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社会心理学.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本章学习要点: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社会认知的特征、内容、熟悉社会化类型、内容;角色功能及行为熟悉印象、态度、归因和社会认知的过程了解其他社会心理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奥尔波特,1924)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影响的形式:现实的
2、影响;想象的影响;隐含的影响 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方法,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 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3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 反应以及个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时代演变而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
3、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次,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生活态度。二、人际关系:社会角色,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社会期望,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三、群体行为: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社会促进,社会互动,集体行为及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四、社会环境:大众传媒,社会舆论,社会运动,社会文化变迁。,第二节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
4、程。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人格及行为方式。1.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 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与文化所公认的行为 方式,称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一 个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 逐步内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 过程;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1.政治社会化:获得某种社会意识,如反对或赞成某种政治制度、政治主张;拥护或反对某个政党;2.道德社会化:获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据以调节自己的行为。3.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按照社会的性
5、别期望和要求行事。4.语言社会化,社会化的类型,社会化的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体4.参照群体,社会化的途径,影响家庭内社会化的因素,1.父母养育模式 专制型:更有敌意权威型:女孩更独立,更有支配性,成就动机更高;男孩更富于社会责任感,更友好,更合作。放任型:成就动机低2.兄弟姐妹 排行 父母对长子(女)关注更多,也期望更高。长子(女)通常较其弟妹更成熟、有更高的成就动 机,更外向,更依赖,更服从权威,更乐于助人,更有道德感,更负责任,更合作,更守
6、旧,更少攻 击性。,同胞的影响 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行为的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有男子气、更独立、学习能力更强;有哥哥的女孩更聪明、更野、更富攻击性、更雄心勃勃。独生子女 3.家庭结构单亲家庭 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儿童影响更重重组家庭(继父/母家庭)与单亲家庭的男孩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多,与继父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较多;女孩与再婚的母亲之间磨擦也较多。,学校因素1.教师的表扬和批评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期望 同伴影响 1.同伴的榜样作用 2.同伴的矫正作用 3.同伴交往提供社会行为
7、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大众传媒的影响(电视)1.电视影响的多面性 2.电视对消闲方式的影响 3.电视对健康和体形的影响 4.电视对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5.电视与攻击行为 直接模仿态度转变:赞同或认可暴力行为 脱敏:对现实暴力行为麻木,失去反应,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2.文化模式的差异 3.文化与国民性、典型人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些表演者。他们有时上台有时下台,每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请君入瓮莎士比亚,第三节 社会角色,人是
8、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卡尔马克思,社会角色概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呢?是通过这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而认识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语言谈吐等)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而另一些社会地位,其角色的表现就要复杂得多,(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的。首先,是一系列的权利,即这种角色有权要
9、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其次,是一系列的义务,即别人有权要求这种角色进行某种活动、表现出某种行为。,(三)角色是人们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地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角色,并不是每一个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都能具备该地位应有的角色行为,(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总之,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如果失去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也不复存在。,角色功能角色是社会地位或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相统一的产物,作为与某一地位有关的期待行为,角色无论对社会或对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互动功能规范功能自我表现功能,互动功能:人类创造和
10、使用符号,他们用符号交流,他们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互动,这种角色扮演涉及识别他人使用的符号。角色的规范功能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同一角色,不同特点;“前台”“后台”,角色行为:是指扮演某一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或是所期望的行为。角色扮演分三个阶段1 角色期待2 角色领悟3角色实践,第四节社会认知,1.定义: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也称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 我们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将建立何种性质的人际关系,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对他人
11、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同样的,要理解他人的社会行为,首先须了解其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觉主体的因素、客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偏因等等,因 此,社会认知常常发生一些错误和偏差,社会知觉的内容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对他人情绪状态判断的重要依据是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表情的重要性传递信息协调人际交往 适应环境(达尔文)推荐读物: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面部表情的判断面部表情的肌肉控
12、制 F.Allport的研究(1924):口部肌肉活动所支配的表情,比眼部肌肉所支配的表情更重要。林传鼎的研究:某些表情,如喜悦、怨恨等,口部肌肉活动更重要;更多的表情,如忧愁、愤怒、惊讶等,则眼部肌肉更重要。,人类面部表情模式的跨文化一致性 埃克曼的研究(1973)材料:不同表情模式的人面照片 被试:巴西、美国、阿根廷、智利、日本5个国家 的大学生 任务:辩认照片上的表情 结果:绝大多数被试能正确辩认照片上的表情;5国被试辩认结果高度一致;对于“愉快”、“厌恶”、“惊奇”的辩认尤为一 致。,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
13、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认知的内容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认知的重要性 使个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更有效,更顺利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士气,促进工作效率,社会认知的过程:知觉印象阶段:第一印象 判断评价阶段: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行为归因阶段:对他的行为表现和存在状态归因。,印象,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在印象形
14、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一)加法模式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则愈好;相反,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就越难于为他人所接纳。,(二)平均模式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三)加权平均模式许多人形成
15、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四)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印象形成的效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
16、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
17、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爱屋及乌),(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比如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犷、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走南闯北以后,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但很多人的这种刻板观念并不因为新的经
18、验而很快改变。,印象管理(印象整饰),(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二)印象管理的作用,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里,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
19、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了,并不一定表示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印象整饰的策略,“好面子”通过各种印象管理策略来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维护自己的“面子”。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所以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
20、,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4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态度,态度形成一态度的概念 1定义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 向,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的特点。2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态度的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2、态度的双向性 态度具
21、有特定的对象 3、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4、态度的恒常性 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 5、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态度形成的阶段,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态度的理论,海德认为:“平衡状态的概念表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
22、都没有压力。”单元:人们总是将事物的许多属性知觉为一个整体情感:知觉一个事物单元的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1.态度平衡理论,一种认知情境中存在着单元和情感关系:单元关系表示在特定情境中被知觉成份的统一程度,有正负两种状态。情感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关系基础上的情感类关系,也有正负两种状态。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仅取决于情感或单元关系的正负,也取决于单元与情感关系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一致性上占优势时为平衡状态。各种关系彼此矛盾时,是不平衡状态。认知情境中的单元和情感关系都有力趋平衡的倾向,否则会引起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人们在改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2.态
23、度失衡论,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书,指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理论假设:A)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B)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压力;C)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3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进行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得与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态度转变模型,1传
24、递者:信息传递者的可信度;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 3接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接受者的人格因素;逆反心理、心理惯性 4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态度转变的方法,1、利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信息源:信息接受者对发布信息的信息源越信任,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不仅受信息源的影响,也受宣传时所采用的媒介的影响。单面说明与双面说明:单面说明是在劝导时,只提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论据;双面说明既提对自己有利的论据,也提对自己不利的论据,然后强调前者,缩小后者。,激发恐惧:信息传播者,有时想利用恐惧使接受者改变态度。提示结论:提示结论有两种方式,一是
25、提出资料,让听众自己下结论;二是直接指出结论。传播者的动机:接受者对劝导者的动机的理解,是一重要因素。反复提示,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态度。群体影响法:通过群体的规范对个体所具有的的影响也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归因,1.定义归因指的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性质或原因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过程。归因是借助于从外部线索所获得的间接资料来进行的。2.内归因与外归因(情境归因与个人倾向归因),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努力),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容易、运气好),使人产生惊喜和感激之情;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使
26、人感到愤怒和敌意;倾向于内归因者,自我概念较好,适应性较好;倾向于外归因者,适应较差。,归因理论,1、海德(Heider)的“恒常原则”理论行为结果是由个体和环境因素联合决定的;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包括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个性、品质、动机、心情和态度等)和外部原因(任务难度、他人影响、运气机遇等),这些原因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选择行动;行为结果 O=f(能力努力 有效环境),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亲身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并作出种种的原因推论;成败结果可以按照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因素进行归因;这四个因素又可以从原因源、稳定
27、性、控制性三个维度上加以分类;不同的原因维度对情感、期望以及行为选择具有不同的影响。,凯利(Kelley)的协变理论 尽管人们活动的结果有众多的原因,其原因作用的方式也极为复杂,但特定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固定不变的关系。人们通常都是从个人、刺激、时间和反应四个方面的协变分析日常的活动和事件的,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信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大众性);行为是否始终一贯(一贯性);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区别性)。,社会行为,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1.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指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P:认知,
28、通情,情绪,其他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社会文化因素: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帮助者的特点,助人行为,从众行为,一、从众1.从众的概念 当受到现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或团体的一致性压力时,自己的行为或意见遵从于他人或团体,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愿的现象。,阿希的从众实验,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2.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3.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二)
29、个体人格因素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三)情境的明确性 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此外,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服从行为,服从的概念 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作出的遵从他人的行为。,顺从行为,顺从(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侵犯行为,1.侵犯
30、的定义 侵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攻击行为是外显行为;攻击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攻击行为是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侵犯的原因(对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本能论:Freud;McDougall;Lorenz等。挫折攻击假说(J.Dollard)攻击往往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社会学习论(A.Bandura),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温度:38-412.兴奋转移3.侵犯性线索4.去个体化5.饮酒,侵犯行为的控制,侵犯行为的减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侵犯行为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控制的,只要社会各方面联合起来,齐心协
31、力,共同对侵犯行为加以控制。社会控制侵犯行为有以下几种措施:(1)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2)惩罚侵犯行为。(3)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抑制侵犯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通过说服教育,能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要使说服教育有效,必须注意: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提供痛苦的线索;学会自我克制。,(4)恰当的宣泄。本能论认为,侵犯行为是先天的一种破坏性本能,不可能消除,但可能加以疏导。弗洛伊德认为社会的作用是去控制人的侵犯性冲动,使它们转化为社会接受的行为,即宣泄。洛伦茨也认为先天遗传的侵犯行为可以引导到社会可接受的方向。侵犯行为的动机论把宣泄作为控制侵犯行为的一种手段。阿伦森提出,释放侵犯性冲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体育活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二是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三是干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如痛斥他人,伤害他人,以及刁难、诽谤等恶劣行为。(5)控制暴力电视。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给现代儿童提供了观察学习侵犯行为的重要来源。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为了净化社会环境,应该尽快扫除这些暴力电视,给儿童创造一个文明的成长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