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业指导-谈毕业生就业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就业指导-谈毕业生就业工作.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谈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沿革及管理体制;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四、关于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五、毕业生要作好就业思想准备。,一、毕业生就业制度沿革及管理体制,(一)毕业生就业制度沿革,第一阶段:统包统分阶段;第二阶段: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阶段;第三阶段:自主择业阶段。,(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19781985年:计委、人事、教育19861991年:计委、教育 19922002年:计委、人事、教育2003年至今:教育,一、毕业生就业制度沿革及管理体制,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
2、(二)温家宝总理有关批示,(一)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批示,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一)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尤其是对困难毕业生要及时提供就业援助,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去工作。,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二)温家宝总理有关批示,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
3、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
4、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
5、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
6、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二)温家宝总理有关批示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7、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三)国家和我省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可归纳为21条。,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1、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2、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3、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4、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5、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6、考录公务员和补充事业单位人员向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倾斜。7、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三
8、支一扶计划)。,(三)国家和我省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可归纳为21条。,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8、实施“大学生村干部”和“高校毕业生进社区”计划。9、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10、实施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计划。11、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12、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13、切实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14、加强对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三)国家和我省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可归纳为21条。,二、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1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6、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17、培养
9、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18、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19、禁止向高校毕业生乱收费,切实减轻高校毕业生负担。20、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21、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2003年(截止9月1日)全国.万名高校毕业生有成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004年(截止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84,高职(专科)生 61%。,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2005年(截止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
10、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实现就业人数245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413万,增幅达22%。从全国情况看初次就业率为70%,其中“211”工程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而专科院校只有59%。,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初次就业率为70.9%。,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28.9万,平均就业率达到89.76%;其中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达到16.7万,较2006年增加3.
11、3万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7.75%。,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2008年河南省共有大中专毕业生47万多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22万人,面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211万人,占到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55。截至2008年12月31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289万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995,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也高于
12、全国平均水平,。,三、关于毕业生就业全国的情况,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1万的历史新高,比2008年增加了52万。截至2009年7月1日,我国已有41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河南省有365万名高校毕业生,较上年增加4万多人。截至2009年7月1日,河南省36.5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已有26.2万人落实了就业去向,就业率达到71.8%。,年份,2008-2009年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四、关于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2006-2009年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五、毕业
13、生应当作好就业思想准备。,(一)心理素质教育(二)择业的基本技巧(三)求职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毕业生就业流程(五)依据就业情况转变就业观念,(一)心理素质教育,消除浮躁波动情绪,构建良好心境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 消除急功近利心态,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学会给自己定位学会收集和处理用人信息学会撰写求职自荐信学会应对面试其他注意事项,(二)择业的基本技巧,*如何应对用人单位的“快速签约”*有关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用劳动合同争取你的最大权利,易出的问题,对自己就业中的责任和作用认识不够清楚,没有找准自己适合的位置,没有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思想上,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态度
14、上,要积极、主动、热情,有爱心,观念上要加强服务意识,(三)求职问题及解决方法,*积极地思考并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个人奋斗与组织支持以及互助与竞争的关系,增强个人竞争力。,*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和根本。,*择业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四)毕业生就业流程,毕业生就业流程图,*转变那种凭自己的好骛择业的错误观念,正确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把就业方位定在“一线”做好到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工资不高的思想准备,不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当作择业的先决条件,要让自己适应社会,择业时切忌好高骛远,不
15、切实际。,(五)依据就业情况转变就业观念,转变一次性就业观念,树立多次选择的思想即“先就业,再择业”。转变单口就业观念,破除一招吃遍天下的观念,树立一专多能思想如果大学生一专多能,专业口径较宽,能从事的相近专业较多,就业就比较有利。转变在城市就业观念,树立在城市、农村均可发挥自已聪明才智的思想。,转变在事业单位就业观念,树立在事业、企业单位均可就业的观念。转变在国有企业就业观念,树立在各种形式企业均可就业,要积极到私有民营企业就业。选择企业时,尽可能要到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单位去,但暂时的效益差而有发展后劲,可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不要放弃。,进企业工作,尽可能盯住专业技术、管理、策划等职位,也不放
16、弃其他职位。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思想。转变毕业就要就业的观念,可选择继续学习,如上本、研、博或参军等,使自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人才。,转变“听天由命”的观念,破除等靠的依赖思想,树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的思想,面向市场找饭吃。要树立积极提高自身素的新观念。,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中国校园网 3.中国人才网 4.中国招聘网 5.中国人才资源网 6.北方人才网 7.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互动人才网 8.武汉人才网 9.中国西安人才网 10.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11.中国东莞人才网 12.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13.
17、北京人才网 14.北京科技人才网 15.建筑英才网 16.天津人才信息网 17.天津热线-人才新版 18.人才交流会信息网 19.大上海人才热线 20.东方经理人网,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21.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2.浙江人才网 23.浙江人力资源网 24.江苏人才网 25.中国苏州人才网 26.扬子人才网 27.无锡人才网 28.钱江人才热线 29.广东人才网 30.人才新干线,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31.江人才网 32.中国海峡人才 33.山东人才 34.青岛人才网 35.四川省人才市场 36.中国成都人才市场 37.重庆人才大市场 38.四川外企人才再线 39.云南高校人才网 40.中国国家人才网,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41.西安市人才网 42.宁夏毕业生就业网 43.内蒙古人才网 44.中华英才网 45.21世纪人才网 46.亚洲人才网 47.人才职业网 48.网大教育 49.搜狐招聘 50.千里马人才网,附:部分人才信息网站,51.精英-招聘 52.智联招聘 53.前程无忧 54.天天工作网,预祝同学们就业顺利!,谢 谢,再 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