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一).ppt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一).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一),第3章 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一),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本章主要内容,定额计价法:是一种保留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清单计价法:是一种较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建筑工程产品的价格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计价方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程造价改革及多种计价方式并存时期。,第3章(一)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方法,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是一种数量标准,是一种规定的额度。,工程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材料与机械的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消耗资源的数量标准。工程定额是一个综合概念,
2、是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中各类定额的总称。,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一定计量单位,人工工日数,人|材|机消耗数量的多少,消耗量小|定额水平高,定额水平,劳动组织合理,各种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数,机械运转正常,材料储备合理,生产,消耗,称为,消耗量大|定额水平低,建筑产品,质量合格,10m3100m210mt个,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例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规定,砌墙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包括:调、运、铺砂浆,运砖;砌砖包括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套,安放木砖、铁件等;定额消耗量是:每砌10m3一砖混水墙需16.08工日,标准砖5.40千块,混合砂浆2.25m3,对砌体的
3、质量要求是表面平整、横平、竖直、灰浆饱满。,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定额水平就是定额标准的高低,它与当时的生产因素及生产力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定额水平高反映生产力水平较高,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较少;反之,则说明生产力水平较低,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较多。,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定额是西方国家进行科学管理的产物,始于十九世纪末。2、定额管理成为科学是从泰罗制开始的。定额和企业管理成为科学应该说是从泰勒开始的,泰勒是美国工程师(18561915年),在西方赢得“管理之父”的尊称。泰勒制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的泰勒,他开始了企业管理的研究,他的
4、目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3、泰罗制定科学的工时消耗定额,采用先进的工具设备,实行标准的并能节省时间的操作方法,在加上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这就构成了“泰罗制”的主要内容。,(一)、定额的产生,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二)、我国定额的发展,1、我国的建设工程定额是在建国以后逐渐建立和日趋完善并成熟发展起来的。在50年代吸取了前苏联定额编制工作的经验,70年代后期又参考和借鉴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对定额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在各个时期,结合我国建设生产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符合本国国情且切实可行的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我国建设工程定额的发展 1951年制定了东北地区统一
5、劳动定额;1955年劳动部和建筑工程部联合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定额;1956年在此基础上颁发了全国统一施工定额;1981年国家建委颁发了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修改稿);1986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1988年建设部颁发了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预算定额;1992年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1995年建设部颁发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部分);以后又颁发了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GDY9012002)。2003年颁发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2008年颁发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6、(GB505002008)。,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3、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定额伴随管理科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所提供的基本数据,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备条件,所以它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建设工程定额主要包括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企业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等。,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在建筑安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去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定额。如企业的内部管理中有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企业定额等。又如计算和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推行招投标责任制、建设资金拨付等要使用预算定额、费用定额等。,因此,
7、建设工程定额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一)按生产要素分:1、劳动消耗量定额2、材料消耗量定额3、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二)按定额的用途分:1、企业定额(施工定额)2、预算定额3、概算定额4、概算指标5、投资估算指标,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三)按适用范围划分:1、全国通用定额2、行业通用定额3、专业专用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四)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1、全国统一定额2、行业统一定额3、地方统一定额4、企业定额5、补充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建设工程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2、建设工程定额有利于市
8、场行为的规范化,促使市场公平竞争。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定额权衡财务状况、方案优劣、支付能力等;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为其在投标报价时提出了科学的、充分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可以正确地进行价格决策,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3、建设工程定额有利于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定额中的数据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大量的施工实践。也就是说定额中的数据是市场信息的反馈。信息的可靠性、灵敏度对于定额的管理相当重要。当信息越可靠、完备性越好、灵敏度越高时,定额中的数据就越准确,这对于通过建设工程定额所反映的工程造价就较为真实;反之,就必须主动的完善市场的信息。,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科学性2、指导性3、稳定性和时效性
9、4、系统性:工程建设定额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是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的整体。它的结构复杂,有鲜明的层次,有明确的目标。5、统一性: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有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为了使国民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就需要借助于某些标准、定额、参数等,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组织、调节、控制。而这些标准、定额、参数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一种统一的尺度,才能实现上述职能,才能利用它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方案、投标报价、成本控制进行比选和评价。,定额消耗量是施工中客观规律的反映定额水平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施工方法,定额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一般为58年,
10、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施工过程是指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种生产过程。施工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施工过程及其分类,施工过程按组织上的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一、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作研究,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图3.2施工过程划分示意图,3.2建设工程定额的编制原理,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工序是劳动组织上不可分割,技术操作上属于同一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的主要特点是:工人编制、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如果其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意味
11、着从一个工序转入另一个工序。拿砌砖这一工序来说,工人和工作地点是相对固定的,材料(砖)、工具(砖刀)也是不变的。,工序,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从施工的技术操作和组织的观点来看,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但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工序又可分为较小的组成部分操作和动作。工序可以由一个工人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或几名工人协同完成;工序可以由手动完成,也可以由机械完成。,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工作过程是指同一工人或工人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联系的工序组合。工作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拿调制
12、砂浆这一工作过程来说,其人员是固定不变的,工作地点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时而用砂,时而用水泥,材料在变化;时而用铁铲,时而用箩筐,工具在发生变化。由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个人工作过程;由小组共同完成的工作过程称为小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综合工作过程是指在施工现场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直接联系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定产品的施工过程的综合。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如果以同样的内容和顺序不断循环,并且每重复一次循环可以生产出同种产品,则称为循环施工过程;反之称为非循环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划分,见图3.2所示。,综合工作过程,3.2 人工、材料、机
13、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1)技术因素。包括: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所用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类别、规格、性能和质量,所用工具、机械设备的类别、型号、性能及完好程度。(2)组织因素。包括: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工人技术水平、操作方法及劳动态度,工资分配形式和开展劳动竞赛情况。(3)其他因素。如酷暑、大风、雨雪、冰冻及水电供应情况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完成任何施工过程,都必须消耗一定的工作时间,若要研究施工过程中的工时消耗量,就必须对工作时间进行分析。,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是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建筑安装企业工作班的延续时间
14、一般为8h,即1个工作日。,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对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分为工人工作时间和工人所使用的机器工作时间消耗。,工作时间的研究,是将工人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划分、归类,明确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属于非定额时间,找出非定额时间损失的原因,以便拟定技术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因素,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图3.3工人工作时间的分析,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1)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即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
15、其消耗的性质可分为定额时间(必需消耗的时间)和非定额时间(损失时间)。如图3.3所示。(1)定额时间(必需消耗的时间):是指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它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与产品的生产直接有关。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时间消耗。它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工人在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和完成任务后的结束工作所需消耗的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指直接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发生关系的时间消耗。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为了保证基本工作顺利
16、而做的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组织的原因而引起的工作中断而消耗的时间。,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休息时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为了恢复体力所必需的暂时休息,以及工人生理上的要求(如喝水、大小便等)所必须消耗的时间。(2)非定额时间(损失时间,与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多余和偶然工作的时间: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以及由于意外情况所引起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重砌质量不合格的墙体。,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停工时间消耗:是指
17、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或非施工本身的原因造成停工的损失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和劳动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准备工作没做好而引起的停工时间。后者是由于外部原因,例如水电供应临时中断以及由于气候条件(如大雨、风暴、酷热等)所造成的停工时间。违犯劳动纪律时间:是指工人不遵守劳动纪律而造成的损失时间。如迟到、早退、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聊天等。,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2)机器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机器工作时间的消耗,如图3.4所示。(1)机器定额时间(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机械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有效工作时间:包括正常
18、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其中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由于受施工操作条件、材料特性的限制,造成机械在低于其规定的负荷下工作的时间。,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图3.4机械工作时间的分析,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由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机械的特性所造成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如铲运机返回到铲土地点,筑路机器在工作区末端调头等。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指由于技术操作和施工过程组织的特性,而造成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其中又可分为:与操作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
19、的确定方法,(2)机械非定额时间(损失时间)多余的工作时间:指可以避免的机械无负荷下的工作或者在负荷下的多余工作。前者如工人没及时给混凝土装料而引起的空转,后者如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超过规定的搅拌时间。停工损失时间:指由于施工本身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前者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机械维护不良引起的停工,后者是由于气候条件(暴风雨等)和外来的原因(如水、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违犯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是指由于工人迟到、早退及其他违犯劳动纪律的行为而引起的机械停歇。,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测定时间消耗的基本方法有技术测定
20、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验估计法。1)技术测定法此法是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及施工条件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详细地记录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完成产品数量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记录进行整理,科学地分析各因素对消耗量的影响,从而获得编制定额的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二、测定时间消耗的基本方法,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以及测定的任务、对象、方法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测时法用测时法研究施工过程某些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准备与结束及其他非循环的工作时间,主要适用于施工机械,可为制定劳动定额提
21、供单位产品所必需的基本工作时间的技术数据。根据记录时间及使用秒表的不同,又可分为选择法测时和连续法测时。,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选择法测时是从被观测对象某一循环工作组成部分开始,即开动秒表,当该组成部分终止时,立即停表,然后记录延续时间,并将秒表归零,再记录下一个组成部分,如此依次记录延续时间。接续法测时是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观测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在秒针走动过程中记录它的终止时间。记录表中每一组成部分的计时资料分为两行,第一行记录组成部分的终止时间,第二行计算出该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
22、量的确定方法,在选择法测时和接续法测时中,对观测过程中因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应进行分析,对实测数据中明显存在问题的数据应予以剔除,然后对测时数据进行修正,计算出平均修正值。计算公式为:,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2)写实记录法写实记录法是一种观测和研究施工过程中各种性质的工作所用时间的一种方法。其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或班组,因其精确度较高,且可以获得分析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写实记录法按其记录时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数示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数示法:是三种方法中精确度较高的一种,但其
23、登记手续较麻烦。其特点是用数字表示时间,只限于对两名或两名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适用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记录时间的精确度为510s。图示法:是用线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三个及三个以下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此法精确度较数示法低,为0.51min,但登记、整理较简便,因此应用范围广。,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混合法:是用数字和线段分别表示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和工时消耗。此法可同时对三个以上的工人进行观测。记录方法是用图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用数示法记录各组成部分的人数。,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
24、定方法,(3)工作日写实法工作日写实法是研究整个工作日内各类工时消耗的方法,是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根据工作日写实的记录资料,可以分析哪些工时消耗是合理的、哪些工时消耗是无效的,并找出工时损耗的原因,拟定措施,消除引起工时损失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消耗总时间:1363+557=1920 分完成工作量:6.66千块定额工时消耗:4.3小时/千块总消耗时间:6.664.3=28.64小时完成定额情况:,可能:,实际:,3.2 人工、材料、
25、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建设工长和技术人员加强对砌砖工人工作的指导,并及时检查督促;工人开始工作前要先检查脚手板,工地及技术人员必须负责贯彻技术安全措施;立即修好搅拌机采取措施消除上班迟到现象。,建议:,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4)简易测定法是将前述三种观测对象的组成部分,按简化表格记录内容进行简化,同时仍保持现场实地记录的基本原则。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测得基本工作时间后,利用公式可计算定额时间,即:,3.2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例3-1】设测定一砖厚的基础墙,现场测得每立方米砌体的基本工作时间为140工分,试求其时间定额与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造价 计价 依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