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基本参量及其测量方法.ppt
《天体基本参量及其测量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体基本参量及其测量方法.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体基本参量及其测量方法,天体基本量:包括天体在空间的位置、距离、运动速度、大小、质量和光度等。一、天体位置及其测定 二、天体距离的测定 三、天体运动速度测定 四、天体质量的测定 五、天体光度测定,一、天体在空间位置及其测定,1、天球、天球坐标系2、天球坐标系及其应用3、天球参考系的实现4、天文参考系,一)、天文参考系,天文参考系:包括两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天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天球参考系:是以一组恒星在某一历元t时的天球赤道坐标系中的位置来具体实现的,即给出历元t时:北天极、天赤道、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地球参考系:是以地面一组台站的地理坐标()实现的,即给出某一历元t时地球北极、地球赤
2、道、经度起算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历元t时天球赤道坐标系图,天球参考系:1、它是以天球赤道坐标系形式给出的,所以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天球赤道坐标系。2、天球参考系应是一个实体。满足天文学观测与研究需要。它是通过一组恒星在赤道坐标系中位置即某一历元t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值实现的。,天球参考系的建立流程图,太阳和行星观测 恒星位置精确测定 相对河外星系测恒星 赤道和分点改正 原始星表(t)恒星自行系统改正 基本坐标系(T)精确测定岁差常数值 天球惯性参考系(T。),二)、天球和天球坐标系,1、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点、圈 2、天球坐标系3、天体观测位置的归算4、天体位置历表的编制,1、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点、
3、圈,天球:以任意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经的球。基本点和基本圈:天顶和真地平圈、天极和天赤道、天子午圈和四方点、天黄极、天黄道和春分点,天球图,1)、天顶和真地平圈:当地的铅垂线方向延长与天球相交,观测者头顶方向那个交点即为天顶。距天顶90的大圆称为真地平圈。,2)、天极和天赤道: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称为天轴。天轴与天球相交两点,地球北极往外延伸与天球相交那点为北天极P(另一点为南天极)。地球赤道往外延伸与天球所截的大圆为天赤道。天赤道到天极为90。,3)、天子午圈和四方点:天顶和天极所在的大圆称为天子午圈。天子午圈与真地平圈相交两点,靠近北天极的那点是北点,用N表示。和北点相对的那点为南点,用S
4、表示。,在真地平圈顺时针量,距北点和南点各90的地方对应的点分别是东点(E)和西点(W)。,4)、天黄极、黄道和春分点:地球公转轨道面往外延伸与天球所截的大圆为黄道。过天球的中心作垂直于黄道面一条直线,该直线与天球相交两点,靠近北天极那点为北黄极(靠近南天极那个交点为南黄极)。春分点则是天赤道与黄道二交点之一,春分日那一天太阳由南半天球进入北半天球经过的交点为春分点(春分点也称为升交点)。另一点则称为秋分点。5)、天球中心通常取:观测者、地心、日心。,2、天球地平坐标系(观测时使用),取:天顶为基本极、真地平为基本圈的天球坐标系称为天球地平坐标系。坐标系零经度起算点为北点N。天体的位置:用方位
5、角A和地平高度h来描述。天球地平坐标系的建立,依赖观测者所在地的铅垂线方向,不同地点的铅垂线方向不同,因此,天球地平坐标系具有地方性。,天球地平坐标系,天极P的地平高度与当地地理纬度,由图可见:Z0 Q(地理纬度)P 0 E=h(天极的地平高度)如果这两个角相等,则有天极的地平高度h 等于当地地理纬度(证明:两条边相互垂直的角相等),3、天球时角坐标系(观测时使用),取天极为基本极、天赤道为基本圈、零经度起算点为天赤道与天子午圈二交点之一,靠近南点S那个交点Q,该坐标系称为天球时角坐系。天体在时角坐标系中位置用时角t和赤伟表示。天球时角坐标系的时角t起算点依赖天子午圈,观测地的地理经度不同,天
6、子午圈也不同,时角坐标系也具有地方性。,天球时角坐标系,4、天球赤道坐标系(历表使用),取天极为基本极、天赤道为基本圈、春分点为基本点,该坐标系称为天球赤道坐标系。天体在天球赤道坐标系中位置用:赤经和赤伟来描述。天球赤道坐标系的两个量赤经和赤伟均与观测地点无关,不具地方性。,天球赤道坐标系,春分点的时角与天体的赤经、时角间关系,两个结论:一、以小时表示的春分点的时角t,在数值上等于任意天体的时角t和赤经之和。即有:春分点时角t=任意天体(赤经+时角t)进一步可以导出:二、以小时表示的春分点时角t在数值上等于当地地方恒星时S。,赤道坐标系与时角坐标系,5、天球黄道坐标系(历表使用),取黄道为基本
7、圈,黄极为基本极,春分点为基本点,该坐标系为天球黄道坐标系;天体在黄道坐标系中的位置用:黄经和黄伟来表示;天球黄道坐标系与观测地无关;,黄道坐标与赤道坐标,天体赤纬和天顶距Z与观测点纬度间的关系图,在纬度处天体的天顶距z与赤纬关系,A:天体上中天时(上中天:是指天体在天极以南过天子午圈时刻)在天顶以南上中天 Z=-在天顶以北上中天 Z=-B:天体下中天时(下中天:是指天体在天极以北过天子午圈时刻)Z=180-(+),6、天球银道坐标系(历表使用),以银极为基本点,银道为基本圈,以银心方向为经度起算点建立的天球坐标系.经度逆时针量为正,天体在银道坐标系中用银经L和银纬b表示.北银极的赤道坐标值为
8、:=12时49分,=2724(1950.0);银道与天赤道交角为6236;银心方向的赤道坐标值为:=17时42.4分,=-2855(1950.0);银道升交点的赤经为:28215;银经为:33 时00分(1950.0),7、天球坐标系间转换与应用,天球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标系因为具有地方性,在天文观测中,天文望远镜的跟踪装置一般均采用地平装置和赤道装置(时角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因为和观测地点无关,因此,它们在天文历表中使用;几种天球坐标系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转换公式详见天文学教程(2003年高教出版社);,8、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现代计算技术需要矢量计算,天体、星系的距离测定是研究观测
9、到的宇宙的大小一个关键的基本参数。天文参考系的建立需要由选定的一组恒星坐标来具体实现,因此需要对恒星观测位置进行一系列必要修正,以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需要知道天体到地心、日心的距离,三)、天体观测位置的改正方法,天体观测位置为什么要改正?即由t时天体的观测位置求定向历元T时天体的平位置方法:历元(T)平位置观测位置(t)大气折射改正周日(视差、光行差改正)周年(视差、光行差改正)章动改正(t)岁差(T-t)自行(T-t);备注:天体观测位置(t)对应地面天球坐标系;加周日视差改正后,坐标系原点移到地心;加周年视差改正后,坐标系原点移到日心(太阳系质心);,1、大气折射改正,由于地球周围大气的
10、影响,使地球上观测者看到天体的天顶距Z比没有大气时缩短了,或者说天体的地平高度增加了。公式:Z Z 为大气折射改正值 天体提前升起,推迟下降。光学、激光、雷达、射电干涉测量都要改正。,大气折射示意图,2、天体视差和视差位移,天体的周日视差改正,天体的视差现象:是由于观测者在空间位置不同引起的观测同一天体方向的变化;观测者空间位置不同是由于观测者随地球自转、公转及银河系运动;,地平视差(周日视差最大时):天体对地球赤道半径a的张角。地面观测者(地面坐标系),观测的结果经过周日视差改正后,将观测结果化到地心坐标系。周日视差:代表天体到地心的距离(以地球赤道半径为单位的地心距离),天体的周年视差改正
11、,周年视差:天体对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半长径a的张角。周年视差代表天体距太阳系质心的距离即到日心的距离。(它是以天文单位AU为单位的日心距离),周年视差示意图,观测天体的位置经过周年视差改正后,天体的地心位置转换到太阳系质心(日心)坐标系的位置。,3、天体的光行差现象,因观测者在空间具有运动速度,在光速C是有限值的情况下,造成的观测天体方向(位置)的差异,称为天体的光行差现象。观测者在空间具有的速度:随地球自转具有的周日运动速度;随地球公转具有的周年运动速度;随银河系转动具有的长期运动速度。光行差分为两大类:恒星光行差和行星光行差。,1)、恒星光行差及其改正,恒星光行差是不考虑天体本身在空间的运
12、动速度V,(即不考虑光线传播所需要时间光行时)在光速C为有限值情况下,只是由观测者在空间具有运动速度 造成的天体光行差象。恒星等一类天体可以不考虑光行时。恒星光行差又分为:恒星周日光行差(周日运动速度)、恒星周年光行差(周年运动速度)和长期光行差。,2)、行星光行差及其改正,行星光行差:光速C为有限值,观测者在空间具有一定速度,同时还要考虑光线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光行时(即要考虑天体本身的运动速度V)情况下的天体光行差现象(用于观测行星时改正)。改正量:t时天体的视位置或视方向(看到的)等于t-时天体真位置或真方向。,行星光行差示意图,4、岁差和章动,在外力(太阳、月球、行星)的作用下,地球自转轴
13、在空间绕黄极方向顺时针(从北黄极看)运动,运动速度为50.37/年,其中长周期即运动周期为25800年的平均运动称为:岁差。相对平均运动的短周期(最大周期18.6年)的摆动,称为章动。,岁差和章动:引起各地所见的星空状况发生变化,如:6000年前我国许多地区可见到南十字座,现在只在海南岛可见。引起春分点在天球上西移,速度为:50.24/年,所有天体的坐标发生变化。由于春分点运动方向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相反,这就是造成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原因。,1)、岁差和章动的描述,平天极P:只有岁差运动的天极,称为平天极。真天极P:任意时刻t天极的实际位置,称为真天极。真天极P相对平天极P的运动称为:章动。真
14、天极P相对平天极P运动的轨迹是个椭圆称为:章动椭圆。章动椭圆的中心是平天极P。,2)、岁差的分类,A、日月岁差:是由日、月引力引起的平天极运动,造成平春分点的西退,但不改变黄极在空间的方向和黄赤交角大小。日月岁差引起春分点沿着黄道西退,速度是50.24/年,由天文观测得到的。,B、行星岁差:它是由行星对地球公转轨道面摄动形成的,它使黄道面在空间发生变化,造成黄极和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变化大小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理论值)。,3)、岁差造成平春分点的运动,平春分点在日月岁差的影响下,使得春分点沿着黄道西退,速度为50.38/年(实测值)。行星岁差使得春分点沿着平赤道朝着赤经减小方向运动,其速度为
15、0.10553/年(理论值)。平春分点在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共同影响下,每年沿黄道西退约50“.3/年。,一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一回归年(一回归年=365.2422平太阳日)一恒星年:太阳连续两次过黄道上某一固定点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年(一恒星年=365.2564平太阳日)回归年和恒星年不等的现象称为岁差,公历(阳历)的历法原则,公历是以一回归为历年的基本单位。历法的原则,一年必须包含日的整数。公历一年365天,1 3 5 7 8 10 12每月31天。4 6 9 11每月为30天、2月为28天。4年设置一个润年(凡是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为润年),润年的2月为29天。为了保持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体 基本 参量 及其 测量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