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符号学导论第一讲.ppt
《汉字符号学导论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符号学导论第一讲.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字符号学讲义 孟华,第一讲 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1汉字符号学与中国符号学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质3共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质,3,第一讲 导论上,1汉字符号学与中国符号学 本课试图对汉民族文化符号汉字进行符号学解读,同时,又借助汉字的视角阐发一种本土化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多种符号(如多媒体)的融合成为现实,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关系、各人文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符号学开始成为显学。当前中国符号学研究大致包含四个部分:1)对欧美符号学的介绍性研究。2)欧美符号学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内部的理论研究。3)世界符号学的中国视角。4)中国传
2、统文化符号的符号学研究。其中最具系统性、典型性和世界意义的中国符号非汉字莫属。,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4,第一讲 导论上,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质从历史演变看,汉字经历了刻符(史前类文字)、象符(象形字)、意符(隶变前后的繁体字)、音符(现代简化字)四个不同阶段。汉字向下一阶段的每次过渡都与中国文化的转型密切相关。(1)刻符 汉字的前身史前类文字一般认为主要是刻符,指刻或划在陶器、石器、龟甲、骨、玉等遗物上的原始符号,其中资料最丰富的是契刻在陶器上的陶符。刻符的最大特点是器物与刻符共存一体,二者具有存在性关联。这代表了一种被布留尔称之为“互渗律”的原始符号思维。这种思维方式
3、与部落化的原始社会形态是一致的。1 符号常见的有两个功能:一是空间识别,二是时间传播,而刻符时代的符号主要是用于视觉识别。,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5,第一讲 导论上,刻符的存在性意指关系,决定了刻符缺少自身的组织性,刻符一般是孤立符号很少组合性,也不能线性叙事。在存在性的刻符那里,符号既是其所指(在场物)的能指,又是其在场物(器物做了能指)的所指刻符成为铭刻对象的元语言或区别性标记。刻符的意指关系是随着阐释者的视角而变化的,同时,刻符的语法跟随的是它所依附的器物的摆放的空间法则:语法服从于物法。,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 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二里头遗址出土陶
4、器、骨器刻符(采自许宏著最早的中国第147页),甘肃马家窑史前彩陶,6,第一讲 导论上,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 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7,第一讲 导论上,(2)象符 主要指甲骨文和金文象形字,在商周时代使用。在象形字时期,甲骨文或金文参与到仪式符号场中,但汉字还没有成为符号场的主导型。仪式符号场与商周的神权国家体制相辅相成2。从符号意指方式上看,象符已经脱离了刻符那样的存在性关联而成为传播物。象符的所指是不在场的现实物,是对现实物的形象描摹图画,也是记录词语的文字。一个符号一旦脱离了对铭刻对象的依附性,它便可以自由传播并与其他符号产生某种结构关系。象符的组织性或结构性表现在
5、:其一,它自身高度结构化了。这包括它的笔画化、部件化(有的象形字是在两个意符基础上合成的,有了结构上的合体性)以及形体系统的分配关系(比如两个象形字之间假若形体太近似而影响区别,整个系统便会作出调整以保持个体文字单位之间的区别性)。其二,象符不仅从属于语言,同时也依赖于一个仪式符号场。,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素 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8,第一讲 导论上,(3)意符 汉字意符所直接指涉的对象已不再是象符那样的现实物,而是观念物。这是由象符转向意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意符阶段,汉字的象形性褪色,合体字、形声字大量出现,字形逐渐变为抽象方块结构,它失去了对现实物描摹的象形性,于是现实
6、物变成了观念物,意符开始直接指涉一个概念性所指。这些意符的组合构成了会意字和形声字(形声字的音符最初常常也是同时具有表意性)。这个阶段的初期是春秋战国,以篆文为代表;中期是汉代汉字发生隶变(由篆文变成隶书),象形字变成抽象方块的意符字;意符字的历史大致终结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或“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时期。意符阶段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孔子和许慎,他们建立了以汉字书写为中心的经学和小学。将汉民族的文化记忆由多元符号形态转化为一个单元的书写性文本、一个由汉字铭刻而成的书写问题。汉字开始成为汉文化符号场的主导型,这就是汉文化的汉字性。意符阶段基本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导论(上)汉字:中国文化符号的根元
7、素 2历时看汉字符号的根元素性,9,第一讲 导论上,(4)音符 指整个汉字系统中谐音性音符的数量增多及其表音功能得到加强的趋势。如假借字、记号字、简化字或理据性磨蚀、转移等情况。意符是建立在字形与外部某个观念的理据关系基础上的(如“杲”,字形中含有“升上树梢的太阳”的意境,以表“明亮”的意思),而音符切断了与外部现实或观念的联系,而转向指代语言的纯形式单位(音节),由形式单位的约定性组合来表意。音符阶段是中国文明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体现为汉字自身发展的表音倾向以及将汉字当作表音工具来看待的文化思潮。汉字的音符化主要表现在:汉字的拉丁化运动(最终诞生了汉字拼音方案)、汉字书写的硬笔化(为汉字简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符号学 导论 第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2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