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22要素评估(SME)要素.ppt
《安全管理22要素评估(SME)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22要素评估(SME)要素.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安全管理22要素评估(SME)(1-12)要素,2,安全经验分享,3,课程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学员了解:安全管理评估的流程及评估技巧系统性地理解各管理要素探讨安全管理评估过程的注意事项协助学员做必要准备,以便开展安全管理评估,4,基本问题交流,什么是安全管理评估?为什么要开展管理评估?评估输出是什么?管理评估与安全检查(审核)的区别和联系?范围性质依据,5,课程主要内容,各要素的管理要求及评估重点要素的评估方式及问题方向评估基准情境演练,6,杜邦安全管理要素,7,“1分-基础”:企业已制订和实施了非系统的安全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章制度,但一般都不是自觉执行。“2分-知晓”: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体
2、系,各级领导和大部分员工都理解他们在安全管理中的角色,但可能不是非常熟悉和缺少一致的以身作则的自觉行为。“3分-熟练”: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在运营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实施,但安全业绩的某些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部分安全管理要素是依赖纪律约束来实现。“4分-优秀”: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其它企业所效仿,而且被第三方审核认定为是安全管理最佳实践的典范之一;“5分-世界级”: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领导的自觉行为和一线员工的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来实现。,杜邦基准评估等级的定义:,8,安全管理评估示例,22项要素的平均分,9,杜邦安全文化模型,01分,13分,34分,45分,10,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
3、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各要素的管理基础文件及及记录占20%人员访谈:(找对的人问对的问题)员工及管理人员的观念、知识、技术的理解占30%现场观察:(执行及落实情形)各要素在工作场所的执行占50%,11,课程时间安排:,强有力的、可见的领导层承诺 约50mins 安全原则与政策方针 约45mins综合性的安全管理组织 约45mins直线组织的安全职责 约40mins挑战性的安全目标和指标 约40mins安全专业人员的支持 约40mins严要求的安全标准 约35mins持续的安全培训及发展 约35mins有效的双向沟通 约30mins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约20mins安全观察和审核 约20
4、mins全面的事件调查 约20mins,12,1:强有力的、可见的领导层承诺,管理要求承诺必须从最高管理层开始,一直延伸至基层,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上行下效。最高管理层的承诺确立了安全的重要性,并确保各个安全管理要素的实施。最高管理层必须坚信安全是和其它经营指标,如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控制同等重要的。管理层承诺的首要方面是亲自参与安全活动,而这种参与应为广大员工所能亲眼目睹的。,13,评估重点,可见的领导及参与主持安全会议 参与安全观察与沟通安全事故调查 安全标准和程序的批准 政策和原则的发布,目标的制定与发布安全是岗位职责的一部份定期的安全业绩考核安全沟通和激励流程培训和个人发展计划安全绩效的激
5、励资源配备的支持,14,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安全责任状、安全承诺书、个人行动计划 领导者主导的计划、安排、决策(断)、深入研究现场察看 领导亲自参与安全政策和原则的建立、更新,并坚持不懈地与部属沟通。领导根据目标和指标决定行动计划,提供资源支持安全项目领导们的职责包含安全业绩,随时跟踪企业的安全表现领导们的安全业绩受考核,也考核下属的安全业绩 领导的日常决策遵循已制定的政策和原则,也要求下属遵循。,15,访谈人员及问题方向,访谈对象:公司高层领导、各级员工访谈问题:组织里是否理解“直线责任”及“属地管理”的概念?是否有正式的安全政策及原则的书面定义?并在组织内充分沟通?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的期望
6、,具体有哪些重要的安全活动?组织内是否提供足够的资源,以保障安全管理政策的执行?组织内是否明确了责任归属以保障安全政策及原则的落实?是否确立了具体的安全绩效指标?管理层是否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以身作则展现有感领导?,16,17,情境演练(请定出您的评估得分),评估发现各单位领导都已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及个人行动计划,安全责任书及个人行动计划,都保存在HSE或推进小组的办公室里直线领导并没有定期与下属审阅个人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访谈时发现所属员工并不清楚领导的安全承诺的内容,18,19,2:安全原则与政策方针,管理要求:领导层必须确立明确的安全政策方针与原则政策方针必须是书面(正式)的,简单明确,浅显易懂
7、每一个员工,都应充分理解安全政策和原则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应推动并遵循这一安全政策方针方针必须详细阐述安全决策的原则。没有这样的工作原则,一旦其它业务指标紧迫时,安全就可能会被搁置一边。,20,评估重点,确立组织的安全使命和愿景安全的政策原则作为使命和愿景的支撑部分安全政策和原则的形成及更新安全政策和原则的沟通和关注衡量机制,对此要素的执行进行检测。,21,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书面的安全政策原则或方针、政策方针的沟通宣贯记录实际管理会议(过程)中的体现和记录现场察看 是否将安全作为使命和愿景的一部分 安全政策和原则是由领导集体建立的,而且和其它信念协调一致;有周期性的回顾(和更新)。不管是员工、
8、承包商或伙伴都执行统一的、一样的安全政策和原则。二级单位或分公司的政策跟总公司的政策密切联接、不矛盾政策和原则体现在员工和承包商的日常工作中。,22,访谈人员及问题方向,访谈对象:公司高层领导、基层管理人员、承包商访谈问题:安全管理政策是否与上级公司政策及日常业务需要相吻合?(请说明)员工及承包商是否了解公司的安全政策?了解程度是否成立了相关的安全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关注安全政策的执行?管理层是否对有目的地衡量员工及承包商对安全政策的理解?安全规则及程序的制定是否以安全政策为依据?,23,24,情境演练(请定出您的评估得分),企业已建立了明确的安全原则与政策方针访谈员工时,大部分都无法清楚的
9、说明公司的安全原则与政策方针大部分的员工认为公司为了产能绩效,管理层在决策时,安全常被淡忘、或者妥协当安全与生产、成本、工期或其它工作相冲突时,大家都在等领导做最终的决策。,25,26,3:综合性的安全管理组织,管理要求:有效的管理安全的组织网络覆盖到每个单位该组织整合运用整个公司的管理资源,实施全员安全管理安全组织的职能是协调各方面组织成员参与安全管理、推动安全计划的进展、制定和完善SHE政策最高层透过安全委员会实现战略指导,设定目标和指标,衡量关注安全表现,体现处理安全问题的机制。,委员会组织是“对运营管理职能”的管理,27,评估重点,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安全分委员会的设立安全任务组织的设立(
10、特别分委员会、工作小组、安全会议、安全文化工作站、推进办。)安全管理总结讨论流程,28,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安全委员会及分委会组织章程、安全委员会及分委员的工作计划、会议记录、推进办工作计划及记录。现场察看 安全委员会由最高管理者任领导,由最高层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安全委员会的支持延伸到整个公司的分委员会组织分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各种职能、各种技能的员工参与分委员会负责制定并改进安全管理系统的各种要素和工具,并从这个角度,支持安全委员会和直线组织。通过安全组织或安全分委员会的形式,最高领导定期地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识别、衡量和评估优良的工作方法,也找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29,访谈人员及问题
11、方向,访谈对象:公司管理层、安全分委会成员或主席、安全人员访谈问题:公司目前成立了那些安全组织(委员会、临时任务小组)他们的角色职责为何?这些安全组织是否制定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及工作计划?安全分委会的成员来自于那些部门或单位?管理层是否参与?安全人员是否参与这些安全组织,他们扮演的角色(作用)是什么?,30,31,情境演练(请定出您的评估得分),公司已按规定成立了HSE委员会,但是还没有成立分委员会公司的安全委员会没有定期召开,且没有固定的议程评估时发现事件调查分委员会在负责公司的事件调查安全分委员会的成员都是由公司领导层组成,基层员工参与的不多公司的安全会议由安全人员主持召开,32,4:直线组
12、织的安全职责,管理要求:安全政策和目标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取决于直线组织是否已积极介入。安全管理是每一个直线组织的工作之一。直线管理层应协调全部安全事务、制定安全标准、建立工作规程和程序,还要实现上达最高管理层、下至所有员工的双向安全信息交流。公司的所有成员对自身的安全及其所管辖的人员的安全负责任各级领导为安全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负责,33,评估重点,各职能岗位安全工作的角色和责任界定沟通跟进个人安全工作目标和指标确立沟通行动计划的制订和跟进专业人员的资格/培训计划,34,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生产部门、机关处室HSE职责、岗位职责、工作计划、绩效衡量标准。现场察看 直线管理层承担安全管理的角色及安
13、全管理的责任,并促使其部属承担责任 直线主管是否进行审核、调查事故、主持或参加安全会议、沟通安全事务、领导本区域风险管理、评估个人和团队的工作业绩等.安全角色,职能和职责在公司内得到清晰的沟通,促使所有级别人员都能遵照执行。公司每个职能处室的安全工作目标和指标都得到明确沟通,并通过正式的绩效评估过程,进行衡量定期检查个人安全工作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35,访谈人员及问题方向,访谈对象:直线领导、属地主管、安全部门,基层员工访谈问题:公司管理层是否接受直线领导或属地管理的管理理念?请举例?部门是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多久一次?由谁主持?职能处室及直线领导,是否执行定期的安全管理专项审核及检查?事件
14、事故的调查由谁主持?直线领导是否定期参加安全管理的培训?请举例哪些课程?直线领导是否亲自主持培训?哪些课程?形式?,36,37,情境演练(请定出您的评估得分),在岗位描述中没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访谈时大都表示,安全是直线管理的责任员工开始承担属地责任,但还处在表象阶段,没有形成员工实质意义上的属地“管理者”;HSE专职人员仍被赋予较多的安全监督责任。大多数的HSE专职人员仍忙于处理日常安全监督,应急性工作及应付上级的安全检查。体系推进办在制度制定及培训中替代职能部门承担许多工作,职能部门在体系推进中扮演配合的角色。,38,5:挑战性的安全目标和指标,管理要求:管理安全,就像管理企业的其它方面一样,
15、包括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明了安全管理的总体方向,指标则指明为实现目标而必须关注的具体方面的衡量手段。通过确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鼓励组织在统一的计划下组织和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目标和指标的设置必须是合理的、可测量的、各阶层都适用的、有延续性、分层负责,“0”所有的傷害,意外都能預防,39,评估重点,组织目标和指标的建立制定完成目标的行动计划(沟通、向基层推动)建立安全业绩考核标准 结果性、过程性、先导性指标的衡量基准)持续改进流程(趋势分析、目标和指标的周期性回顾),40,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书面的安全目标及指标、整改行动计划、安全绩效衡量指标、回顾总结沟通记录。现场察看:据企业的使命和
16、愿景,领导建立了具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推进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效果)。根据安全策略,建立了促进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在整个组织上下贯彻落实、每个阶层和区域都有具体的活动和时间表去完成任务。建立可衡量安全业绩的“参数/标准”,将行动计划的焦点集中于完成目标和指标。领导们对目标和指标进行周期性的跟踪审查。,41,访谈人员及问题方向,访谈对象:直线领导、属地主管、安全部门,基层员工访谈问题:公司所制定的安全目标、指标是否与上级公司的愿景相符?公司相关单位是否统计违章、事件、事故、伤害、整改期限的相关数据?公司是否有利用一些管理的先导指标来作为安全目标、指标制定的参考或依据?安全目标指标
17、是否与员工有效沟通?直线领导及属地主管是否定期与部属审查安全指标的执行情况?,42,43,情境演练(请定出您的评估得分),企业已明确的将“三个零”作为安全目标公司的安全工作虽已被分解到每个单位或部门,但是没建立如何完成目标的改进计划及可衡量的过程指标访谈时大部分的管理层说不清楚要做什么及如何做才能达成安全目标。企业还没有建立或统计相关的安全数据(如安全工作天数、安全时数,伤害率、事故率等),44,45,6:安全专业人员的支持,管理要求:专业安全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层的幕僚直线组织的顾问现场管理者的执行教练安全活动的协调人直线组织应该承担管理安全的职责,执行实施安全规章,日常安全管理是直线组织
18、的职责,46,评估重点,清楚的介定角色与职责安全专业技能的养成参与安全管理评估的相关活动安全部门的专职业务(相关数据的统计及趋势分析、衡量机制的建立、引领相关的审核)安全管理方法及工具的汇总、交流和分享政府法规修改的跟踪及执行与主管机关的联系及提供相关正式报告,47,评估方式,文件资料查阅岗位描述、相关专业的培训记录、相关安全管理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现场察看:安全专业人员应支援安全委员会及分委员会的运作并适时给与管理者提出建议在组织中的风险分析、事故调查、安全标准程序的拟订、激励机制的建立及安全训练等扮演顾问的角色安全专业人员负责资讯的分析,并向管理者提出分析的结果及趋势,以供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判
19、断及决定 建立并定期执行具体的和系统性的相关安全审核,以便找出与直线组织间审核的差异并提供辅导安全专业人员应该关注安全管理使用的方法及工具的正确性,并负责相关资讯的更新 安全专业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及政府的安全相关法规,并向公司解释说明及督导遵守 安全专业人员负责公司对外的安全相关议题及许可证的处理及其它相关事宜,48,访谈人员及问题方向,访谈对象:安全管理部门、安全人员、直线领导访谈问题:公司安全人员有参加过那些培训,他们具备那些资质?各部门的安全人员是否了解该部门的工艺隐患及风险?目前公司安全人员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职责是什么?安全人员在安全委员会里担任的工作及角色是什么?安全人员是否定期分析公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22 要素 评估 SM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