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马志丽.ppt
《浅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马志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马志丽.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浅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马志丽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2,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包括: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几个方面。主要项目及范围:,3,(一)感知集合,1、物体的分类2、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3、以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相等,4,(二)10以内的数,1、10以内的基数(包括数的实际意义、认数、数的守恒、相邻数和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等)2、10以内的序数3、10以内数的组成4、认读和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字,5,(三)10以内的加减法(四)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2、
2、立体图形: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3、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6,(五)量的初步知识,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2、量的正、逆排序3、量的守恒4、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5、自然测量,7,(六)空间方位初步知识,1、初步认识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远、近等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8,(七)时间的初步知识,1、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一星期七天的名称及其顺序。2、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9,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一)小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二
3、)中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三)大班: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量的知识、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时间。,10,三、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利因素,1、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两种水平 记忆水平上的掌握 理解水平上的掌握2、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11,四、现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有十二种主要关系:1和许多关系、对应关系、大小和多少关系、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等差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包含关系、函数关系,12,小班:1和许多关系对应关系、大小、多少关系中班:10以内数中的相邻两数的关系、
4、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大班: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包含关系、函数关系,13,小班(一)、“1”和“许多”关系,14,1、区别“1”和“许多”的意义,为正确学习逐一计数和认识10以内的数奠定了基础。,15,2、教学要求,(1)能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3)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词汇,16,3、教育方法,借助直观教具观察比较教学游戏幼儿操作练习巩固,17,小班(二)对应关系 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18,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就
5、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数量,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以及哪个多哪个少。这是不用数进行的数量比较活动,是在小班学习区分“1”和“许多”之后,学习计数和认数以前的感知集合的教育内容。,19,1、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意义,(1)有助于幼儿准确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2)使幼儿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组的数量。掌握对应是幼儿学习计数乃至理解数概念的基础和准备,因为计数的过程就是要把数的那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的自然数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3)使幼儿感知到物体组中物体(元素)的数量,从而获得数的感性经验。,20,2、教育要求,(1)学会对应。会将一个物体组与另一个物体
6、组进行对应比较。(2)在学会对应的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的比较。(3)能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21,3、教育方法,(1)重叠法 将一组物体从左向右摆成一排,再将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面一组物体的上面。(2)并置法 将一组物体从左向右摆成一排,再将另一组物体一对一地并排放在前一组物体的下方。,22,重叠法,并置法,23,(3)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从左向右物摆放体。摆成横排进行对应比较。先教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一样多的物体,再比较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每组物体不超过5个。对应比较时要用具体的实物或教具,但不要求幼儿说出数词,不要用数进行比较。
7、,24,小班(三)大小和多少的关系,数和量存在多少和大小的关系,25,小班幼儿认识基数,1、幼儿掌握计数的过程 口头说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26,2、教幼儿学习点数后说出总数(计数),使用讲解演示法教幼儿学习点数物体,先将物体摆成一排,由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一个一个地移动物体(逐步改为点物体),移一个物体说出一个数词,在点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时,用手指围绕所点数过的物体画个圈,并提高声音,以突出和强调这个数就是物体的总数。,27,“1、2、3,一共是3颗星星”,28,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完成计数过程,教师点数物体并和幼儿一起数,然后在教师点数的基础上,由幼儿说出总数。第二步:幼儿自己动手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学前 儿童 数学 教育 内容 中的 数量 关系 马志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