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ppt
《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10,第一节 浅部煤层长壁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特点第二节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浅埋煤层采场支护第四节近距冲积层采场矿山压力规律,神府、东胜煤田探明储量2236亿t,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神东矿区开采区域大部分集中于埋深在100150 m以内的浅部,煤层的典型赋存特点是埋深浅、基岩顶板较薄、表土覆盖层较厚。,第一节 浅部煤层长壁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特点,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煤层埋藏浅并不一定矿压小,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普遍出现台阶下沉现象,支架压毁,矿压显现剧烈。,C202工作面是大柳塔
2、煤矿的试采工作面,开采22煤层,厚3.8m,倾角约3,埋深平均65m。煤层直接顶厚一般3m左右,为粉砂岩、砂质泥岩。老顶厚17.3m,为砂岩和砂质泥岩。开采区上方烧变岩厚20m左右,其上为毛乌素沙漠风积沙覆盖层。工作面长102m,采高2.2m,爆破落煤,日进1循环,循环进尺1.2m。采用HZWA摩擦支柱配合HDJA1200铰接顶梁支护,见四回一,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一、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与规律,普采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1、来压步距不大。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4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8m。2、来压明显,动载明显,“三量”的增值倍数大,平均为2.63.8。3、来压的主要特征是顶板沿煤壁产生切落,出现
3、台阶下沉。下沉量为350600mm,最大一次沿工作面中下部范围长达70m,说明老顶岩块难以形成稳定的铰接结构。,普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1203面开采1-2煤层,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平均倾角3,平均厚6m,埋深5065m。覆岩上部为1530m风积沙松散层,其下为约3m风化基岩。顶板基岩厚1540m。直接顶为粉砂岩、泥岩互层,裂隙发育。老顶主要为砂岩,岩层完整。工作面长150m,采高4m,循环进尺0.8m,日进2.4m。顶板支护采用YZ350023/45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初撑力2700kN/架,工作阻力3 500kN/架。,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1、初次来压步距27m。主要特征是工作面中部约9
4、1m范围顶板沿煤壁切落,形成台阶下沉。来压猛烈,部分支架损坏。2、周期来压步距9.415.0m,平均12m。来压历时较短,支架平时工作阻力不大,只有来压时才超过额定值,动载明显。3、顶板破断直接波及地表。初次来压时在对应煤壁的地表出现了高差约20cm的地堑,表明贯通地表。工周期来压时发生了类似破断,工作面台阶下沉是顶板基岩沿全厚切落的结果。4、根据地表岩移观测,基岩顶板破断失稳表现出单组关键层结构特征,工作面覆岩将不存在“三带”,基本上为冒落带和裂隙带“两带”。,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1203工作面第一个周期来压地表下沉剖面,工作面上覆岩层整体切落与台阶下沉,20604面正常推进速度为22循
5、环/d(17.6 m/d),最快推进速度34循环/d(29m/d),日产煤3.7万t。工作面埋深80110m,地表起伏不大,煤层平缓,倾角0.52.6,断层很少。开采2-2煤层,煤厚平均4.5m,f=13。煤层顶板基岩厚度较大,约42.6m,f=27(平均4.0)。基岩风化层平均厚5.4m,沙砾层、亚粘土层和沙土层平均厚度56m。工作面长220m,采高4.3m,循环进尺0.8m。支架初撑力4098kN/架,工作阻力6708kN/架。,快速推进工作面的矿压特征,在基岩变厚,推进速度加大的条件下,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增大为54.2m,来压动载系数2.14。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4.6m,动载系数为
6、1.58。来压期间,中部支架一般都达到额定支护阻力,体现了明显的板破断特征。出现顶板沿煤壁切顶现象,但台阶下沉一般在100mm以内,对工作面不构成明显威胁。,工作面来压规律,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小于15循环/d时,初撑力平均为额定值的84%;工作阻力为额定值的81%。当推进速度快时,工作面压力减轻,工作阻力为额定值的69%。周期来压步距存在大小周期,小周期12m,大周期20m。工作面快速推进时表现为大周期,工作面台阶下沉减缓。20604面基岩比较厚,但平均28m厚的砂岩老顶夹有12煤线。因此分为下组16m厚和上组12m厚的2组关键层,双关键层的叠合运动,是构成工作面大小周期来压现象的根本原因。,推
7、进速度和基石厚度对来压的影响,1、顶板基岩沿全厚切落,基岩破断角较大,破断直接波及地表。来压期间有明显的“顶板台阶下沉”和动载现象。工作面覆岩基本上分冒落带和裂隙带“两带”。2、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一般为单一主关键层类型,老顶岩块不易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基岩厚度比较大时,会出现两个关键层组,形成大小周期来压现象,其矿压显现特征介于浅埋煤层采场和普通采场之间。,二、浅埋煤层上覆岩层运动特征,3、基岩与载荷层厚度之比Jz(简称基载比),对来压显现有重要影响。当Jz0.8时一般不出现顶板台阶下沉。,对于基岩较薄、松散载荷层厚度较大的浅埋煤层,其顶板破断运动表现为整体切落形式,易于出现顶板台阶下沉。此
8、类厚松散层浅埋煤层称为典型的浅埋煤层,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埋藏浅、基载比小、老顶为单一关键层结构的煤层。对于基岩厚度较大、松散载荷层厚度较小的浅埋煤层,其矿压显现规律介于普通工作面与浅埋煤层工作面之间,顶板结构呈现两组关键层,存在轻微的台阶下沉现象,称为近浅埋煤层。,三、浅埋煤层定义,浅埋煤层工作面主要矿压特征:老顶破断运动直接波及地表,顶板不易形成稳定的结构,来压存在明显动载现象,支架处于给定失稳载荷状态。浅埋煤层判定指标:埋深不超过150 m,基载比Jz小于1,顶板体现单一主关键层结构特征,来压具有明显动载现象。根据破断岩块的几何特征和铰接形态,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主要形成“短砌体梁”和“台阶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层 开采 岩层 控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