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的经营部分.ppt
《森林培育的经营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的经营部分.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森林主伐更新,重点:三种主伐方式的采伐更新过程;采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及其对更新的影响;三种主伐方式的评价和适用条件。了解内容:择伐的种类;矮林的特点及经营。,第一节 森林主伐更新的概念,森林主伐:森林主伐的任务:获得木材;解决森林更新问题。2.森林更新:森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其他自然灾害消失后,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过程。森林主伐与更新是不可分割的。当森林成熟后,需要采伐更新;当森林需要更新时,必须先采伐。所以,森林主伐与更新可理解为同义语。,欧美各国:将森林主伐与更新合称为森林更新。因主伐是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将森林主伐与更新称为主伐更新。3.主伐更新:对成熟林分采伐利
2、用的同时,培育新一代幼林的全部过程。,根据森林更新发生于主伐前后的不同,可分为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4.伐前更新:在森林采伐以前的更新,简称前更。5.伐后更新:在森林采伐以后的更新,简称后更。根据森林更新的方法分为:6.天然更新:利用自然的力量重新形成新一代森林的过程。7.人工更新:以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8.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天然更新加以人工辅助形成森林的过程。,由于主伐是更新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更新方法决定着主伐方式。9.主伐方式:在预定的采伐地段上,根据更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置伐区,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采伐更新的整个程序。森林的主伐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皆伐、渐伐和择伐。
3、10.伐区: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一年)采伐的林地。,11.采伐迹地:主伐后尚未更新的迹地。12.新采伐迹地:未超过更新期,未完成更新的采伐迹地。13.老(旧)采伐迹地:超过了更新期,仍未完成更新的采伐迹地。14.火烧迹地:森林经过火烧后保留的活立木达不到有林地的标准,并未更新。,第二节 皆伐与更新皆伐:将伐区的林木,一次采完或几乎采完,并及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采伐方式。皆伐迹地上形成的森林一般为同龄林。,为了方便更新,要注意伐区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和方向等。皆伐伐区面积:我国规定:一般不超过5公顷。更新条件好的地方,最多不能超过20公顷。一般森林集约经营程度越高,皆伐面积越小。如奥地利、德国
4、为25公顷。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伐区形状:长而窄,呈带状。带的方向:与主风方向相垂直。伐区的排列方法:,一、皆伐伐区的排列方法我国常用的排列方法1.带状间隔皆伐将整个采伐林分划分成若干采伐带(伐区),隔一带采伐一带。有水土流失的地方应横山设带;无水土流失的地方可顺山设带。,若干年,当采伐带更新起来后(35年),再采伐保留带。采伐带应配置在保留带的下风方向。目的:保留带发挥林墙的作用。林墙的作用:有利于天然下种;保护更新的幼苗、幼树。,2.带状连续皆伐将整个采伐林分划分成若干采伐带,按顺序依次采伐各采伐带。,保留带,采伐带,保留带,保留带,保留带,保留带,林分面积较大:将林分划分成若干采伐列区。
5、,采伐带,保留带,3.块状皆伐在地形不规整或者不同年龄的林分呈片状混交的情况下。伐区的形状根据地形和林分的状况而定,尽可能呈长方形,发挥林墙作用。注意:同一年采伐的伐区应有一定间隔距离;采伐相邻伐区应有一定间隔期。,二、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及其对更新的影响1.迹地小气候变化及其对更新的影响 光照增强,气温、土温显著高;小气候 风速加大;蒸发量加大,湿度明显降低。,对更新幼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春季积雪融化早,幼苗萌动早,易受霜冻危害;不利 夏季,地表气温过高,幼苗易遭日灼;迹地总的热量增高,有利于害虫繁殖。有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幼苗幼树的生长量加大,特别是对阳性树种的生长更为有利。,2.迹地
6、植物和土壤的变化及其对更新的影响(1)植物:12年,植物稀疏低矮,接近林下植被,但处于极不稳定状态;35年,变化明显而迅速,原林下阴性植物逐渐被阳性植物所取代;5年后,达到较为稳定的密生灌丛和草被,植物总覆盖度达90100,草根盘结度逐年增加,使地表层1015厘米厚的土壤形成密网状草根层。,(2)土壤:由于草根的盘结,迹地土壤逐年失去原林下疏松多孔的性状,土质变紧,通气性能减弱。在干燥的条件下,土壤会变得更干燥;在湿润的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增高,极易造成水分滞积,特别是较平缓地域容易引起地表沼泽化。,(3)对更新的影响:新采伐迹地:有利于更新;旧采伐迹地:不利于更新。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
7、定:更新必须跟上采伐,在采伐后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三、皆伐迹地的更新1.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最便于人工更新,人工更新成林快,质量高,且能缩短林木培育期限,是皆伐迹地上最积极的更新方法。造林前必须伐区清理采伐剩余物。原因:影响造林;火灾和虫害的发源地。技术基本与荒山造林相同,但迹地杂草比无林荒山繁茂,应加强幼林抚育。,2.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森林采伐后能否天然更新,取决于三个因素:(1)有足够的种源:邻近林分:靠风传播种子来源 采伐木:种子年采伐 地被物:有的种子能保存不失生活力数年。(2)良好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利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3)适宜林地条件:土壤裸露程度和地被物厚度。
8、这是天然更新的三要素。,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措施:保留母树。迹地清理:清除采伐剩余物和地被物。保护前更幼苗幼树。补播种子或植苗。,四、皆伐的评价与适用条件1.皆伐的评价优点:采伐集中,便于机械化作业,采伐方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木材生产成本;便于人工更新,迹地光照条件好,有利于阳性树种更新和无性更新。,缺点:环境变化剧烈,对更新不利。不利于水土保持,降低了森林的防护效能,严重干扰森林生态平衡。2.适用条件(1)适用于成熟、过熟的同龄林;(2)适用于人工更新的森林;(3)适用于低价值林分改造更换树种的林分;(4)适用于无性更新的林分;,(5)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地、土层很薄更新困难
9、的林分,不应采用皆伐;(6)水湿地、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林分,不宜采用皆伐。(7)对于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护路林等防护林以及风景林等,应避免采用皆伐。,第三节 渐伐与更新渐伐:在较长期间内(不超过一个龄级),分几次将伐区林木采完,在林木全部伐完后,林地也全部更新起来的一种采伐方式。为何分几次采伐呢?为林下更新创造条件。新林为同龄林。一、渐伐更新过程典型的渐伐分四次采伐完伐区上的成熟林木。,1预备伐:在密度大的林分中进行。目的:疏开林冠,增加光照,促进保留木结实,加速死地被物分解,为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创造条件。1)采伐强度:伐去林分蓄积的2530,伐后林分郁闭度降至0.60.7。
10、2)采伐木的选择:采伐:枯立木、枯梢木、弯曲木、多杈木、树冠发育差、生长不良、遭受病虫害、经济价值较低的树种;保留:生长健壮、结实量大的林木。,2下种伐:在预备伐的35年,林木大量结实以后。目的:促进林木下种,同时进一步疏开林冠,为更新创造条件。1)采伐时间:应在种子年进行。2)采伐强度:林分蓄积量的1025,伐后郁闭度为0.40.6。,3受光伐:下种伐之后,林地上逐渐长起许多幼苗幼树,对光照的要求越来越多。目的:给逐渐长大的幼树增加光照。1)采伐时间:决定于幼树对光的需求程度,一般在下种伐后35年,阳性树种3年,阴性树种5年。2)采伐强度:林分蓄积量的1025,伐后郁闭度保持在0.20.4。
11、,4后伐:受光伐后,幼树生长速度加快,幼林基本郁闭,不再需要老林木的保护。渐伐是以天然更新为主的采伐方式。根据林分状况,可简化为23次,称其为简易渐伐。,我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方法规定:林分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达到更新标准,可进行2次渐伐,第一次伐去蓄积量的50;林分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可进行3次渐伐,第一次伐去蓄积量的30,第二次伐去保留木蓄积量的50。,二、渐伐的种类按采伐过程:典型渐伐和简易渐伐。按伐区排列方式:全面渐伐、带状渐伐和群状渐伐。1.全面渐伐(均匀渐伐):在预定进行渐伐的全林范围内,均匀地依次进行各次采伐。不设伐区,一般在林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采
12、用。,2.带状渐伐:将林分划分为若干条带,每一条带作为一个伐区,从一端开始,直至伐完全林。面积较大时,分若干列区。,3.群状渐伐:以林下已有幼树幼苗、上层林木稀疏的地段作为采伐基点,向四周扩展划分为若干个环状采伐带(伐区),首先对采伐基点进行后伐,同时在其周围的环状带进行第一次采伐,若干年后,进行第二次采伐的同时,向外依次采伐各环状带,直至采伐完全林。当采伐完全部成熟林木后林地更新起来呈塔形的新一代幼林。,三、渐伐的评价及适用条件,1优点:渐伐始终维持森林环境,对森林的防护作用影响不大,并且有丰富的种源和上层林木的保护,更新易成功。2缺点:渐伐要求的技术水平较高,采伐过程对幼苗幼树损伤率较大。
13、,3适用条件:适宜于成过熟单层或接近单层的林分。适用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或具有其他特殊用途的林分,如特殊防护林,风景林等。适宜对皆伐天然更新有困难而又难以人工更新的森林,如沼泽、陡坡、土层薄等地段上的森林。,第四节 择伐与更新择伐:是每隔一定时期,采伐一部分成熟林木,使林地始终保持不同年龄的有林状态的一种主伐方式。一、择伐更新过程择伐是模拟原始林天然更新过程。在原始林中:当老龄过熟林木自然枯死和腐朽时,在其所占的位置则会更新起许多幼苗幼树。,择伐是以采伐成熟林木来取代原始林中老龄过熟林木的自然枯死和腐朽,为更新创造必要的空间。择伐最适合在异龄林中进行,林分始终保持异龄林状态。择伐是符合森林
14、本性的一种采伐更新方式。,理想的择伐林:不同龄级的林木;各龄级林木所占的面积相等。这样的林分叫做平衡异龄林。实际中的择伐林:年龄分配不平衡;采伐量不是每次相等。是不规则的异龄林。若经过有规则的长期择伐,更新树种的年龄分配,越来越趋于平衡分配。,合理的择伐林是典型的近天然林经营模式。早在1898年德国林学家嘎耶尔(Karl Gaye)提出了“接近自然的林业”或“近天然林经营”。择伐是以主伐为主,并辅以抚育采伐,故称采育择伐。合理的择伐应完成3个任务:采伐利用已成熟的林木;为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未成熟林木进行抚育。,选择择伐木:砍伐已成熟的老龄林木、受害木、弯曲木、生长密集处的林木、妨碍幼树生长
15、的林木和无培育前途的林木。注意:对幼树、保留木的保护。间隔期:在择伐作业中,又称为回归年或择伐周期。间隔期的确定:通常以年生长量去除采伐量。一般年采伐量不能超过年生长量。择伐的采伐强度:因择伐种类的不同而异。,二、择伐的种类按经营的集约程度分为:1)集约择伐:采伐量较小,间隔期较短,在采伐利用木材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对林分的培育。择伐后,林分始终维持大、中、小林木的均匀分配。,更新集约择伐:采伐量很小,只采伐即将死亡和受病虫危害严重的林木。经营集约择伐:采伐强度小,约30,伐后郁闭度0.5以上,在采伐利用木材的同时,培育森林为主要目的。经营集约择伐的林分不必间伐。,2)粗放择伐:以采伐量较大,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培育 经营 部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