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1课《春》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春》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春一等奖创新教案春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2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4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春天的语言之美。教学难点:整体感知文章,概括文意,体会散文的结构之美。三、教学设想这是新课标颁布后初中起始年级的第一课,这一课具有标示性的作用。中学语文学什
2、么,怎样学,学生将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获得怎样的体验。在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大背景下,我们再来设计春的教学,就要思考怎样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重点强调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一一“任务”“情境”“活动”,在大单元背景下,单篇文章教学依然要扎实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整合教学和拓展教学。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1 .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我们也读过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文,你能说出一两句,并告诉大家诗句所写春天的特点么?明确:篓蒿满地
3、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初春,万物萌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和风细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早春,花开草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满天下)2 .过渡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春天真是美不胜收。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春,去欣赏一幅春天的全景图。板书课题及作者。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大量的散文创作,和学术研究;19
4、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同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岁。3 .介绍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一一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
5、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三、诵读训练(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三M(yinning)窠巢(k巨)黄晕(yfin)应和(he)嚓亮(IidO)披着蓑(su6)抖擞(su)水涨(zhang)戴着笠(1i)烘托洪Gng)嗡(WGng)宛转(ZhUdn)捉迷藏(c6ng)2 .释义抖擞:振作。朗润:明亮滋润。窠巢:鸟兽昆虫的窝。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二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
6、的,越来越浓。欣欣然:形容心情好,欢欢喜喜的样子。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这里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一)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请理清文章的思路。【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第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T0段)赞春。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二)深层探究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
7、吗?【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交流点拨】(D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
8、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之景,并将课文分为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春这篇课文,一起看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这幅美丽的画卷的。二、诵读,融入情感1 .赛读,把握情感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按选择的段落形成小组,组内比赛朗读,互相评价。明确:朗读时,重音有助于传情达意,停顿和连接有助于体现事物的特征。示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指导: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递
9、进,后一个要重读,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来、近”传达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所以要重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指导:“一切”是这段要表达的对象,可以重读;后面排比句中的“朗润、涨、红”突出了山水太阳的不同特点,表现初春各种事物勃勃生机的景象,可以重读,重读之后,排比句强调语势的特点也就表现出来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也在这重读中表达出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指导:结尾这三句话,赞美了春天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春 一等奖创新教案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