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危险化学用品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危险化学用品知识.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世和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讲 义 提 纲,一、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二、危险化学品的判别与分类,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管理,四、典型图片整改前后的对比,一、事故案例,时间:2007年月日时地点:龙岗区坪地街道六联罗屋街洋华高新科技厂伤亡: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启示:这起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企业必须要加大检查力度,查找安全隐患根源,要从源头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事故发生原因,根据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这起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员工违章使用易燃易爆液体,该液体挥发的可燃气体遇火花而发生爆燃起火。主要原因:电气设备不防爆 安全
2、疏散不符合要求 危险化学品知识缺乏,“2、11”重大事故现场,。,。,深圳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因化学品硝酸铵燃烧爆炸,12栋库房着火,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事故的起因:1)审批不严 2)违规存放,二、危险化学品的判别与分类,2.1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危险化学品(一般的、不严格的、比较抽象的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腐蚀等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名录分为八类: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
3、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 放射性物质 第8类 腐蚀品,2.2危险化学品分类,最初没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然后是依赖人的经验和知识,许多教训以后.,第1类 爆炸品,爆炸品主要是由一些化学性质极其活泼的物质组成,它们对机械力、电、热等很敏感,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震动等)能瞬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破坏力极大(如:KCN、NaCN、TNT、黑火药)。,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事故或中毒
4、事故。按性质分为三项:1、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2、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3、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6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例如油墨、天那水、异丙醇等。,第3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闪点,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可燃液体火
5、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危险化学品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 如:异丙醇(闪点为12)乙醇(闪点为12);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如:油墨(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分类,易燃液体的物理性质及基本措施,高度挥发性基本措施:(1)避免容器长期开启;(2)良好通风。,高度流动及扩散性基本措施:(1)抑流设施;(2)严禁用水直接灭火。,易燃液体的物理性质及基本措施,蒸气压及受热膨胀性 基本措施:(1)容器内留有足够的膨胀余位;(2)防止受热。,电阻率大,容易积聚静
6、电基本措施:(1)导除静电的装置。(2)避免静电产生。,易燃液体的化学特性,高度易燃易爆性 爆炸极限(异丙醇2.0 12.7)能与强酸、氧化剂剧烈反应有毒性,高度易燃、易爆性,凡是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质。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以及氯气和氯酸钾等氧化剂。,可燃物,助燃物,点燃物,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着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磨擦与撞击、高温体、雷电等。,物质燃烧三要素,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可燃物包括: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危险化学品有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途径之一呼吸道,呼吸道是危险化学品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
7、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易燃液体有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途径之二皮肤,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易燃液体有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途径之三消化道,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
8、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易燃固体自燃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在受热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及在通风条件不好,温度太高的情况下都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能引起燃烧,其粉尘更具有爆 炸 性(如:H2O2、KCN)。按燃烧特性分为三类: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2、自燃物品: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
9、烧和爆炸。如:钾、钠等。,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分项:第1项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硝酸铵、氯酸钾。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苯甲酰等。,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 毒害品,本项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
10、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第2项 感染性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第7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第8类 腐蚀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分为三项:,第1项 酸性腐蚀品,强
11、烈的腐蚀性,易燃性,第2项 碱性腐蚀品,第3项 其它腐蚀品,主要特性:,一定的毒性,氧化性,三、危险化学用品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有关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结 构,1.化学品名称,2.组分组成信息,3.危险性概述,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
12、8.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1.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标 签 内 容,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生产企业信息(地址、电话),提示参阅MSDS,化学事故应急电话,危规号与UN号,危险性副标志,XX企业,XXXXXX,3.4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基本要求 一、非搬运人员不准在作业现场逗留。二、对装卸设备,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由专人操作,以防事故。三、在搬运危化品前,应认真检查搬运工具及操作设备。工作完毕后,沾染在工具上面的物质必须清除,
13、防止相互抵触的物质引起化学反应。对操作过氧化剂物品的工具,必须清洗后方可使用。四、人力搬运时,应量力而行,配合协调,不可冒险违章操作。,五、操作人员不准穿带钉子的鞋。根据不同的危险特性,应分别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六、装卸危化品应轻搬轻放,防止撞击摩擦、震动摔碰。液体铁桶包装卸垛,不宜用快速溜放办法,防止包装破损。对破损包装可以修理的,必须移至安全地点,整修后再搬运,整修时不得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工具。,七、散落在地面上的物品,应及时清除干净。对于扫起来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应采用合适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置,以确保安全。八、装卸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漱口、淋浴。中途不得饮食、吸烟,并且必须保
14、持现场空气流通,防止沾染皮肤,黏膜等。九、两种性能相互抵触的物质,不得同时装卸。,(2)各类化学品搬运安全注意事项 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搬运作业时,应用抬架或搬运车,防止撞击、拖拉、摔落,不得溜坡滚动;搬运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在炎热的季节搬运作业应安排在早晚阴凉时进行。,二、易燃液体室内搬运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搬运过程中不能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装卸器具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在装卸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夏季运输要安排在早晚阴凉时间进行。,三、易燃固体作业人员禁止穿带铁钉的鞋,不可与氧化剂、酸类物质共同搬运。搬运时散落
15、在地面上和车厢内的粉末,要随即抹擦干净。,四、遇水燃烧物质,这类物品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热量,由于反应异常迅速,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和热量又多,放出来的可燃性气体能迅速地在周围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明火或由于自燃就会引起爆炸,所以在搬运装卸作业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防水、防潮,雨天没有防雨设施不准作业;2、若有汗水应及时擦干,绝对不能直接接触遇水燃烧物质;3、在装卸搬运中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必须做到轻拿轻放。,五、氧化剂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有机物及自燃、易燃、遇湿易燃的物品混装混运一般情况下氧化剂也不得与过氧化物配装。六、毒害品及腐蚀物品尤其是
16、剧毒物品,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死亡。腐蚀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除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能造成破坏外,甚至会引起燃烧、爆炸。,装卸搬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包装必须完好;2、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胶手套、胶围裙、胶靴、防毒口罩等;3、装卸剧毒物品时要先通风、再作业;4、剧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派专人押运;5、装卸要平稳,轻拿轻放,严禁肩扛、背负、冲撞、摔碰,以防止包装破损;严禁作业过程中饮食;作业完毕后必须更衣洗澡;6、腐蚀性物品装载不宜过高;严禁架空堆放;坛装腐蚀品运输时,应套木架或铁架.,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1、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
17、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2、隔开贮存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3、分离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4、禁忌物料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火灾分类及灭火器材使用,火灾的种类一、A类火灾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体,如:木材、棉、毛、麻、纸 张等燃烧的火灾(水是最佳灭火剂);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干粉、二氧化碳);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氢气、甲烷、乙炔、丙烷等燃烧的火灾(干粉、二氧化碳);四、D类
18、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器);五、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干粉、勿用水)。,灭火器的种类和用途表,干粉灭火器,拔掉保险销,灭火,氰化氢中毒急救措施,1轻度中毒:眼及上呼吸道剌激症状,头痛,眩晕,胸闷,恶心无力等,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可自行缓解。2.中度中毒:恶心,呕吐,胸部有压迫感,呼吸急促,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或苍白。3重度中毒:意识丧失,乏力,全身肌肉松驰,反射消失,呼吸及心脏可随时停止等。急救措施: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掉受污染衣服,用清水和0.5硫代硫酸钠冲洗受污染皮肤,经口中毒可用0.
19、2高锰酸钾,5硫代硫酸钠或3过氧化氢彻底洗胃,注意镇静,保暖及吸氧,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及时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心跳及呼吸骤停应施行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危险化学品危害的控制措施,1)取代: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2)隔离:离闭危险源或增大操作者与有害物的距离。3)通风:用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排除或降低有害物在空气中的浓度。4)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储存要求,1、加强对危化品仓管人员的培训,仓管人员持证上岗。2、设置强制性机械通风设施。3、严格控制危化品的储存量,中间仓库其储存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用量;4、安装防雷防静电装置并定期检测合格。5、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并定期检测合格。,6、电气设备、设施均应防爆,且电气连接处应进行电气隔离密封。7、危险化学品分区、分类储存。8、设置防液体流散的防防护措施。9、按规范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10、员工配备、佩戴防护用品。11、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符合规范要求,安全标签粘贴在容器的外包装物上,安全技术说明书放置或张贴在贮存现场的显眼位置。,四、典型图片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