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质检测方法.ppt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水质检测方法.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质分析检测,第1章 绪 论,1.1 水质检测的性质和任务水质分析检测是研究水及其杂质、污染物的组成、性质、含量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在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与检测中起着眼睛和哨兵的作用,给排水设计、水处理工艺、水环境评价、废水综合利用效果等都必须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并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通过学习,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和主要仪器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作。,1.2 水分析化学的分类,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分析
2、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按测定方法的原理划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也称为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也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A、光学分析法:紫外可见、红外、分子荧光及磷光、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光谱法等B、电化学分析法:电重量分析、电位分析、电导法、库仑法、伏安法、极谱分析法等C、色谱法:气相、液相、离子色谱法D、其它方法: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电子显微镜分析等,仪器分析法,1.3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2 水质指标,物理指标: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3、化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按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量阈值。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1 水质标准,(1)物理指标,1)水温 2)臭味(文字描述)和臭阈值3)色度4)浊度,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5)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6)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7)紫外吸光度值(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8)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2)微生物指标,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1)细菌总数 2)大肠菌群 3)大肠埃希氏菌4)耐热大肠菌群5)贾第鞭毛虫6)隐孢子虫7)游离性余氯:Cl2/HOCl/OCl-,(3)化学指标,1)pH值:
4、pH=-lgH+2)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3)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 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 成沉淀 4)总盐量(或矿化度):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5)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单位mgO2/L,适用于轻污染的给水 化学需氧量(CODCr):K2Cr2O7作氧化剂,适用于重污染的排水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
5、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mgC/L总需氧量(TOD):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mgO2/L,根据试验目的选取取样点、取样量、采样器和取样方法。,水质分析的基本程序:水样采集、保存、预处理、分析、结果计算和报告,1.4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1、水样的采集,(1)采样断面布设:,a、采样点:断面布设和点布设。,对湖泊、水库,应在进出水口布设2个检测断面。,河流水系沿上中下游布设3个采样断面对照断面(上游):反映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检测断面(中游):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
6、质的影响。结果断面(下游):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2)采样点布设:据河流的宽度和深度而定在断面上选择采样垂线:水面宽50m,设一条;水面宽50-100m,设左、右两条;水面宽大于100m,设左、中、右三条。每条垂线上设点:表层水样:水面下约0.51m处;深层水样:距底质以上0.51m处;中层水样:表层和深层之间的中心位置。,b、取样量:保证分析用量3倍以上,至少做2次平行样。c、采样器:玻璃或塑料瓶或水桶,清洁(化学指标)或无菌(微生物指标)。玻璃采样瓶:测定含油类或其它有机物(生物)水样。塑料采样瓶:测定水中的微量金属离子、硼、硅、氟等无机项目。d、取样方法:一般水样冲洗采样瓶
7、23次后再采样。自来水:先放水数分钟再采样。井水:直接采样;或先水桶采样,再移至采样瓶江河湖泊或海水(表面水样):距岸边12m且水下2050cm直接采样。污水、废水:重点各排放口,e、取样形式:瞬时废水样:浓度、和流量都比较恒定,可随机采样。平均混合废水样:浓度变化但流量恒定,可在24h内每隔相同时间,采集等量废水样,最后混合成平均水样。平均按比例混合废水样:当排放量变化时,24h内每隔相同时间,流量大时多取,流量少时少取,然后混合而成。,2、水样的保存最好现场立即测定,以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如不能立即测定,应采用一些措施终止或减缓各种反应。a、冷藏:5,抑制微生物活动,减慢物理挥发和
8、化学反应速度b、控pH值:加酸调pH2(防止水解沉淀以及被器壁吸附),个别指标加NaOH(如氰化物)。c、加保存试剂:生物抑制剂:测定酚的水样,加CuSO4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氧化剂或还原剂:测定汞,加入HNO3和K2Cr2O7(0.05%);测定硫化物,加入抗坏血酸,防止氧化。,3、水样的预处理水样的分离技术a、过滤(或澄清、离心):除去残渣及细菌或藻类。阻留残渣的能力大小顺序为:滤膜(0.45m)离心滤纸砂芯漏斗。b、浓缩(富集):蒸发、L-L萃取(分离水中的有机物)、离子交换。c、蒸馏:如测定酚类、氟化物、氰化物d、消解:测金属、无机物,酸性消解:水样中同时存在无机态和有机态金属,可加
9、H2SO4-HNO3或HNO3-HClO4等,破坏有机物,释放金属离子,再进行测定。,干式消解:高温灼烧去除有机物后,灼烧后残渣(灰分)用2HNO3溶解,再进行测定。高温易挥发损失的As、Hg、Cd、Se、Sn等元素,不宜用此法。改变价态消解:测定汞,加入HNO3和强氧化剂,使汞全部以Hg2+存在。,1.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E=X-XT,1.5分析方法的评价体系,常用测量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回收实验是在测定试样某组分含量(加标前测定值x1)的基础上,加入已知量的该组分(加标量x2),再次测定其组分含量(加标后测定值x3)。,2.精密度:精
10、密度表示各次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标准偏差:,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偏差:表示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相对标准偏差RSD(又称变异系数):以CV(%)表示:,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真值=37.40%,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四人测定同一试样中Ag含量时所得的结果。,由图看出:甲所得的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好,结果可靠。乙所得的结果精密度虽然很高,但准确度较低。丙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很差。丁的精密度很差。,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所得结果不可靠;但高的精密度也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1.6 标准溶液,1、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
11、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纯化合物:如Ag、Cu、Zn、Cd、Si、Ge、Co、Ni、Fe和NaCl、K2Cr2O7、Na2CO3、邻苯二甲酸氨钾,硼砂、CaCO3等。它们的质量分数一般在99.9%以上。,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性质稳定、组成恒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纯度高、易溶解。,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1)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基准物质,溶解后配成一定体积的溶液,根据物质质量和溶液体积,即可计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例如:欲配制C(H2C2O4.2H2O)为-1标准溶液250ml,应称取H2C2O4.2H2O多少克?,解:,=0.210025010-
12、3126.07,=6.6187g,(2)间接法(标定法),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物质或量取一定量体积溶液,配制成接近于所需要浓度的溶液。这样配制的溶液,其准确浓度还是未知的,必须用基准物质或用另一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它们的准确浓度。这种确定浓度的操作叫标定。,例如,欲配制-1 HCI标准溶液,先用浓HCl稀释配制成浓度大约是-1的溶液,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如硼砂进行标定。,3、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n)。,由于物质的量n的数值取决于基本单元的选择,因此,表示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4、滴定度,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待测组分的质量。用T待测物/滴定剂表
13、示。,例如:,表示 溶液相当于0.005682g铁,也就是说,标准溶液能把0.005682gFe2+氧化成Fe3+。,如果在滴定中消耗该标准溶液10ml,则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为:,第三章 常用水质检测方法,3.1滴定法 水质分析检测共有四大分析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本教材重点介绍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高锰酸钾法以高锰酸钾为标准溶液;重铬酸钾法以重铬酸钾为标准溶液:碘量法以碘和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溶液;溴酸钾法以溴酸钾溴化钾为标准溶液;,氧化还原半反应为:,一、条件电极电位,二、氧化还原
14、反应进行的程度 在滴定分析中,要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用它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横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可根据能斯特方程式从有关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求得。一般来说,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值越大,K值也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例:在1 mol.L-1H2SO4溶液中,用-1Ce(SO4)2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 Fe2+溶液为例说明可逆、对称氧化还原电对的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电对的电极电位也随之不断改变,在sp附近,溶液必有一个电位的突变,这种电位改变的情况可用
15、滴定曲线表示。,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滴定反应:,在滴定过程中,每加入一定量滴定剂,反应达到一个新的平衡:,sp前,Ce4未知,按Fe3/Fe2电对计算,sp后,Fe2未知,按Ce4/Ce3电对计算,化学计量点时:,通式:,图6-1 用-1 Ce4+溶液滴定-1 Fe2+溶液的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指示剂是其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由氧化态变为还原态,或由还原态变为氧化态,根据颜色的突变来指示终点。,四、氧化还原指示剂,选择指示剂的原则:应使指示剂的变色点位于滴定曲线电势突跃范围之内;至少也应使滴定曲线的电势突跃范围和指示剂的变化范围
16、部分重合。,故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为:,(一)高锰酸钾法,优点:氧化能力强,本身呈深紫色。用它滴定无色或浅色溶液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应用广。缺点:试剂常含有少量杂质,使溶液不够稳定;又可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发生作用,干扰较严重。,在强酸性溶液中,MnO4-可被还原为Mn2+;,在微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MnO2;,在cOH2mol.L-1的碱溶液中,被还原为MnO42-;,五、滴定方法,COD是指水体中已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换算成氧的含量(以O2mgL-1计)来表示。,COD的测定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以高锰酸钾法测定的
17、COD值,又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由于Cl-离子对此法有干扰,因而本法仅适合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COD的测定。含Cl-较高的工业废水则应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我国规定了环境水质的高锰酸盐指数的标准为2-10mgO2/L。,应用示例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是量度水体受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步骤:(a)分取100mL混匀水样(如CODMn高于5mg/L,则用水稀释至l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1+3)硫酸,混匀。然后加4溶液,摇匀后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b)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2C2
18、04标液,摇匀,立即用0.0lmol/LKMn04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KMn04溶液消耗量。(c)KMn04溶液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约70,准确加入2C204标液,再用KMn04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KMn04溶液的消耗量V。按下式求得KMn04溶液的校正系数(K)。K=10.00/V 式中,V标定时KMn04溶液的消耗量(mL).,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lOOmL水,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优点:a、易提纯,在140250干燥后,可直接配标准溶液;b、标准溶液稳定,可长期保存;c、选择性好,室温下不与CI-作用,可在HCI溶液中进行滴定。缺点:a、酸性范围使用
19、,应用窄;b、终点时难以辨别出过量K2Cr2O7的黄色(产物Cr3+呈绿色),因此须加入指示剂,如二苯胺磺酸钠;c、有毒,应注意废液的处理;,(二)重铬酸钾法,原理:2Cr2O72-+3C+16H+=4Cr3+3CO2+8H2O(过量)(水样有机物)(回流2小时)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剩余)(标准溶液)sp:Fe(C12H8N2)33+=Fe(C12H8N2)32+氧化态(蓝色)还原态(棕红色)(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又叫试亚铁灵或邻菲啰啉亚铁离子)终点时由蓝色变为棕红色,该法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应用实例: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0、CODCr),V0空白试验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量(mL)V1 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量(mL)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8 氧的摩尔质量(1/4 O2,g/mol)V水水样的量(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是1/6 K2Cr2O7 mol/L,(三)碘量法(指示剂:淀粉),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方法。,半电池反应为:,碘难溶于水(25时1.0010-3mol.L-1),常在配制时加入KI使之溶解,这时I2与I-结合成I3-离子,溶解度增大:,再用Na2S2O3溶液滴定:,用 I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强还原性物质(如Sn2+、Sb3+、S2-、S
21、O32-等),电势较高的氧化性物质,可用 I-标准溶液还原氧化性物质,然后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释出的 I2。测定:Cu2+、CrO42-、Cr2O72-、CIO-、NO2-、H2O2氧化性物质。如,KMnO4 在酸性溶液中,与过量的 KI 作用析出 I2:,1、直接碘量法,2、间接碘量法,b、防止I2的挥发和空气中的O2氧化 I-。滴定时不要剧烈振摇,使用碘量瓶,避光。,a、控制溶液的酸度: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I2会发生歧化反应。在强酸性中Na2S2O3 会分解。,间接碘量法应注意:,C、判断终点常用淀粉为指示剂,直接法的终点是从无色变蓝色;间接法是从蓝
22、色变无色。淀粉溶液应在滴定近终点时加入,如果过早加入,淀粉会吸附较多的碘,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硫代硫酸钠和碘标准溶液。(1)Na2S2O3标准溶液(间接法)Na2S2O3不是基准物质,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标液,然后再标定。K2Cr2O7,KIO3等基准物质常用来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Na2S2O3溶液浓度不稳定,容易改变:,Na2S2O3溶液的配制,杀菌赶赶,CO2 O2,分解氧化酸性,S2O32-S2O32-S2O32-,不稳定,HSO3-,S,(SO42-,(SO32-,S)S),(2)碘标准溶液(间接法),升华法可制
23、得纯碘,但由于碘的挥发性及对天平的腐蚀,不宜直接法配制。粗称一定量碘,加过量KI,于研钵中加少量水研磨,使溶解,然后将溶液稀释,倾入棕色瓶中于暗处保存。可用已标定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来标定I2溶液,也可用As2O3(俗名砒霜,剧毒)来标定。避免I2溶液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也要防止I2溶液见光、遇热。,络合滴定法一、基本术语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 中的操作。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被测组分按 照滴定反应方程式所示计量关系定量地完全反应时称为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因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而停止滴定 的点。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
24、吻合而引 起的误差。,二、络合滴定法概述络合滴定法利用络合反应进行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络合滴定法。作为络合滴定的反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生成的络合物要有确定的组成,即中心离子与络合剂严格按一定比例化合;2、生成的络合物要有足够的稳定性;3、络合反应速度要足够快;4、有适当的方法指示终点。,三、络合平衡1、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可用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来表示。,略去电荷,可简写成:M+Y=MY,其稳定常数KMY为:,稳定常数值越大,络合物就越稳定。,2、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M与Y及MY的各种副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由其副反应系数表示。,酸效应:由于氢离子与Y之间
25、发生副反应,使得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酸效应。,酸效应系数:在一定pH值下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 Y 与能参加主反应的Y4-的平衡浓度之比。即:,在EDTA滴定中,被测金属离子M与EDTA络合,生成配合物MY为主反应。同时M和Y及产物MY都可能发生副反应,使MY配合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当溶液中存在酸效应时,,上式用对数形式表示为:,络合物的稳定性受溶液pH值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多采用条件稳定常数。,3.2重量分析法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根据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法可分为三种:,1、沉淀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水质 检测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