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边界层概述.ppt
《大气边界层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边界层概述.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边界层概述,王成刚大气物理系,与流体力学中称固壁附近的边界层为“平板边界层”、“机翼绕流边界层”等类似,大气边界层也常常被称为“行星边界层”,因为它是处于旋转的地球上的。当大气在地表上流动时,各种流动属性都要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由此产生的相应属性梯度将这种影响向上传递到一定的高度,不过这一高度一般只有几百米到一二公里,比大气运动的水平尺度小得多。在此厚度范围内流体的运动具有边界层特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每一点,垂直运动速度都比平行于地面的水平运动速度小得多,而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则比水平方向上的大得多。此外,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水平风速的大小在随高度变化的同时,风向也随之变化。,大气边界层
2、内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湍流性,大气边界层的Reynolds数是相当大的,流体几乎总是处于湍流状态,而且湍流度很大,可达20%左右。水平均匀地面上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可以简单地区分为上下两层,其中近地面50100m范围内的一层称为“近地层”或“常通量层”(该层底部实质上也含有一个厚度非常小的粘性次层,但通常不予考虑),其中湍流动量通量可以认为是常值,平均水平风速服从对数律,这一特性是风洞中用平板边界层模拟大气近地层的基础。,大气边界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导致的强烈的日变化。具体地说,白天和夜间的大气边界层结构有显著的不同。白天由于地表接收太阳辐射后被加热,边界层内的湍流运动使得这些热量
3、向上传递,空气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这时的边界层称为对流边界层,其厚度可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而夜间则相反,地面因长波辐射冷却后,热通量是向下的,空气处于稳定层结状态,这时的边界层称为稳定边界层或夜间边界层,厚度较低,只有二三百米左右。下图是对流边界层和夜间边界层内的实测风速、温度分布,可见其结构是很不一样的。,不稳定,稳定,1999/10/5 08:00,北京露点和大气温度垂直分布,(逆温),不稳定边界层风、温廓线,稳定边界层风、温廓线,夜间稳定边界层比起白天的对流边界层来有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夜间经常在很低的高度上出现较强的逆温,严重阻碍了物质和能量的扩散。因此研究夜间逆温层的演变规律,尤其是
4、确定逆温层顶的高度如何随时间演变,是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人们对夜间逆温层已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观测,基本特征是:在晴朗的夜间和均匀平坦的地面上,边界层逆温从日落后开始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逆温层厚度从零开始不断增长,但这种增长在后半夜逐渐开始减弱,直到第二天日出后停止,达到最大值。,夜间边界层温度垂直分布的演变,0,50,100,150,200,250,300,-9,-8,-7,-6,-5,-4,-3,-2,-1,温 度(),高度,2001年1月27日-28日逆温生消的演变过程,28日03时,28日10时,27日18时,(北京325米气象塔测量),白天,0,50,100,1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边界层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