向收缩变形的因素,(3)弯曲挠度的估算,下挠的数值可以根据每对角焊缝产生的横向收缩变形量来估算,每对肋板与腹板之间的角焊缝横向收缩B1使构件弯曲的角度1为:每对肋板与翼板之间的角焊缝的横向收缩将使构件弯曲一个角度 2:每对肋板产生的总弯曲角度为,则构件的总挠度可按下式估算:,肋
17、板数量n为偶数时,肋板数量n为奇数时,2.2.4 角变形,焊后构件的平面围绕焊缝产生的角位移称为角变形。用代表角变形的大小。,图2-21 角变形,(1)角变形的产生原因,角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横向收缩变形在厚度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堆焊时产生的角变形 平板堆焊高温区金属的热膨胀受到附近温度较低区金属的阻碍受挤压,压缩塑性变形。焊接面压缩塑性变形背面 角变形。,影响因素:a.角变形的大小取决于压缩塑性变形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同时也取决于板的刚度。b.焊接线能量与板厚的影响.,图2-24 平板表面火焰加热的线能量与其角变形的关系曲线,对接接头的角变形 影响因素:坡口角度 焊缝截面形状 焊接方式 焊接
18、顺序,对接焊层数与角变形的关系,对接多层焊防止角变形方法,丁字接头的角变形,筋板与主板的角变形主板自身的角变形,角焊缝所产生的角变形,(2)角变形的影响因素,温度场分布 焊接热输入 板厚 焊接方法 坡口角度 焊接层数 焊接顺序,(3)角变形的分布,沿长度上开始比较小,以后逐渐增加,图2-25 角变形在焊缝长度上的分布,2.2.5 波浪变形,构件焊后呈现出波浪形状称为波浪变形或失稳变形。,图2-26 波浪变形,图2-27 薄板受压失稳,(1)产生原因,薄板在承受压力时,当其中的压应力达到某一临界数值时,薄板将因出现波浪变形而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称之为失稳。,焊接波浪变形的形成原因:焊后存在于平
19、板中的内应力,一般情况下在焊缝附近是拉应力,离开焊缝较远的区域为压应力。在压应力的作用下,如果,薄板可能失稳,产生波浪变形。,(2)影响因素,压应力:降低压应力,减小塑性变形区。临界应力:提高临界应力,增加板厚和减小板宽。焊接角变形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波浪形变形:施加预拉应力最有效的方法,2.2.6 错边变形,在焊接过程中,两焊接件的热膨胀不一致,可能引起长度方向上的错边和厚度方向上的错边。,(1)产生原因,焊接过程中对接边的热量不平衡,装配不善。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的差异,图2-32 焊接过程中对接边的热输入不平衡的典型例子,工件与夹具一边接触较紧,导热较快,另一边接触不良,导热较慢;b)工件与夹具
20、间一边导热不良,另边导热良好;c)焊接热源偏离中心,一边热输入量大,另一边热输入量小;d)对接边一边热容量大,导热快,另一边热容量小,导热慢。,对接缝两边刚度不同 封头刚度大,变形小 筒身刚度小,变形大,图2-33 封头与筒身环焊缝对接边错边的产生过程,扭曲变形,焊后在结构上出现的扭曲现象称为扭曲变形,也称为螺旋形变形。,(1)扭曲变形的产生原因,根源:与焊接角变形沿长度上的分布不均匀性和工件的纵向错边有关。焊缝角变形沿长度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焊缝长度方向上的错边变形造成。,(2)影响因素,凡是影响角变形和焊接错边的因素均会影响扭曲变形。,第三节 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纵向应
21、力x:沿焊缝方向上的应力横向应力y:垂直于焊缝方向上的应力 z:厚度方向上的应力,(1)纵向残余应力在纵向上的分布,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x,原因:板条两端的边界条件与中间部分不同,拘束度和热循环特性不尽相同,使两端的纵向残余应力出现过渡区。,总结:板条中部区,焊缝纵向残余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在板条的端部存在一个内应力的过渡区,纵向残余应力逐渐降至零。,不同长度低碳钢板焊接纵向应力分布,图2-37 不同焊缝长度x值的变化,(2)x在横截面上的分布,中间拉应力,两侧压应力,(a)低碳钢(b)铝合金图2-38 焊缝纵向应力沿板材横向上的分布,x=s,xs,与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能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变形 应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