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普查.ppt
《工业污染源普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污染源普查.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5,1,工业污染源普查,宁波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2008年1月,2023/9/25,2,主要内容,1.普查对象2.普查范围3.普查内容4.普查污染物种类5.排放量的核算方法6.普查表的分类与填报方式7.工业污染源普查详表(简表),2023/9/25,3,工业污染源普查对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39个工业行业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一、普查对象,包括: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各类工业企业生产单位;(2)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或可能有污染物产生的产业活动单
2、位。,产业活动单位具备的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2023/9/25,4,按照属地原则确定普查对象,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划分属地的基本区域。,普查对象的确定,2023/9/25,5,普查对象的确定,2007年12月31日以前关闭的产业活动单位,不纳入本次普查。,2007年12月31日以前新建已验收的企业,纳入本次普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已造成事实排污累计30天以上的新建项,纳入本次普查;试生产、试运行不足30天的新建项目,不纳入本次普查。,2023/9/25,6,Text,二、普查范围,2023/9/2
3、5,7,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产生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重污染行业中涉及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重点污染源,2023/9/25,8,农副食品加工业(C13)部分14/17个小类 食用植物油加工(1331)非食用植物油加工(1332)制糖(1340)畜禽屠宰(1351)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1352)水产品冷冻加工(1361)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1362)水产饲料制造(1363)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1364)其他水产品加工(1369)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1391)豆制品加工(1392)蛋品加工(1393)其他未列明的农副
4、食品加工(1399),食品制造业(C14)全部20个行业小类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全部4个小类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全部35个小类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全部4个小类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全部18个小类,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2023/9/25,9,纺织业(C17)部分10个小类 棉、化纤印染精加工(1712)毛条加工(1721)毛纺织(1722)毛染整精加工(1723)麻纺织(1730)缫丝加工(1741)丝印染精加工(1743)毛制品制造(1752)无纺布制造(1757)其他纺织制品制造
5、(175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C19)部分3个小类 皮革鞣制加工(1910)毛皮鞣制加工(1721)羽毛(绒)加工(1941)造纸及纸制品业(C22)部分5个小类 纸浆造纸(2210)机制纸及纸板制造(2221)手工纸制造(2222)纸和纸板容器的制造(2231)其他纸制品制造(2239),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2023/9/25,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部分22个小类 水泥制造(3111)石灰和石膏制造(3112)石棉水泥制品制造(3123)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3131)建筑陶瓷制品制造(3132)建筑用石加工(3
6、133)防水建筑材料制造(3134)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3135)其他建筑材料制造(3139)平板玻璃制造(3141)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制造(3145)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314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3148)卫生陶瓷制品制造(3151)特种陶瓷制品制造(3152)日用陶瓷制品制造(3153)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3159)石棉制品制造(3161)云母制品制造(3162)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3169)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3191)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3199),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2023/9/
7、25,11,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D44)部分3个小类 火力发电(4411)核力发电(4413)热力生产和供应(4430),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2023/9/25,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3个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2个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9)15个 非金属矿采选业(B10)10个 医药制造业(C27)7个 化学纤维制造业(C28)7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1个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0710)饮料制造业(C15)10个酒精制造(1510)白酒制造(1521)啤酒制造(1522)黄酒制造(1523)葡萄酒制造(1
8、533)其他酒制造(1529)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1533)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1534)固体饮料制造(1535)茶饮料及其他软饮料制造(1539),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点行业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2023/9/25,13,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C20)4个胶合板制造(2021)纤维板制造(2022)刨花板制造(2023)其他人造板、材制造(2029)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4个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4031)电子真空器件制造(4051)半导体分力器件制造(4052)集成电路制造(4053)光电
9、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4059)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4061)印制电路板制造(406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46)1个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4620),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重点行业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规模以上企业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2023/9/25,14,重点工业污染源范围,以下行业中有电镀、熔炼、喷漆工艺的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重点行业规模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
10、设施普查技术规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规模以下,有电镀、熔炼、喷漆工艺,有三类物质,无电镀、熔炼、喷漆工艺,无三类物质,重点源,一般源,2023/9/25,15,一般工业污染源范围,除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中所列重点污染源外,其他工业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均为一般污染源。,2023/9/25,16,(1)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代码、位置信息、联系方式、经济规模、登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等;(2)主要产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能源结构和消耗情况,以及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燃料含硫量、灰份等;(3)用水、排水情况,包括排水去向信息
11、;(4)各类产污设施情况,以及各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5)废水和废气的产、排污及综合利用情况;(6)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贮存及倾倒丢弃情况;(7)污染源监测结果;(8)电磁辐射设备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情况;,三、普查内容,重点污染源、一般污染源,2023/9/25,17,普查内容,重点污染源增加,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贮存及倾倒丢弃情况;伴生放射性污染源矿产/原料、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中放射性核素含量;(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情况和使用情况。,2023/9/25,18,四、普查污染物种类,废水,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或动植物油)、挥发酚、汞、镉、铅
12、、砷、总铬(或六价铬)、氰化物、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等。,确定原则: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或动植物油)为废水普查主要指标;其它指标可根据普查对象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产品的生产情况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物料存在情况进行填报(有就填,没有就不需填报)。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对氰化物情况进行调查。,2023/9/25,19,普查污染物种类,废气,废气排放量、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等。,确定原则:废气排放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普查主要指标;其它指标可根据普查对象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产品的生产情况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物料存在情况进行填报。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对氟化物情况进行调查。,2023/9/25,20,普查污染物种类,固体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放射性废物、危险废物及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伴生放射性矿产品开采量或冶炼加工量、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的产生量;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nGy/h)、总、总、总铀、钍-232、镭-226。,2023/9/25,21,工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路线,2023/9/25,22,六、普查表的分类与填报方式,工业源普查详表,工业源普查简表,重点污染源,一般污染源,2023/9/25,23,普查
14、表的填报方式,普查表填报方式,2023/9/25,24,普查相关人员、机构的职责,2023/9/25,25,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实际监测法,产排污系数法,物料衡算法,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2023/9/25,26,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监测数据包括:普查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包括: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数据(简称监督监测数据)、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数据(简称验收监测数据)、企业委托监测数据和企业自测数据。监测数据必须符合“有效性认定”要求,才能作为核算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依据!普查监测数据、监督监测数据由当地普查机构提供给普查对象。,2023/9/25,27,普
15、查监测数据有效性认定:按照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监测技术规定和“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监测有关问题的说明”的规范和要求,得到的监测数据。,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28,监督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认定:a.近3年内,由县(区)及以上环保部门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督监测得到的数据。前提是:3年内,企业生产工艺和治污设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运行状况良好。b.废水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4次以上,废气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2次以上;任意2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月,任意3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季度。c.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
16、023/9/25,29,验收监测数据:近3年内,县(区)及以上环保部门对新(改、扩)建项目、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监测得到的数据 经核查,3年内生产工艺和治污设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运行状况良好。,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0,委托监测数据:近3年内,县(区)及以上环保部门受企业委托出具的监测数据,3年内企业生产工艺和治污设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运行状况良好。废水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4次以上,废气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2次以上 且任意2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月,任意3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季度。监测项目和监测分析方法符合规范要求。企业自送样品的委托监测数据不能作为普查数据使用。,排放量的
17、核算方法,2023/9/25,31,企业自测数据:a.具有当地县(区)及以上环保部门认可的环境监测资质;b.自测数据必须通过县(区)及以上环保监测部门质量审核及认定。c.废水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4次以上,废气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2次以上;且任意2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月,任意3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季度。d.监测项目和监测分析方法符合规范要求,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2,在线监测数据:建设、安装规范,通过县(区)及以上环保部门验收 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控制,校核、校准 质量管理及数据有效性通过环保部门的检查和比对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
18、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3,监测数据采用优先顺序:普查监测 历史监测 在线监测历史监测数据采用优先顺序:监督监测 验收监测 委托监测 企业自测近3年内的监测数据:优先采用最近一年的数据,如最近一年没有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可逐年后推,最多推至第3年。,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4,排放量的核
19、算方法,产排污量的计算原则:废水污染物产排污量 有累计流量计的,可按废水流量加权平均浓度和年累计废水流量核算;没有累计流量的,按监测的瞬时排放量(均值)和年生产时间进行核算。废气污染物产排污量 按监测的瞬时排放量(均值)和年生产时间进行核算。,2023/9/25,35,1、统一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印发的产排污系数手册,不得采用其他各类产排污系数或经验系数。2、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产排污的主导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规模等,选用相对应的产排污系数,结合本企业原、辅材料消耗、生产管理水平、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确定产排污系数的具体取值,依据本企业2007年度的实际产量,核算产、排污量。3
20、、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没有涉及的行业,可根据企业生产采用的主导工艺、原辅材料,类比采用相近行业的产排污系数进行核算。,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6,采用物料衡算法时应注意: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能耗、物流及生产管理、污染控制水平进行充分了解;从物料平衡分析着手对企业的原材料、辅料、能源、水的消耗量、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使测算出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7,1、重点污染源:(1)以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为主核算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监测数据符合工业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监测数据的认定
21、”章节中规定要求的,优先采用实际监测法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没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监测数据的重点源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2)物料衡算法只在无法采用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核算时采用。,三种方法使用原则,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8,2、一般污染源:(1)主要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监测数据符合工业源与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监测数据的认定”章节中规定要求的,可采用实际监测法(2)物料衡算法只在无法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和实际监测法核算时采用。,三种方法使用原则,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39,三种方法使用原则,3.若采用实际
22、监测法、产排污系数法核算得到的污染物产、排污量有差异时:,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如果两种方法相对误差小于20,以实际监测法为准最终核定污染物产、排污量。如两种方法核算的污染物产、排污量相对误差大于20时:应核实实际监测时企业的生产工况及生产工艺,若实际监测时企业的生产工况不符合相关监测技术规定要求,则以产排污系数法核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2023/9/25,40,三种方法使用原则,若产排污系数适用不符合要求或不合理,应核准企业的生产工艺,并按照重新核定的工艺水平、规模及产品产量,用产排污系数法核准产、排污量。若监测时生产工况符合相关监测技术规定要求,同时产排污系数的应用正确,则取实际监测法和产
23、排污系数法核算结果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数据作为认定数据上报。,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41,产排污量核算注意事项1,使用几种方法核算产排污量时,如果数据间存在一定差异,按照上述原则确定选用其中测算的数据之一作为最终排污量录入上报,不得采用加权平均折算排污量。普查机构对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数据进行审核: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认定 产排污系数选择的合理性及计算的正确性,排放量的核算方法,2023/9/25,42,产排污量核算注意事项2,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由普查对象与普查机构共同确认核定的污染物产排污量。若双方有分歧,普查机构能提供符合技术规定要求的资料,普查对象不予认可时,普查机构有权最终确认
24、其污染物产、排污量上报,并作出说明。,2023/9/25,43,工业源普查详表 G1XX表工业源普查简表 G2XX表农业源普查表 N3XX表生活源普查表 S4XX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 J5XX 表,普查表的编号、格式,普查表格式:表头:第一张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的LOGO;表名;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 其 它 表:单位名称、单位代码表格:指标信息表底:指标关系、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填表日期,2023/9/25,44,普查表格的填写要求,1、普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2、
25、填写代码时,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3、普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指标的保留位数应按规定填写。4、有填报内容的表格必须有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签名,并注明填表日期,加盖单位公章。5、封页必须注明普查表填报的页数(未填的表格不计页数),必须有单位填报人、审核人、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对普查对象填报的表格内容、填报页数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名。,2023/9/25,45,工业污染源普查详表,重点污染源填报,2023/9/25,46,工业源普查详表包括六部分:,基本情况,水,气,固体废物,放射性,POPs/ODS,总体结构,2023/9/25,47,基本情况,G1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污染源 普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