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ppt
《第二章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人失误定义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按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人作为系统元素也有个可靠性的问题。当人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实行规定的功能时,则称发生了人失误。,2.1人失误概述,2.人失误的性质 约翰逊(W.G.Johnson)认为:(1)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可以测定失误率。(2)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防止人失误较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3)某一级别人员的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人员的职责方面的缺陷。(4)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决安
2、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5)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失误发生。,3.人失误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其主要区别如下:(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失误不一定直接导致事故。(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般是生产操作者;人失误的主体可以是不在工作岗位的人员、如设计者、制造者、维修者、管理者等。(3)防止不安全行为采用3E原则中的教育和强制比较有效;防止人失误采用3E原则中的工程技术和教育比较有效。(4)人的不安全行为本身往往是错误的(有意识的);人失误时行为本身往住不错(无意识的),而是进行过程中偏离了预定的目标。
3、实际中,某些不安全行为也是人失误的特例。,4.人失误的分类,驾驶操作的人员行为模型与人误分析驾驶过程体现为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过程,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系统中,必须对所采集的大量道路、环境及车辆等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及时有效应对措施,其操控行为可用驾驶员认知响应模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驾驶员的认知响应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即对输入信号的探查和对刺激物的识别;认知判断,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决策;响应,即实施相应的响应行为(Response)。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导致人误发生,并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4、,图1驾驶员认知响应模式,2.2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1人的行为原理 人的原理:包括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文化原理及社会学原理等。早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即,S(刺激)R(反应)模式。但是,S R模式不能很好地说明个体的心理状态及其所处的外界条件。因为,对于相同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问的反应。,2.莱文行为原理模型,即,人的行为B(Behavior)是变量“人”P(People)和“环境”E(Environment)的函数。,根据上述模型,鹤田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式中:A代表事故,则事故的发生是出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
5、结果。,人的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内因。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处理。人对外界刺激的处理称做信息处理。个人经验、技能、素质、性格等长时期内形成的特性,以及人的疲劳、兴奋等状态,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外因。包括生产作业条件,作业性质、机械、设备特性,以及人际关系。,3.信息处理过程模型,1960年,韦尔福德(A.T.Welford)根据人的认识、行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的信息处理过程:输入 处理 输出 输入是人经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的过程;处理是大脑把输入的刺激或信息进行选择、比较、判断和记忆,作出决策;输出是通过运动器官和发言器官把决策付诸实现的过程。,3.1 桥
6、本模型,从生理、心理机制的角度描述了信息处理这一心理学过程。,3.2 人的计算机模型,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描述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是有生命的系统。诺尔曼(Norman)认为,生命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有关的行为,可以适时地开始或结束有关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时,尚需考虑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1)生物节律。当疲劳出现时,植物神经催促大脑休息。(2)本能与感情。当人得到快感时大脑活动兴奋;当遇到不快时大脑活动受抑制;在恐惧、愤怒、焦虑等场合大脑可能出现空白。,33 黑田模型 黑田把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7、概括为:知觉、选择、比较、判断、记忆、决策和操作七个环节,此外个人态度制约选择、判断和决策环节,最终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程。,4.选择、记忆和决策,41 选择 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以约每秒 比特的速度向大脑中枢神经传递。另一方面,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大仅为每秒10 比特左右。在大脑中枢处理之前要对感官接受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通过注意来选择输入信息。莫瑞(Moray)认为,注意包括6种功能:(1)选择性。(2)集中性。跟踪某种特定的对象而排除无关的信息;(3)搜寻。从一些信息中搜寻出一部分信息;(4)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5)定势。接受特定的刺激并
8、作出反应;(6)警觉。对当前没被选择的强大的刺激或信息仍保持警觉。,选择性最重要:人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情。把注意与有限的短期记忆能力、决策能力结合起来,通过选择舍弃一部分信息,有利于有效地处理重要的信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在于使操作者掌握,操作过程中在什么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警告是一种唤起人员注意的技术措施。,4.2 记忆,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留和恢复的过程,它包括记(识记、保持)和忆(再认或回忆)。记忆包括: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短期记忆是信息进人长期记忆前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有再认和回忆
9、两种形式。再认是一种主动的、有组织的信息处理量程。回忆是对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处理和重组,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心理过程。,4.3 决策,决策 判断只有当依据的信息充分、正确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安全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尽可能多的、正确的信息。影响决策的因素:充足的信息 充裕的决策时间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个人态度、个人决策能力及执行决策的能力 机械设备、用具及工作环境,2.3 信息处理过程与人失误,人的行为失误其实质是人的信息处理的失误,即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威格里沃思(Wiggle worth)把人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回答一个外界刺激”。一、人失误发生机理的模型 1)莎莉模型 莎
10、莉(Surry)以萨切曼(Suchman)的事故发生的流行病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她把伤亡事故发展过程划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造成伤害)两个阶段。,(1)危险的警告。现场是否有危险的警告(信息、刺激)(2)知觉警告。人员是否知觉(3)认识警告。是否理解警告的含义,认识到危险(4)认识回避。是否认识到需要采取措施回避危险。(5)决心回避。是否决心采取措施回避危险(6)回避能力。能否成功地采取措施回避危险。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失误都使情况恶化,造成危险出现或危险释放。,2)金矿山人失误模型,劳伦斯(Lawrence)在威格里沃思和莎莉等人的人失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金
11、矿山中以人失误为主的事故原因模型。对初期警告人员的失误有:接受警告失误 识别警告失误 对警告反应失误 二次警告:行为人在接受了初期警告、识别了警告并正确地估计了危险性之后,除了自己采取恰当的行为避免事故外,还应该向其他人员发出的警告,叫做二次警告。,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失误倾向,(1)简单化。(2)依赖性。(3)选择性。注意力过分地集中(4)经验与熟练。应急情况下,下意识的直接行动(5)简单推断。当眼前的事物与记忆中的过去的经验相符合时,就认为事物将按经验那样发展下去,对其余的可能性不加考虑而排斥。(6)粗枝大叶、走马观花。随着对输人信息的扫描范围和速度的增加,忽略细节,舍弃定量而收集一些定
12、性的信息。这些倾向的不利方面是造成人失误的原因。,2.4 心理紧张与人失误,一、影响人员心理紧张的情境因素:(1)任务要求,如持续注意的要求,信息处理的要求,操作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等。(2)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气味等物理的环境条件。(3)企业组织状况,如组织的类型,组织的风气,人际关系等。(4)企业组织外因素,如社会的要求,文化水准,经济形势等。,工作任务是引起生产操作过程中人员心理紧张的主要紧张源。可以从4个方面考察:(1)困难程度。(2)作业的不明确性。当工作任务要求不明确或能否完成任务不确定时,人员会产生心理紧张。(3)工作负荷。(4)危险性。,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心理紧张
13、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由该图可以看出,存在着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心理紧张度划分为4个等级:(1)极低紧张度。从事简单的工作,信息处理能力低、失误较多。(2)最优紧张度。从事较复杂的工作,信息处理能力最高、失误最少。(3)稍高紧张度。一旦失误可能出现危险的工作中,心理紧张度稍高,信息处理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失误。(4)极高紧张度。当人员面临极端的不安,会导致大脑意识水平的恐慌状态,不能正常地进行信息处理、很容易发生失误。,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消除各种增加心理紧张的因素,以及经常进行教育、训练,是使职工保持最忧心理紧张度的重要途径。二、紧急情况下人的行为特征(1)注意力集中于异常事物一点而忽略其他;(2
14、)产生错觉或幻觉,如颜色、形状、运动速度或状态;(3)收集信息的精度降低;(4)由于过分紧张而被动地旁观,不能主动地收集信息;,(5)分不清轻重缓急、缺乏对信息的选择能力;(6)一时想不起已记住的事情;(7)只能根据当前的一点信息作一些简单的决策,很难做出全面的判断;(8)不能进行定量地判断而只能定性地思考;(9)对做出的判断正确与否不加验证;(10)考虑一些与现实无关的问题;(11)下意识地按习惯或经验行动;(12)思考问题简单,对形势做悲观的估汁;(13)大脑空白,不能进行信息处理。,三、紧急情况下人的动作特征:动作不灵活,不协调。动作生硬、用力过猛。极度的恐惧使人全身瘫痪,不能行动,甚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失误 不安全 行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