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第十一章.ppt
《山大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第十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大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第十一章.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2007.12,第十一章 材料概论,主要内容: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不锈钢与耐热钢铸铁有色金属铝合金铜合金,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一、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增加淬透性淬火回火钢力学性能相似性:不同成分机器零件用钢完全淬透再回火至相同硬度时,钢的各种常规力学性能大致相同;影响强度主要因素:马氏体量除钴外,所有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向右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淬硬层加深,淬透性提高,马氏体量增加,强度提高;,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一、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提高回火抗力回火抗力:在较高回火温度下仍能保持高硬度或强度的能力回火稳定性;Si、Cr、Mo
2、、W等阻止马氏体分解,阻碍回火过程进行;合金元素必须溶入奥氏体才能起作用;二次硬化:高速钢等高温回火,回火硬度高于淬火硬度的现象:合金碳化物的弥散析出;二次淬火: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下降,转变成马氏体。,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一、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获得碳钢不具备的特殊性能获得单相组织(F、A)或双相组织(F+A)耐腐蚀、耐热、低温性能好等;,合金元素对回火硬度的影响,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二、Me对钢平衡组织的影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形成非金属夹杂:MnS,Cr2O3等;溶入固溶体:Ni、Si、Co等只溶于 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VC、TiC、NbC、WC等;合金碳化
3、物:(FeMn)3C、(FeCr)3C;其他:AlN,金属间化合物等;自由存在: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基体中,如银Ag、铅Pb。,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二、Me对钢平衡组织的影响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扩大相区的元素:C、N、Ni、Mn,提高A4点,降低A3及A1温度,相稳定存在区域扩大奥氏体形成(稳定)元素;缩小相区的元素:Cr、V、Mo、Ti、Si等,A4下降,A3及A1上升,缩小相区铁素体形成元素;所有合金元素使E点和S点左移。,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三、Me对钢不平衡组织的影响除Co外所有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均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非或弱碳化物形成元素使C曲线整体
4、右移不改变曲线形状;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使C曲线分成两部分珠光体转变曲线和贝氏体转变曲线:Cr等强烈阻碍贝氏体转变,对珠光体转变影响不大;Mo(W)等则有效推迟珠光体转变而对贝氏体转变影响较小。,11.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钢的分类,低合金高强度钢,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刃具钢模具钢,不锈钢耐热钢,钢的分类,按金相组织分,钢的分类,按冶炼方法分,冶炼设备,脱氧程度,钢的分类,按冶金质量分(S、P含量),钢的分类,按成分分,11.2低合金高强度钢,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构件用钢,低碳、低合金,高强度,保持塑性、韧性。一、低合金高强
5、度钢的性能要求高屈服强度减轻自重,降低成本;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塑脆转变温度低;好的工艺性能(冷加工成形能力和可焊性)和耐蚀性,普通低碳钢:s240MPaHSLA钢:s350500MPa,320mm厚的钢板:521%,ak纵向80Jcm-2,ak横向60Jcm-2,Tk-40,11.2低合金高强度钢,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成分与组织成分低碳:wc0.2%碳含量增加,b提高,s影响不大,脆断倾向大大增加,工艺性能变差。主加合金元素:Mn强化效果有显著的固溶强化作用;细化铁素体晶粒;增加珠光体数量.,Mn:扩大相区的元素,明显降低Ar3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降低.,Mn含量不能超过1.5%出现贝氏
6、体;加入V、Nb、N等形成碳化物或氮化物沉淀强化;加入稀土元素改善夹杂物形态;加入少量P、Cu增加耐大气腐蚀性。,11.2低合金高强度钢,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成分与组织组织s500MPa,低碳贝氏体、铁素体+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三、控制轧制微合金化钢成分:低碳+少量Nb、Ti、V;控制轧制:首先在高温奥氏体快速再结晶区粗轧几道;降温一定时间;降温至奥氏体不能再结晶和两相区时,终轧,继续变形;停轧后转变成晶粒极为细小的铁素体。,初轧温度高,碳化物等溶入奥氏体,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不长大;,随温度降低,碳、氮化物析出,阻碍晶粒长大;,因Nb、Ti、V作用,奥氏体不能再结晶的温度增高.,已再结
7、晶的晶粒变扁平,界面面积增加,内部缺陷增多,产生变形带,铁素体转变形核位置增加.,11.2低合金高强度钢,四、双相钢双相钢:小岛状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分布在细小等轴铁素体基体上马氏体-铁素体或贝氏体-铁素体双相钢。成分:低碳,wMn1.5%,wSi0.5%,wV0.05%;组织形成:钢板轧制后在(+)两相区连续退火,形成富碳和富合金的奥氏体小岛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冷却后小岛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性能:s=370MPa,b=665MPa,伸长率22%,冷变形加工性能好;变形后低温回火去应力,屈服强度有较大提高。,11.3合金结构钢,一、超高强度钢保证不断裂的条件下强度尽可能高:s1400MPa成分:
8、中碳合金钢 40CrNiMo热处理:淬火加低温回火冶炼、成分、热处理、加工等应严格控制多用于航空航天部门,11.3合金结构钢,二、具有综合力学性能的结构钢调质钢要求钢的强度和塑性韧性有最佳配合。成分:中碳,适量合金元素(保证淬透性即可);热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调质,得回火索氏体;应用:各种轴类,连杆等,11.3合金结构钢,三、具有高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的结构钢弹簧钢吸收冲击能量,减轻振动和冲击作用。储存能量,驱动零件完成预定工作。受力:周期交变应力。失效形式:疲劳断裂及过量塑性变形。性能要求:1.高的s、P、-1以及s/b;2.一定的塑性和韧性;,11.3合金结构钢,化学成分碳碳素弹簧钢 0.6
9、0.9%C 接近共析成分P提高;合金弹簧钢 0.5-0.7%C 合金元素使共析点左移。合金元素主加元素:Mn、Si;辅加元素:Cr、Mo、V、B、W等;热处理:淬火加中温回火,可附加喷丸处理,11.3合金结构钢,四、具有高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的钢轴承钢受力:周期接触应力(高压负荷)、冲击、磨损;失效:疲劳剥落、磨损、断裂、锈蚀等;,性能要求:1)高抗压强度、高-1(接触应力达4000-5000 MPa);2)高弹性极限不产生塑性变形;3)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4)尺寸稳定性好;5)淬透性好,磨削性能好。,11.3合金结构钢,化学成分1.高碳 0.95-1.15%C保证淬硬性,提高硬度和耐磨
10、性。高P、高耐磨性要求C高,而-1不允许C太高。2.合金元素主要Me:Cr、Mn、Si。热处理:球化退火:获均匀分布粒状P,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淬火加低温回火。,11.3合金结构钢,五、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心部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结构钢渗碳钢受力情况:齿根部交变弯曲应力;啮合齿面接触疲劳和磨损;齿牙较大冲击(突然接合或刹车时)。失效形式:齿面磨损和剥落,齿牙断裂。性能要求:高的弯曲疲劳强度、高的接触疲劳强度、高的耐磨性,心部较高强韧性。,11.3合金结构钢,化学成分 低碳:wc0.10%-0.25%心部碳含量合金元素:Cr、Ni、Mn、Mo、W等.热处理正火+渗碳+渗后淬火+低温回火最终
11、组织表层:M回细粒状K少量A 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接触疲劳强度;心部:低碳M(淬透)或低碳MF(未淬透),高强韧性表面有残余压应力提高弯曲疲劳强度。,11.4合金工具钢,一、工具钢的分类、成分与组织工具钢分类,工具,11.4合金工具钢,工具钢分类冷作工模具钢热作工模具钢高速钢耐冲击工模具钢塑料模具钢,a,b,c的性能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红硬性,足够的塑性和韧性。成分特点:碳含量较高;大量碳化物形成元素。正常组织:极细隐晶马氏体加弥散分布在基体上细小碳化物颗粒少量残余奥氏体。,11.4合金工具钢,二、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T7T13,wc:0.7%-1.3%;T7、T8 aK
12、较高,耐磨性低,用于制做受冲击的凿子、木工工具等。T10、T12 aK低,耐磨性高,用来作锯条(T10)、车刀、锉刀(T12)及冷冲模等。优点:易锻造,易加工,价格便宜;缺点:淬透性低,水淬开裂倾向大;组织稳定性低,无红硬性(受热200硬度下降);耐磨性不够。,11.4合金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加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Cr、Mn、Si、W、Mo、V)构成,碳含量:0.75-1.5%范围,合金元素总量5%;应用:板牙、丝锥、搓丝板等精度和耐磨性要求高的薄刃工具。热处理预先热处理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11.4合金工具钢,三、高速工具钢化学成分:高碳高合金,碳含量:0.7-1.
13、15%;主要合金元素:W、Mo、Cr、V、Co等利用二次硬化;分类:钨系,T1:W18Cr4V,18-4-1;钼系,M2:W6Mo5Cr4V2,6-5-4-2 性能特点:高淬透性、高红硬性、高强度、适宜的塑性和韧性。用途:各种加工工具。,11.4合金工具钢,热处理热加工:目的是破碎、细化粗大共 晶碳化物,提高aK值。退火:降低硬度,获得碳化物均匀 分布的粒状组织,为淬火做 组织准备。最终热处理:淬火加三次高温回火。硬度和红硬性要求为主,韧性要求不高时,取较高淬火温度,1280;形状复杂、厚薄不均,易变形开裂时,取较低淬火温度,1220。回火工艺:550560/1-1.5h 三次。一次:M淬火M
14、回,15%AM1,约10%A保留;二次:MM回,5-6%AM2;三次回火后可使A降低到1-2%水平。,11.4合金工具钢,四、高碳铬钢高碳高铬钢 Cr12MoV成分特点:高碳(1.45-2.3%)、高铬(11-13%);性能:淬透性高,高强度、高硬 度、高耐磨性,足够的韧 性,淬火变形微小;热处理:锻造、球化退火;淬火回火:一次硬化:淬火+低温回火,二次硬化:淬火+高温回火。,11.4合金工具钢,高碳中铬钢 Cr5Mo成分特点:C、Cr含量低于高碳高铬钢,wc约1%,wCr约5%;性能:淬透性高,高强度、高硬 度、韧性极好;五、热变形模具钢锤锻模 5CrNiMo摩擦,交变热应力,冲击,工作温度
15、300-400,截面大;成分特点:C 0.5-0.6%Ni、Cr、Mo、Mn;性能:高淬透性、良好综合力学 性能,较高热强性。,11.4合金工具钢,热挤压模 3Cr2W8V特点:工作面温升高(铝合金550,黑色金属可达900以上),受力复杂,急冷急热热应力。性能要求:更高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更好的热疲劳、热磨损抗力及好的韧性。成分特点:0.3-0.4%C 7.5-9.0%W 2.2-2.7%Cr 0.2-0.5%V优点:热稳定性高,耐磨性高。,11.5不锈钢与耐热钢,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电化学腐蚀:由于不同金属或金属的不同相间电极电位不同而在电解质作用下产生的腐蚀。,铁的电位低为阳极
16、,铜的电位高为阴极,两者由导线相连且同处于H2SO4电解质中:阳极(铁板):FeFe 2+2e 不断失电子被腐蚀 阴极(铜板):2H+2eH2 析出氢气,同一金属置于电解质溶液中时亦可因不同相间存在不同电极电位而形成原电池。,11.5不锈钢与耐热钢,形成原电池条件:1)存在电极电位差;2)有联接;3)处于同一电解质溶液中。腐蚀电池分类宏观腐蚀电池:不同金属直接接触组成;微观腐蚀电池:同一金属表面的不均匀性引起。减少电化学腐蚀的方法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铁的电极电位;减少第二相,形成单项固溶体。,11.5不锈钢与耐热钢,碳C耐蚀性能为主时尽量少加;耐蚀性与力学性能并重时,可适当提高wc
17、 0.1%0.2%,最高0.4%;加C可得M型或F+M型不锈钢。,Cr对Fe-Cr合金电极电位的影响,二、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与腐蚀抗力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铬Cr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Cr2O3;提高铁的电极电位,n/8规律;形成单相铁素体,不锈钢中最低铬含量wCr13%;镍Ni形成单相奥氏体;多与Cr共用,Cr可减少形成单相奥氏体时Ni的用量;,11.5不锈钢与耐热钢,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大气、水蒸气、水、弱腐蚀介质、汽油及食品中所有不锈钢耐蚀;在氧化性介质(硝酸)中不锈钢表面易于形成氧化膜,可在短时间内钝化不锈钢Cr含量需高于17%;稀硫酸等含氧量低,不易产生完整钝化膜,一般铬或铬镍不锈钢不耐蚀,可加
18、入钼、铜等。强有机酸中含氧量亦低,铬锰不锈钢耐蚀性好于铬镍不锈钢,加入适量钼、铜效果更好。含Cl-介质中易发生点蚀,含钼不锈钢耐点蚀性较好。,11.5不锈钢与耐热钢,三、不锈钢的脆性相析出FeCr金属间化合物,硬而脆,550-800长时间停留析出,常存在于晶界并伴有体积效应,造成脆性可在850以上长时间保温消除;475脆wCr15%,在400-520间保温或缓冷造成室温脆性。原因:此温度范围Cr原子易有序化,形成富Cr的相并与母相共格,畸变应增加,冲击韧性下降可快冷消除;,11.5不锈钢与耐热钢,晶间腐蚀脆性危险性极大原因:在敏化温度(450-800)加热或时效过程中沿界析出Cr23C6,造成
19、晶界附近贫铬,当铬含量低于13%时失去钝化效果。防止措施:1.固溶处理成分均匀;2.C减少Cr23C6的析出;3.定碳及稳定化处理加入铌、钛形成稳定碳化物NbC、TiC,减少Cr23C6的形成。4.改变Cr23C6析出数量及分布调整成分使组织中存在少量铁素体,Cr23C6优先在/界面析出,减少其晶界析出数量,降低晶间腐蚀。,11.5不锈钢与耐热钢,四、不锈钢的种类铁素体型不锈钢低碳:0.1%C,极限含量0.15%C;C是A形成元素,且与Cr形成Cr23C6,降低耐蚀性。高铬:13-30%,提高耐蚀性,保证形成F组织。组织:F+Cr23C6,不发生相变,保持单一铁素体组织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强化。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 考研 第十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