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ppt
《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瑞典学者卡塞尔1922年提出当时欧洲各国通胀严重,纸币已不能兑换黄金。基本思想:货币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一价定律,某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时,就有可能引起套利活动的发生;不可贸易品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不可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Pi=e Pi,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内物价水平而非单个商品价格上的简单应用。前
2、提:对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律都成立;两国物价指数中,各种可贸易品所占权重相等。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e=p/p,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一价定律不能成立,各国一般物价水平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的权重存在差异,存在较稳定的偏差。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贬值由两国的通胀率差异决定。e=p-p相对购买力平价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实用,因前者避开了过于脱离现实的假定,且通胀率更易得到,不能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技术上的困难: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商品分类的主观性扭曲购买力平价;基期的选择。短期内,汇率会暂时脱离购买力平价长期看,实际经济因素会使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3、短期内汇率会因各种原因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长期看实际经济因素的变动会使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分离(生产率变动、易管制等),购买力平价的检验、分析与评价,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实际汇率变动幅度很大;一般只有在高通胀期,购买力平价才能较好成立;在短期,购买力平价偏差经常发生,且很大;长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购买力平价成立;现实是汇率变动幅度远超过价格变动幅度。,购买力平价实证研究的一般结论,评 价,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是所有汇率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未阐述清楚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缺陷:忽略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忽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影响;忽略贸易成本和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的制约;编制各国
4、物价指数存在诸多技术困难。,第二节 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中首次提出利率平价说,说明远期差价的决定。艾因齐格在1931年的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的外汇史中提出利率平价的“交互原理”,揭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利率、国际资本流动间的相互影响。,直接标价法1+i=f/e(1+i*)f/e=(1+i)/(1+i*)=(f-e)/e=(i-i*)/(1+i*)=i-i*,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即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i、i*本国与外国的利率;e为
5、即期汇率,f为远期汇率。,抛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CIP),艾因齐格的“交互原理”:套利性资金活动不仅影响汇率,也会改变各国利率,正是这类资金流动使各国的利率水平趋于一致。某国利率该国资产收益率资金流入该国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远期升贴水率与利率平价偏离套利活动使变化后的利差与远期升贴水率保持相等,非抛补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UIP),1+i=Eef/e(1+i*)E=i-i*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缺陷: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国内筹资、购买即期外汇、出售远期外汇的交易成本);假定不存在资
6、本流动障碍;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无限;非抛补套利者为风险中立者。,抛补利率平价与非抛补利率平价的统一,若Eeff,投机者购买远期外汇,期满时将远期交割的外汇以预期汇率水平卖出,f值增大,直至与预期的未来汇率相等为止。投机者的活动将使远期汇率完全由预期的未来汇率确定。即Eef=f,=E=i-i*,从商品流动转移到资金流动,由于资金流动迅速频繁,利率平价能较好地始终成立;非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与其他理论相互补充;实践价值:为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调节提供了有效途径;缺陷:未考虑资本流动的交易成本、资本流动障碍、套利资金规模的有限性等,评 价,国际借贷说:1861年,戈逊(Goschen)出版外汇理论,
7、阐述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即汇率的变动由外汇的供求决定,而外汇供求取决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赤字,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没有说明哪些因素具体影响外汇供求。,第三节 国际收支说(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现代国际收支理论,1981年美经济学家阿尔吉作了改进和深化。CA+KA=0CA(,)KA(,)(,),各变量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利率的变动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这些变量之间本身存在复杂的关系,对汇率的影响难以简单确定。,评 价,指出汇率与国际收支间的密切关系,对全面分析汇率决定因素极为重要不能视为完整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动 汇率制 汇率 决定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