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型审题(一课时).ppt
《词语型审题(一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型审题(一课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词语型话题写作,名词、动词、形容词,作文审题训练之一,学习目标,1、掌握词语型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步骤2、训练词语型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各类词性话题作文的特点,名词 限制作文内容,在“是什么”“为什么”上做文章“路”“窗”动词性话题是提供行为和心理状态,在“过程”上做文章,可着重写怎么样”。“超越”形容词性话题是提供事物的特点,既有包容性,又有限制性:人,事,物;情,理,法;正,对,反,等等,均可巧意为文。“忙”“杂”,词语话题作文审题方法,审读词语含义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 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注意事项,1.明确内涵。独字话题的内涵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字面的意义,又大都有比喻、象征的意义
2、。常见的“窗”“桥”“路”“锁”“镜”“药”“雾”等,等都是如此。“杂”既可以指具体事物的杂乱无章,也可以指情感的复杂多变,也可以指形势或矛盾的纷纭繁杂,内涵也是丰富的。明确了话题的内涵,才能写出既切合题意,又有新意的文章。,2.定向选点。确定写作的角度,从广阔的写作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写作点。定向选点力求准确、新颖。所谓准确,就是一定在话题范围之内,有一定现实意义,自己熟悉并且能够把握住。所谓新颖就是角度新,见解新,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3.主题(观点)鲜明。独字话题并不直接表示观点,属于范围型话题,但作文必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集中。可展开联想,将独字话题扩展成短语或句子,这有利于
3、打开思路,有助于确立鲜明的主题。,审题要点,方法介绍:1化大为小2添枝加叶3化虚为实,1、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习惯的内涵是指:习惯的外延是指: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然后做到化大为小以“新”为话题:新”可以是新面貌、新风尚、新潮流、新文化、新思想、新问题等等,这样文章的切口入手就小了,可写的东西也就多了,“大题”不就“小做”1说新文化吧。“快餐文化”与“经典文化”、肥皂剧与“百
4、家讲坛”、流行音乐与民歌金曲、网络语言与母语纯洁度这样一想,“小”多了吧?还会觉得没啥可写吗?2说新思想吧。“新*门”说世态人心、“新消费”说创业谋生、“新网恋”说当下爱情观、“新高考”诟病教育体制这样化大为小,还不能行文了吗?,2、给话题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作文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向往:有人向往财富,有人向往自由,有人向往权力,有人向往和平;自然界中,草木向往春天,鱼儿向往江海向往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你向往什么?你对向往有怎样的认识或感悟,请以“向往”为写作范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向往”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的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词语 审题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