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图集重要节点.ppt
《平法图集重要节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法图集重要节点.ppt(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赤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二O一O年三月,一、一般构造,1.5柱插筋在基础中的数量、锚固长度?1)独立基础:柱插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La,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满足LaE。插筋的下端宜做成150mm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h较高(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h 1200mm,大偏心受压h1400nm)可仅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锚固在基础顶面下La或LaE。,2)筏形基础: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底部,并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La或LaE的要求,插筋的下端宜做成150mm的直钩放在基础梁底部纵筋上。3)箱形基础: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
2、基墙体的内柱,除柱四角纵筋直通到基底外,其余纵筋伸入顶板底面下40d;外柱、与上部剪力墙相连的柱及其他内柱的纵筋应直通到基底。,4)桩基:对于一柱一桩,柱与桩直接连接时,柱纵向主筋锚入桩身35d;对于多桩承台,柱纵向主筋应锚入承台直锚35d,弯锚竖向锚固长度20d,并向柱轴线方向呈900弯折 15d。抗震时应乘以系数,一、二级乘以1.15;三、四级乘以1.05。,1.9钢筋连接有何要求?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的要求?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如何计算?钢筋连接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2)在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
3、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3)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箍筋间距应加密。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 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粗细钢筋搭接时,要求不因由于粗细钢筋直径搭接而引起构件截面配筋面积减小;粗细钢筋搭接时,按粗钢筋截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按细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搭接钢筋接头除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和错开1.3LL外,要求间隔式布置,不应相邻连续布置,
4、如钢筋直径相同,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时一隔一布置,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时一隔三布置。,1.10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有何要求?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计算是否按全截面钢筋面积计算?受力较大处能否连接及接头要求?1、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1)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柱类构件,不宜大干50%。,3)当工程中确需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为50%;板类、墙类及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2、梁、板受弯构件,按一侧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计算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即上部、下部钢筋分别计算;柱、剪力墙按全截
5、面钢筋面积计算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3、抗震要求时,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不低于级),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1.12不同直径的纵向受力钢筋可以绑扎搭接,不同直径的纵向受力钢筋可以机械连接和焊接吗?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各为多少?1、机械连接利用连接套筒的咬合力实现钢筋连接。有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接头等。1)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可以采用挤压接头连接,当套筒两端外径和壁厚相同时,被连接钢筋的直径相差不应大于5mm。2)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采用锥螺纹接头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
6、级。,钢筋的焊接连接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阻点焊等。3)不同直径钢筋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要求上下两钢筋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4)对气压焊,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5)对电阻点焊,当两根钢筋直径不同时,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干3;当较小钢筋直径为12 16mm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钢筋直径的0.6倍。,2、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机械连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
7、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连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1.1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否只规定受力钢筋,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何要求?1)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1.13的规定。2)梁、柱中箍筋、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3)板、墙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为表1.13中相应数值减10mm,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表1.13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1.16在抗震结构中,为何只对
8、框架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提出强制性要求,配置其他部位的钢筋是否也应有特殊的要求?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对材料的要求分为强制性要求和非强制性要求两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 50011-2001(2008年版)对一、二级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和框架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作出了强制性规定,2008年版还增加了对钢筋延伸率的要求;当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限制,是为了,保证当构件某个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塑性铰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与耗能能力,同时还规定了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限制;这两条强制性规定是为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所规定的内力调整的目的。是结构验收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9、。1)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框架梁、框架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应满足下列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2)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400级热轧钢筋,也可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HRB400级热轧钢筋。,1.17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代换,是否可以高强度钢筋等面积替换低强度钢筋?在同一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是否
10、可以同时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在工程中由于材料供应等原因,往往会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进行代换,因为钢筋代换的强度等级不同,因此应遵循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一般不可以采用钢筋的等面积代换,特别是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柱、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等部位。,当代换后的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大于原设计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时,会造成薄弱部位的转移,以及构件在有影响的部位发生混凝土的脆性破坏(混凝土压碎、剪切破坏等),所以对结构并不安全。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中,已把钢筋代换列入强制性条文。,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
11、件。2)钢筋代换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满足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外,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是否满足构造要求。还应注意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后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3)同一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同一强度等级的钢筋。,二、柱和节点构造,2.1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浇筑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倘若不允许同时浇筑该部位混凝土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框架节点核心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很复杂,特别在有抗震设防要求时,要承担很大的剪力,很容易出现剪切的脆性破坏;当框架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时;为保证“强柱弱梁
12、节点更强”的设计思想,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对框架梁与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较大时,提出施工要求,而对,于相差较小时允许同时浇筑混凝土;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先浇筑框架柱混凝土到框架梁底部标高,然后同时浇筑框架梁、次梁和楼板的混凝土;当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时,采用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时,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就会低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可能造成节点核心区斜截面抗剪强度不足;一般可以以混凝土强度等级差按5MPa为一级的原则处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问题;也可以与设计人员协商在框架梁增加水平液,加强对节点核心区的约束,加大核心区的,面积并配置附加钢筋来解决混凝土的浇筑问题
13、。1)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一级时;或不超过二级,但节点四周均有框架梁时,节点核心区可按框架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时浇筑。2)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而不超过二级时,且四周并不是均设有框架梁时,需要经过设计人员对斜截面承载力进行验算符合要求后,,才可以与梁同时浇筑混凝土。3)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宜按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在框架柱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框架梁、板的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士的振捣和养护。4)为施工方便加快施工进度,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需要与梁同时浇筑时,应同设计工程师协商,在框架梁与框架柱的结合部位增加
14、框架梁的水平腋,并配置附加钢筋,使节点核心区的面积加大,加强对节点核心区的约束,也可以同时浇筑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2.2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的太密集,施工很不方便,是否可以不按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方法设置?无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核心区,是否可以不设置箍筋?框架结构的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很复杂,为使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条件,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约束,节点核心区应配置水平箍筋。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需要保证“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设计思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对节点核心区的配箍特征值和体积配箍率也有明确的要求
15、;节点核心区内箍筋的作用与柱端有所不同,其构造要求与柱端有所区别;因此箍筋会比较密集,给施工带来不方便。为了保证节点核心区的安全,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配置,不可以随意减少;对无抗震设防的框架结构节点核心区内的水平箍筋(柱箍筋),构造要求就相对的松一些,特别是节点四边都有框架梁时,箍筋的做法可以简单些。,1)框架节点核心区内均必须设置水平箍筋(即柱箍筋)。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核心区中水平箍筋,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要求配置复合箍筋,不得随意减少。3)无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包括顶层端节点)。对于四边
16、有框架梁与柱相连的节点核心区,可仅沿节点周边设置矩形箍筋。其他情况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水平箍筋。,2.3框架结构在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时,构造详图有两种做法,这两种做法有何区别?各自有什么优点?当图纸中未明确按哪种做法施工时,应怎样选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做法?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的构造措施,是根据我国顶层足尺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给出的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梁内搭接节点”。另一种做法是“柱内搭接节点”。,“梁内搭接节点”的优点是钢筋搭接长度较小,由于梁、柱搭接钢筋在搭接长度内均有90O弯折,这种弯折对搭接传力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节点
17、处的负弯矩塑性铰将出现在柱端,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不伸入柱内,有利于施工。“柱内搭接节点”的优点是柱顶的水平纵向钢筋较少,仅有梁的上部纵向钢筋,方便自上而下地浇筑混凝土,更能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顶层端节点处,不能采用如同梁上部钢筋在中间楼层端节点的锚固做法,这种做法不能满足顶层端节点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要求。当梁和柱的配筋率较高时,可以采用“柱内搭接节点”的搭接形式。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柱外边向下弯折,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7LaE(1.7La)的直线段。,2.7有抗震设防要求框架柱的箍筋都要求做封闭式,非抗震的柱箍筋是否也要做封闭的?当柱中的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是否还有焊接的要
18、求?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的规定,柱的箍筋均应做成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135O弯钩并保证有足够的直线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笫条第4款规定,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O弯钩且弯钧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但对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应避免在施工现场焊接而伤及受力钢筋,宜采用闪光接触对焊等可靠的焊接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中箍筋,应做成封闭式。末端应做成135O弯钩且
19、弯钩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10d箍筋直径,且不应小于75mm。,2)当无抗震设防的要求时,柱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5d。3)当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O的弯钩,且弯钩直线段的长度不应小于10d箍筋直径。4)圆柱中的非螺旋箍筋搭接长度应满足LLLaE(La)的要求,且不小于300mm;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10d,无抗震设防要求时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5d。,2.8钢筋混凝土柱要求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如何理解“刚性”地面?当边柱仅一侧为刚性地面时,是否也需要箍筋加密?柱中的纵向钢筋是否可以在此范围内连接?当
20、与柱根部箍筋加密区重叠时,是否要重叠设置箍筋加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的规定,当框架柱遇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需要箍筋加密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箍筋加密。刚性地面系指无框架梁的建筑地面,其平面内的刚度比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平面内变形很,小,通常现浇混凝土地面,会对混凝土柱产生约束,其他硬质地面达到一定厚度也属于刚性地面。如石材地面、沥青混凝土地面及有一定基层厚度的地砖地面等。震害表明,在此范围内未对柱做箍筋加密构造措施,使框架柱根部产生了剪切破坏。1)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设置箍筋加密,其箍筋直径和间距按柱端箍筋加密区的要求。,
21、2)当边柱遇室内、外均为刚性地面时,加密范围取各自上下的500mm。当边柱仅一侧有刚性地面时,也应按此要求设置加密区。3)柱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在此范围内连接,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不低于级),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4)加密区箍筋不需重叠设置,按柱根部加密箍筋要求合并设置,同时满足柱根部加密区高度及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箍筋加密的要求。,2 10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底层柱根部箍筋加密区的高度比楼层要大,应从哪个位置计算柱根部?对于有无地下室时,是否均从基础顶面算起?如何理解嵌固部位、基础顶面、柱根三者关系?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
22、柱的柱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C01(2008年版)中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底层柱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的嵌固部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CJ 3-2002中规定,底层柱柱根以上1/3柱净高的范围内是箍筋加密区,其目的是考虑,“强柱弱梁”,增强底层柱的抗剪能力和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构造措施;在底层柱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范围,柱箍筋也应加密。根据震害表明,底层柱根部剪切破坏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这个部位的抗剪构造措施。确定柱根先要确定嵌固部位,嵌固部位是结构计算时底层柱计算长度的起始位置,分两种情况:无地下室情况为基础顶面;有地下室时需满足下
23、列条件时为地下室顶板。地下室结构的侧移刚度与上部结构的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一般地下室层数不宜小于2层。地下室顶板不宜有较大洞口,一般要求现浇、板厚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双层双向配筋且配筋率0.25%。1)当无地下室时,底层柱根部系指基础顶面。2)当有地下室时,底层柱根为底层柱的嵌固部位,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规定。3)由于基础顶面至首层板顶高度较大,而设置了地下框架梁,计算柱净高Hn应从地下,框架梁顶面开始计算,但地下框架梁顶面以下至基础顶面箍筋全高加密。4)地下室按抗震设计时,中间层地下室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
24、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地下室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2.11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为何在楼层的上下和柱根部范围内设置非连接区?非连接区的长度是如何计算?如果在非连接区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时,是否也可以在此处连接?有何构造要求?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才有非连接区的规定,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接头位置宜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受力较小处的位置应由设计人员确定。,非连接区是纵向钢筋连续的部位,在柱的上下端均有设置。框架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尽量避开箍筋加密区,其目的是为保证“强节点”,
25、但是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且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新版03G101-1图集中已取消了在柱下端钢筋连接的做法;柱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在楼层处与底层柱根部处的尺寸是不同的。在底层柱根部箍筋加密区的长度较大,此处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1)有抗震设防要求时,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2)楼层柱箍筋加密区的长度,按柱净高的1/6、柱长边尺寸和500mm中三个数值较大者采用。3)同一纵向钢筋不宜设置2个和2个以上的连接接头。4)梁柱节点核心区内不应设置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三、剪力墙构造,3.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剪力墙为何有底部加强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法图集 重要 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