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体交叉课件第一章平面交叉口与立交.ppt
《城市立体交叉课件第一章平面交叉口与立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立体交叉课件第一章平面交叉口与立交.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道路与立体交叉,Urban Road and Overpass,立 体 交 叉 工 程,主讲:徐 平,杨少伟 编 著,目 录(contents),1,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2,匝道设计,3,立交的选型,4,立交桥梁概述,5,城市道路与立体交叉设计实例,6,立体交叉,立交附属设施设计,立交是什么?,立交即立体的相交道路。,为什么会有立体交叉的道路,怎样设计一个立交?,问题,1.立交设置在什么位置?,2.为什么要设置立交呢?,3.立交与平面交叉的关系?,4.设置立交后有什么优点?,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1 立体交叉的发展,1.1.1 国外立体交叉的发展,美国20世纪20年代就开
2、始修建立体交叉。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座公路立体交叉,如图所示。,伴随着社会经济增长和汽车工业发展而产生,全苜蓿叶式立交,1.1.2 国内立体交叉的发展,我国修建立体交叉起步较晚,首先从解决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开始的。1955年,武汉在滨江路上建成第一座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1956年,北京开始在京密引水工程滨河路上修建三座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1964年,广州市在大北路建成第一座双层环形立体交叉,该立交在1986年又改建为三层环形立体交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善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步步深入,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国各地纷纷修建高速公路。1984年12月动工,
3、1988年10月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公路,是我国大陆第条最早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1984年6月动工,1990年8月建成通车的沈太高速公路,全长375km,为我国大陆第一条最长的高速公路。,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2 立交工程的必要性特殊性,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大量修建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立交工程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1.2 立交工程的特殊性,1.牵涉到路线的设计问题(线性交复杂),2.牵涉到桥梁的设计问题(型式复杂),3.牵涉到交通工程问题(内容复杂),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立体交叉的组成,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4 立体交叉的组成:,1.跨线构造
4、物2.正线3.匝道4.出入口5.变速车道6.辅助车道7.匝道端部8.绿化地带9.集散车道,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最直接最微观的原因,立体交叉与平面交叉的渊源,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5 平交和立交,1.5.1 平面相交问题,基本运行关系,离开运行,汇合运行,相交运行,交织,潜在的冲突点,影响交通,出现交通事故区,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平面交叉口冲突点分析,离开冲突点8个,汇合冲突点8个,相交冲突点16个,两车道与两车道交叉口,同理当四车道与两车道交叉口存在64个冲突点,改善平面交叉口途径,1.把冲突点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散开来;,2.消除主要的冲突点;,3.将冲突点分散一
5、部分,消除一部分。,冲突点从空间分散开来(26),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冲突点从空间分散开来(20),冲突点从时间分散开来(8),左转弯禁止则相交冲突点消除,消除部分主要冲突点(相交冲突点),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左转车辆可等待侍机通过,进一步从时间上分散冲突点,直行和左转车流较大时,壶把式交叉,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这些措施真的很好的解决问题了吗?,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5.2 立体交叉设计的一般原则,以上都是从平面上和时间上分散冲突点的方法,都难免要存留一些相交冲突点,或者通行能力受到限制。更好的办法则是设置立体交叉立交。,一般下述情况设置立交,要求提高
6、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效率,消除拥挤和阻塞时;,要求改善交叉口交通安全、消除交通事故;,与高等级公路相交时;,地形有力和平交相比也不会过多增加造价时;,对一条道路或其中的某一段进行入口控制时。,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设置条件,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6 我国立体交叉发展中的问题,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7 立交工程的规划和设计,1.7.1 设计步骤,一座立体交叉的设计,是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可按步骤进行:,1初拟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形条件,在地形图或其上覆盖的透明纸上勾绘出各种可能的立交方案。,2确定比较方案:对初拟方案进行分析,应考
7、虑线形是否顺适,转弯半径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各层间可否跨越,拆迁是否合理,一般选24个比较方案。,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3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按比例绘山各比较方案,完成初步的平纵设计、桥跨方案和概略上程量计算,作出各方案比较表,全面比较后一般确定12个推荐方案。比较时应考虑交通是否流畅安全,各匝道的平纵横及其相互配合是否合适,立交侨的结构、布置是否合理,设计和施工难易程度,整体工程的估价,营运养护条件以及立交的造型和绿化等。,4确定采用方案:对推荐方案视需要做出模型或透视图,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定出采用方案。应权衡造价与方案、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也可采用分期修建的立交方
8、案。,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5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进一步收集详细设计所需的所有资料。,6完成全部施公图设计和工程预算。,以上14步为初步设计阶段,当可选方案较少或简单明了时可酌减步骤,56步为施工图设计阶段。,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设计步骤示意,重点和主要部分,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7.2 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7.3 立体交叉规划调查,一、自然条件调查,自然条件的调查,为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水利、气象、地物、地震等调查。一般情况下,借助于1/2000的地形图或实地勘察资料选定互通式立交的位置。在确定立交形式阶段
9、,要做详细的土质调查和水文调查。土质调查中,对于不良地质地段,如软土、膨胀土等,应注明其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土质的性质及特性指标等;对于不良地质构造,如断层、地裂缝等,应注明其走向、位置、发育程度等。水文资料调查应明确立交有可能跨越的河流位置,河流的流向、流量、流速、水深、高水位和枯水位、汛期的持续时间,有关地区的降雨量及雨量分布等。,交通运输系统有三大调查,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二、社会经济调查,社会经济系统作为运输系统分析的三要素之一,在进行交通规划和公路可行性研究时,社会经济现状和预测资料不可缺少。社会经济调查是根据交通规划的需要,对所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全面的调查,收集详
10、尽的资料。,1人口,2自然资源,3经济,交通运输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需求的根本源泉,交通源于经济又服务于经济,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三、交通调查,(一)交通现况调查,(二)交通起起讫点(0D)调查,掌握和预测,起讫点调查就是从某一出行点到吸引点之间对交通单元(车辆、货物)的流量流向,及其通过的线路和起止地点等资料的调查。它在交通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家访调查法。,(2)调查法。,(3)路边询问法。,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1.7.4 立体交叉的交通流量预测,一、交通预测的基本概念,预测技术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立体交叉 课件 第一章 平面 交叉口 立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