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苏格拉拉底问题,一 智者运动 二苏格拉底之死 三德性即知识 四“是什么”的问题 五助产术,古典时期,所谓“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至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其次从内容上看,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表现:一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 人和社会,社会公正、国家本质、人生意义等问题。二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
2、然”意义上的phusis“本性”意义上的phusis。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从追问万物生成演化的本原 问题 万物存在根据的本质,其结果就是自然哲学发展为精神哲学,或者说,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最后从方法上看,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直陈宣称式的方法古典希腊哲学:逻辑推理以修辞学和论辩术为基本工具,在逻辑思辨中澄清概念,讨论问题,建立理论。,智者运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基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399年。享年70岁。他是雅典的公民。他青年时期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父亲是雕刻家,母亲是助产婆。,一 苏格拉底之死因,苏格拉底之死的
3、确是一出悲剧:城邦出于维护城邦利益的原因 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也是为了城邦的利益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以身殉道。这一案件的背后是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原则:一方是苏格拉底,一方是城邦民主制。一条是苏格拉底教唆年轻人反对他们的长辈,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教唆犯”,一条是苏格拉底引进新的神灵,不信城邦的守护神。,苏格拉底“之死”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苏格拉底试图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什么知识是人人都具有的?什么知识是需要教育、传授才使人可以拥有的?雅典1.jpg雅典2s苏格拉底之墓.jpg雅典3.jpg,二.德性即知识,1 神谕雅典德菲儿神庙.jpg现实的问题是,人 们不仅对于自已所从事的职业缺少真实可靠的知
4、识,而且通常都是在盲目 无知的情况下参与政治生活的,这就是雅典衰落的根本原因。,2.到底什么是知识,“认识你自己”知识的对象确定为认识自己。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雅典德菲儿神庙遗址.jpg苏格拉底为什么不去追问自然了呢?自然哲学追问自然本性的困境善智者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自己,“善”,非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也是它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具体到人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例如马的德性是奔驰能力,鸟的德性是飞翔能力。人造物也是一样,例如织布梭子无论是什么材料
5、做成的,它的德性都在于能够织布。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 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善、恶取决于知识,德性即是知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对于自己潜在的“德性”有了知识,是不是就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有德性的人?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分析“他在把德
6、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实践知识不同于理论知识。德性不只是一种道德 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行为。,三“是什么”的问题,认识德性所认识的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知识?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 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惟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苏格拉底式的知识,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惟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
7、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德 性”“什么是美”,对 话,苏格拉底声称他遇到了一位论敌需要希庇亚的帮助,希庇亚则自吹自擂说他可以应付一切论敌,于是苏格拉底便假扮论敌与 希庇亚展开了论辩:,苏格拉底: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亚: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苏格拉底:那么,正义是真实存在的?希庇亚:当然。苏格拉底: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希庇亚:那是很明显的。苏格拉底:那么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是由于美本身?希庇亚:是的,由于美本身。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什么是美?,希庇亚:什么东西是美的?苏格拉底:我想不是这个意思,他要问的是美是什么。希庇亚:
8、这两个问題有区别吗?苏格拉底:有区别。他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 美?请你想一想。希庇亚:我懂了,我来告诉他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苏格拉底你记清楚,美是一位漂亮小姐。苏格拉底:好!回答得真妙!凡是美的那些东西其正是美,是不是因为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使那些东西美 呢?我就会回答他说,一位漂亮的年轻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你以为如何?希庇亚:敢说漂亮的年轻小姐不美吗?苏格拉底:当然敢,会说你真妙,但是一匹漂亮的母马不也可以是美的吗?神不是也曾经称赞过马的美?”希庇亚:不错,神说母马很美,是有道理的。苏格拉底:那好,一架美的竖琴有没有美?希庇亚:应该承认,竖琴可以是美的。,苏
9、格拉底:一个美的陶罐呢?希庇亚:这可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在正经的谈话中说起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呢?苏格拉底:但是陶罐要是做工精细,可以是很美的呀。希庇亚:这倒也是。苏格拉底:那么你也承认一个美的陶罐也有美了?希庇亚:陶罐做工好当然也有它的美,不过这种美总不能与一匹母马,一位深亮小姐的美相提并论吧。苏格拉底: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最美的猴子和人相比还是丑,而学识渊博的人和神相比则不过是猴子。既然最美的陶罐也比小姐丑,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最美的小姐也比女神丑呢?希庇亚:的确如此。苏格拉底:但是按照你的说法,岂不是美的东西既美又丑了吗?请注意我的问題,我没有问什么东西是美 的,而是问美之为美,美本身是什么
10、。正是这个美本身加在了某个东西上,这个东西才是美的。你总不能说,这个美本身就是一位漂亮小姐、一匹母马或者陶罐吧?,希庇亚:这问题太简单了!如果问的是凡是什么东西一旦加上了它就会变得美了,这个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再丑的东西一旦镶上黄金,就显得美了。苏格拉底:那些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不是靠黄金点缀才是美的,一座雕像没有黄金镶嵌也可以是美的。希庇亚:这么说,你想知道的美,本身就是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不会显得丑,是吗?苏格拉底:这回你说对了。希庇亚:那好,我告诉你:对一切人来说,无论古今,一个凡人所能有的最高的美就是家里钱多,身体好,全希腊都尊重他,长命百岁,自己替父母举行隆重的葬礼,
11、死后又有子女替自己举行隆重的葬礼。苏格拉底:哈哈,了不起,这番话太妙了,也就是你说得出来。我问的是美本身,这个美本身,加到任何东西上 都能够使之成为美的,美本身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美的,换言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本身永远是美的。,以“美是什么”的问题为例。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请教“美”是什么的问 题,希庇阿斯认为这问题很简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然而苏格拉底反问道:漂亮的小姐固然是美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一匹漂亮的马是美的、一架漂亮的竖琴是美的、一个作为艺术品的陶罐是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一位小姐美得像一匹马一样呢?况且如果同女神比起来,漂亮的小姐肯定就算不上美了。那么美到底是什
12、么呢?,智者希庇亚对于这样的“支离破碎”、“咬文嚼字”的讨论不以为然,他还是认为美不是别的,只要能在法院、议会或者大官面前发表一番措词美妙又有说服力的议论,靠它可以赚一大笔钱,既可以自己享受,又可以周济亲友,那就是美。当然,苏格拉底也没有给出美的定义,他只是更清楚地了解到:“美是难的”6。,苏格拉底在做“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是“概念论”对话代表了什么?理性与感性,哲学思维与日常经验之间的不同。,四 助产术,知识的助产术:助产术的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
13、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反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矛盾漏洞。“归纳”引导方向。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 知识。“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苏 格拉底助产术的精髄所在,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不盛气凌人地宣旨颁诏,而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 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拉凯斯篇中对“勇敢”的讨论什么是勇敢勇敢的
14、人就是不 逃跑,坚守阵地,与敌人作战的人。这样说不会有错对另一个跑动着作战的而不是固守阵地的人,你把他 称做什么?骑兵,车战骑兵有骑兵的战法,但是重装步兵的战法是要保持队形一个例外了:在波斯人摆出的轻盾阵面前,他们不肯与之交锋,而是溜掉了。等波斯人摆下的阵势散去,他们却又像骑兵一样进 行回击,打赢了这场战役。各种士兵的勇敢,不仅是战争中的人的勇敢;还有在海上冒险的人的勇敢,处于疾病、贫穷,还有政治事务中的人的勇敢,不就是抗拒痛苦或恐惧 的人的勇敢,还有恐惧欲望和快乐的人的勇敢,既是保持阵脚,又是打 击敌人。所有这些人都是勇敢的,但有些人在抗拒快乐中表现出勇敢,有些人在忍受痛苦中表现出勇敢,有些
15、人在克制欲望中表现出勇敢,有些人在克服恐惧中表现出勇敢我在问的是一般的勇敢。勇敢普遍的性质是什么?这种普遍的性质在所有具体事例中都同样被称做勇敢。,勇敢是什么的问题。苏格拉底向拉刻斯请教“勇敢”是什么,拉刻斯也以为问题很简单,他的回答是,在作战中坚守阵地而不后退就是勇敢。苏格拉底立刻追 问道,骑兵没有阵地可守,难道他们就不勇敢了吗?实际上,苏格拉底在追问”和“勇敢”“是什么”的时候,他所追问的并不是“美”或“勇敢”的实 例,而是美之为美、勇敢之为勇敢的一般定义、普遍共相亦即“概念”,这些就 属于“是什么”的问题。,”,在他苏格拉底看来,一个事物的实例总是相对的,并且处在生灭 变化之中,而这个事物的普遍概念却是永恒不变的,这才是知识的对象。亚 里士多德说:“苏格拉底寻求事物的本质即事物是什么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正在寻求推理,而本质是推理的出发点”。因此“可以把两件事情公平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二者都涉及科学知识的出发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