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安全主任.ppt
《安全管理安全主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安全主任.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二六年,绪 论,一、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1、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责任。3、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科学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绪 论,二、基本概念1、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身伤亡。,绪 论,2、安全:就是预知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且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绪论,3、安全原理:主要是阐明伤亡事
2、故是怎样发生的,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理论体系。4、安全管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到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绪论,5、安全管理分类:安全管理就其实施的主体和涉及的范围的不同,可以从宏观与微观、广义与狭义进行分类。(1)宏观的安全管理:泛指国家以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组织等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2)微观的安全管理:指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的安全管理活动。(3)广义的安全管理: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
3、安全与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4)狭义的安全管理:指在生产过程或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防止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以及财产损失的管理活动。,绪论,三、安全主任的管理责任:P21、依据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协助企业领导,督促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编制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开展安全评价,策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行,主持本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主持协调编制企业各生产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绪论,3、熟悉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现状。4、企业发生伤亡事故,须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并根据国家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统计和报告,同时按
4、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好工作。5、如实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汇报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主动协助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实施对本企业的安全监察活动。,第一章 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一、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特点:P6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重视安全卫生教育。3、重视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工作。,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二、日本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特点:P71、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体制。2、加强立法,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体系。3、制定劳动灾害防止计划。4、加强对企业的安全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5、推进安全卫生教育。6、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积极发展
5、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科学研究。7、重视发挥工伤事故防止团体的作用。8、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卫生运动。,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三、我国建国以来安全管理的发展演变情况:P111、建立和发展阶段(19491957年)重点事件:(1)全国第一次劳动保护工作会议召开(1950年);(2)国务院颁布“三大规程”(1956年)2、停顿和倒退阶段(19581978年),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3、恢复和提高阶段(1978年现在)重要事件有:(1)中央发布了7867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2)国务院发布了79100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3)全国第
6、一次“安全月”活动(1980年);(4)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方针(1980年);(5)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2002年);(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四、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一)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717938起,死亡127089人,与2004年相比减少85635起、9666人,分别下降10.7和7.1%。(二)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势:2005年,我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172起、死亡1907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2.1%,但与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相比,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7、,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五、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1、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3、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4、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工业安全理论事故因果论能量转移理论系统安全理论轨迹交叉论。,事故致因理论,一、工业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P181、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的事故的结果,而
8、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主要原因。3、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的危险。4、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事故致因理论,5、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1)不正确的态度;(2)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3)身体状况欠佳;(4)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环境不良。6、防止工业事故的四种有效方法。(1)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2)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3)人员调整;(4)惩戒。,事故致因理论,7、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8、企业领导者有进行安全工作的能力,并且能把握进行安
9、全工作的时机,因而应该承担预防事故工作的责任。9、专业安全人员及车间管理者、班组长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他们工作的好坏对能否做好预防事故工作有重要影响。10、除了人道注意动机之外,下面两种强有力的经济因素也是促进企业安全工作的动力:(1)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也高,不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也低;(2)事故后用于赔偿及医疗费用的直接经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五分之一。,事故致因理论,二、事故因果论:P21(一)主要思想:根据事故的因果、逻辑关系来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二)事故因果类型:连锁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三)事故因果论的典型:多米诺骨牌理论1、主要观点: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
10、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事故致因理论,2、主要事件:(1)M人体本身(受社会环境和管理因素影响);(2)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为过失;(3)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4)D发生事故;(5)A受到伤害。,事故致因理论,三、能量转移理论:P24(一)主要思想: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二)几个重要概念:1、能量是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根源。2、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1)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2)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3)力的集中程度。,事故致因理论,(三)能量转移理论分析
11、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不正常或不期望转移的方法。(四)应用能量转移理论预防伤亡事故的措施:P25(12种措施)1、限制能量。,事故致因理论,2、用较安全的能量代替危险大的能量。3、防止能量积聚。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能量释放。6、开辟能量释放渠道。7、在能源上设置屏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蔽。9、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蔽。10、提高防护标准。11、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防止损失扩大。12、修复和恢复。,事故致因理论,四、系统安全理论:P28(一)主要思想: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
12、间的失配或不协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系统安全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1、瑟利模型:事故发生的过程分为是否产生迫近的危险(形成潜在危险)和是否造成伤害或损坏(危险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两个阶段;P29,事故致因理论,2、瑟利模型的扩展:是对瑟利模型的补充和完善,它对瑟利模型没有涉及的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危险线索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P31(三)应用系统安全理论预防事故:P331、对于机械,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性能的不稳定性。2、对于操作者,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识别、反应能力。,事故致因理论,五、轨迹交叉论:(一)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13、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二)轨迹交叉论的事故模型:图215(P34),事故致因理论,(三)运用轨迹交叉论得到的结论:P341、在人和物的两大系列的运动中,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进行的。2、在人和物的两大系列中,人的失误是占绝对地位的。3、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表明的直接的原因。4、管理缺陷(管理不科学)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事故致因理论,六、应用事故致因理论得
14、到的结论:P341、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随机的现象。2、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的组合,可以归结为人和物两大系列的运动。在人与物的两大系列中,人的失误是占绝对地位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管理不科学和领导失误)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也是本质的原因。3、由于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所以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事故致因理论,七、应用事故致因理论预防事故:(P38)1、针对人的因素的事故预防对策:(13种)2、针对物、环境,以及人、物、环境合理匹配方面的事故预防对策:(13种)3、针对管理因素的事故预防对策:(12种),第三章 安全系统工程,一、基
15、本概念:(一)系统:由若干个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二)系统的特点:P401、目的性;2、整体性;3、分解性;4、相关性;5、系统的功能结构。,安全系统工程,(三)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四)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运行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安全工程原理,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性并排除危险,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使用期限和投资费用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佳安全状态。(五)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识别、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安全 主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