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的基础知识.ppt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的基础知识.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2 测量坐标系统,2-4 测量工作概述,2-3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2-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1.1 地表的特点,2.1.2 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2.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1.1 地表的特点,高山,陆地,丘陵,海洋,2.1.1 地表的特点,海洋面积:71%陆地面积:29%H马里亚纳海沟=-11022m H珠穆朗玛峰=8844.43mR地球=6371 000m 难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所以不适合于数学建模。,2.1.1 地表的特点,地球的真实形状,2.1.1 地表的特点,H/R0.1
2、7%,故对地球总的形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的认为是由海水面包围的一个椭球体。,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海水面,无穷多个;与铅垂线正交。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 陆地延伸而形成的闭会曲面,大地水准面。具有唯一性。测绘工作的基准面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重力大小和方向会产生不规则变化。故大地水准面也是不规则的曲面,是个物理面。,大地水准面和地球表面相比,可算是个光滑的曲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含的形体称为大地体。由于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述,因而需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几
3、何体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该几何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形状接近地球自然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实践证明:大地体与一个以椭圆为旋转轴的旋转椭球的形状十分近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体,参考椭球面: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使大地水准面为一个复杂而又不易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曲面,测量中通常采用一个接近大地水准面的几何椭球面来代替,我们称之为参考椭球面。是球面坐标系的基准面!参考椭球体:由参考椭球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故又称旋转椭球体。,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2.1.3 参考椭球体与
4、参考椭球面,W,E,N,a,b,o,椭球面,大地原点:椭球体与大地体相切的点称大地原点。法线:过椭球面上一点与椭球面垂直的直线。垂线偏差:铅垂线与法线一般不重合,两条线的夹角,称垂线偏差。椭球元素:a椭球长半轴、b 椭球短半轴以及椭球扁率=(a-b)/a称为椭球元素。,我国曾经采用的地球椭球1953年以前,海福特椭球(1942年国际第一个推荐值,a=6378388,=1/297.001953年后,原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称54椭球,其坐标系称北京坐标系,a=6378245,=1/298.31980年西安国家坐标系,1975年国际第三个推荐值;大地原点在西安泾阳县。a=6378140,=1/2
5、98.257,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我国目前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椭球参数,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80系),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3、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4、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2.1.3 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体与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地球自然表面,2-2 测量坐标系统,2.2.1 高程系统,2.2.2 坐标系统,2.2.3 我国采用的坐标系统,2.2 测
6、量坐标系统,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坐标与高程坐标:地面点沿基准线投影在基准面上的位置高程:地面点沿基准线到基准面的距离,2.2.1 高程系统,高 程: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用H表示。绝对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海拔;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注意:高程值有正有负,在基准面以上的点,其高程值为正,反之为负!,高程起算面的建立,2.2.1 高程系统,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青岛国家水准原点的高程72.289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国家水准原点的高程72.260米。独立高程系水准原点:全国高程的起算点(青岛观象山)。目前我国统一采用1985年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