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哲学第九课件.ppt
《复习哲学第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哲学第九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4.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唯物辩证法 7.8.9.10.,社会历史观 11.,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第二、三单元),(第四单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世界,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价值观(人生价值观12,人的存在及价值,唯物辩证法,整体和部分,联 系,发 展,矛 盾,总特征,根本动力,实质与核心,普遍性,客观性,量变与质变,总特征,根本内容,普遍性,多样性,含义和属性,普遍性,特殊性,前进性与曲折性,联系,表现,表现,矛盾分析法(全面),发展,实质,新事物
2、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树立创新意识,民族进步的灵魂,系统和要素,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孤立,片面,静止,形而上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含义,基本属性,特征,普遍性,特殊性,辨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世界观,方法论,承认矛盾;一分为二,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矛盾分析方法,矛盾转化律;对立统一律,矛盾,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联系的根本
3、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两大基本特征或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的概念,1、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矛盾的双方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考点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 立统 一,剪之你死我亡
4、一绳系两命,统一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对立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不剪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矛 盾,思考:矛盾就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对立,一方统一?,请在下面句子中找出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也,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
5、,光的赞歌,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注意1: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或者“矛盾体”(一个组合,多个事物),注意3: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个同学都是三好学生又都不是三好学生”,注意2: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另一方.,形式逻辑矛盾:思维违反逻辑 规则的错误,
6、应该排除。哲学矛盾: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应该认识。,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逻辑矛盾,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哲学矛盾,逻辑矛盾哲学矛盾,(二)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
7、可以相互转化,(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2、矛盾的同一性,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酿酒窖泥奇臭,酿出的名酒特香,香鲸的粪便恶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合作探究,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1.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乐极生悲5.公说公有理,婆说
8、婆有理,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典型案例分析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4、教学相长,典型案例分析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
9、,长一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5、一劳永逸6、物极必反;7、否极泰来;8、乐极生悲;9、因祸得福;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1、吃一堑,长一智;12、失败是成功之母: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4、居安思危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5、一劳永逸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结合。6、物极必反;7、否极泰来;8、乐极生悲;9、因祸得福;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
10、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11、吃一堑,长一智;12、失败是成功之母: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2、矛盾的斗争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对立,包括一切
11、差异和对立,它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学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广 泛)(狭 义),具体表现,具体矛盾和斗争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共 性),(个 性),(抽 象),(一 般),(具 体),(特 殊),概括总结,哲学上讲的斗争,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
12、中所说的“斗争”的区别和联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区别:略联系:A、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
13、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C、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矛盾基本属性的方法论要求,注:矛盾的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斗争性,【一分为二】不能把“一分为二”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一分为二”,指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又要看到另一方;也指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
14、面,又要看到矛盾的统一面;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 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A与B存在对立的一面,另一方面,A与B也有统一性,(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兼顾-),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
15、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2)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3)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
16、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4)从实际出发,探索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4分),设问角度,是什么,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有针对地评价学生,题组导入,第二步:析选项 做判断,A.时时有矛盾(纵向),B.事事有矛盾(横向),1、含义,(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2、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A.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B.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二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17、。,考点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第一、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3、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关键词:随着(根据、针对等)-;采取(调整)-(措施,政策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因地制宜等“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哲学 第九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