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问题与城市防灾减灾.ppt
《城市安全问题与城市防灾减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安全问题与城市防灾减灾.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安全问题与城市防灾减灾,闵忠荣 2012。10,研讨内容,导言城市地震灾害城市洪涝灾害城市地质灾害城市气象灾害安全城市建设途径及案例,1导言,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 从560 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极易导致社会失序、分配失衡、百姓失业和道德失范以及各种生产事故,是社会风险的“高发期”。而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面临着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带来的的双重挑战。提高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章内容框架:1.1城市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1.2城市安全问题的新特点 1.3安全城市的评价体系,1
2、.1 城市灾害的定义和分类,根据城市灾害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城市自然灾害(如城市地质与地震灾害、城市气象灾害、城市洪水灾害、城市海洋灾害等)和城市人为灾害(如战争、火灾、化学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流行、生产事故、环境公害、城市生物灾害等)。根据城市灾害发生的时序和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原生灾害(导致次生灾害的主灾)和次生灾害(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1.1 城市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1996-2010)中,把地震、洪水、气象灾害、火灾和地质灾害等五大灾种列为导致我国城市灾害的主要来源,它们同时也是国家认可的主要城市灾种。2006
3、年国务院颁布的公共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城市管理者及城市安全减灾科技工作者,要从城市自然灾害、城市人为事故、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社会恐怖事件四个层面去把握城市安全的态势。这些城市灾害具有几个一般性的特点:(1)突发性;(2)大多数情况下的不可预测性;(3)具有次生性、衍生性;(4)很大的破坏性,1.2 城市安全问题的新特点,2城市地震灾害,地震是城市最突出的灾害之一。地震按照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按其成因又可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地震震中分布(2300B.C.-2000A.D
4、.)图,2.1 城市抗震防灾主要措施,1)城市建筑物抗震设计 我国2010年12月1日颁布了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全国采用统一的设防原则、设防目标,建筑防御地震的标准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资料来源:张红红.防震减灾引导城镇规划与建筑再生.城市环境设计,2008,(06),日本抗震建筑设计施工要求 抗震建筑体现在形体抗震设计和结构选型、结构设计等几方面,具体措施有:(1)建筑的选址:按建筑物的性质和重要程度选择建设场地,对生命线工程、政府机关和大量公共建筑严格避开不易建设的地段。(2)地基处理:确定场地后对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勘察,以勘察的数据进
5、行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对于地质较差的场地要进行地基处理。(3)建筑形体:简单的形体抗震性能好,建筑平面力求规则、对称、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均匀。(4)以基本烈度为依据,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合理确定抗震结构体系,宜有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6)建筑的抗震技术,耐震、制震和隔震技术在日本建筑中已广泛应用。,日本针对房屋防震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2)城市交通生命线,城市生命线系统防震规划,美国提出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及城市规模,设有足够数量的对外出口,市区道路要确保与重要交通枢纽(机场、车站、港 口、码头)的连接。,日本神户市重建规划
6、将港口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和修复列为振兴“都市活力”中除产业振兴之外的主要内容,形成海、港、空相结合的交通网络和防灾中枢据点。,一般来说,震后城市交通的生命线要依赖平常在交通组织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地面正常交通作保障。在国外,每次大地震后,公路抗震设计规范一般都会进行补充和修订。,2)城市交通生命线,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避难场所规划,作为灾后附近居民的紧急疏散场地和中转地点,要求就近布置,居民可以在510分钟之内到达,临时避难场所,灾后收容附近地区居民,使其免受伤害,在相当时期内供避难居民生活的场所,配备水、电等基本生活设施,居民在地震期间避难,以及灾后进行紧急救助、重建家园期间供灾民长期生活的场
7、所,配备供水、供电、通信、物资与人员运送、卫生防疫、厕所、指挥、保卫、消防等设施,固定避难场所,中心避难场所,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5)建设城市抗震减灾规划体系,5)建设城市抗震减灾规划体系,2.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案例,1)日本的地震防灾应急管理,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灾后12-24小时之内,1)日本的地震防灾应急管理,家庭防灾准备,“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1)在平常注意防火,(2)准备灭火器和消防用品,(3)想办法防止家具等的倒塌和窗子玻璃等落下来,(4)考虑住宅外部的安全对策,检查和修缮院墙等,(5)准备好水、粮食、医药品、携带式收音机等紧急外出用品,(6)预先确定在发
8、生地震等灾害时的 家属成员的分工、避难和联络方法等,(7)积极参加都、区市町村主办的防灾训练和防灾事务,(8)协作町会和自治会等建立地区和社区的相互合作机制,(9)在灾害时有需要救 援的家庭成员,在方便的前提下事先向居民组织或消防署及警察岗亭等通知,1)日本的地震防灾应急管理,2)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等级,3)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4)重庆城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重庆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以及水文气候条件,市内及周边存在多条断层,虽然抗震设防烈度较低,但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位的变化将改变地应力场的分布,有可能导致库岸沿江城镇包括重庆主城区地震危险性的加剧
9、,抗震防灾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重庆市避难场所的适用面积、服务半径及基础设施,3城市洪涝灾害,洪涝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约50%以上的国土面积都受到洪涝的严重影响。洪涝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地区上的差异也相当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各地较大的暴雨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多次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强,容易与其他自然灾害相互影响,产生连锁反应。暴雨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能够演化为洪水、涝渍、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自然现象和灾害,又可进一步演化为水土流失、血吸虫、瘟疫和次生洪涝灾害。,本
10、章内容框架:3.1城市洪涝灾害定义及分类 3.2城市化与洪涝灾害 3.3城市洪涝灾害防御,雨涝指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成洪涝灾害。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很难区别,所以通常称作洪涝灾害,洪水:是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堤、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洪涝灾害,3.1 城市洪涝灾害分类及定义,洪涝灾害按灾害成因分类,3.1 城市洪涝灾害分类及定义,城市在发展,洪涝灾害风险也在不断增大,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近几年不分南北,
11、只要一降暴雨皆成泽国,城市洪涝灾害常规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规划和发展模式不当造成的。为扩大城市用地,填埋河湖的现象不在少数;在低洼易涝区域建设开发区的城市也不少。,高度城市化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流域不透水面积与河流水系造成了较大影响,使得城镇化地区水文规律产生较大变化.城市化对径流的长期影响表现为: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不同类型降雨的雨量、次数都有增加;平均河网密度和水面率下降,河流滞蓄洪涝水与水质净化能力明显下降,进而造成洪涝灾害加剧以及河流水质恶化等问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2 城市化与洪涝灾害,城市人口和资产密
12、度增加,单位面积下同样淹没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会相应增加。城市地下设施增加,洪涝易损度加大。地下交通、下潜式立交、地下商城、地下车库、仓储等设施大量增加,遭遇暴雨时往往首先受害。各类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也大多将配电设施置于地下层,一旦水淹可能造成整栋建筑瘫痪。,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通信、信息等网络系统发达,称之为城市的生命线系统,是维持城市正常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遭遇洪水时,系统中一处损坏可能导致系统的大部分瘫痪。城市洪涝灾害诱发次生灾害的隐患多。如街道变成了行洪通道,汽车熄火并被冲入河道造成伤亡;洪涝造成地面塌陷,形成水坑,车、人误入造成伤亡等。,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使城市
13、面对洪涝灾害变得更加脆弱,具体 表现在两个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洪涝灾害而言不是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是变得越来越脆弱,城市中风险四伏,稍有疏忽就可能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防御洪涝灾害,3.3 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为实现“建设不怕水的城市”这一目标,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除以上工程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管理,包括:,案例1:伦敦卡姆登区的防洪减灾经验,卡姆登区(Borough of Camden)位于伦敦的中心泰晤士河北岸,面积约为22km2,目前人口接近22万。辖区有大英图书馆、摄政公园等大量世界闻名的景点和机构,著名的国王十字(Kings Cross)和尤斯顿
14、(Euston)两个车站也位于该区,卡姆登区及其运河网,来源:根据British Waterways资料整理,横穿该区的摄政运河(Regents Canal)是卡姆登区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区域内的摄政公园等主要绿地共同构成了卡姆登区的公共空间系统。卡姆登区政府希望通过运河及其沿岸地区的规划设计,调整运河水体的利用以适应气候变化、发挥运河的防洪功能。规划工作集中在控制气温、降低洪涝威胁和管理雨水等水资源三个方面,主要在社区尺度上进行了尝试以解决气候变化给该地区带来的问题。,伦敦摄政公园边的运河来源:倪敏东,许艳玲.适应气候变化的公共空间规划来自伦敦卡姆登区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0,(1)
15、,卡姆登区及其运河来源:http:/,4.1 我国城市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4.1 我国城市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地质灾害按灾情和险情不同可以分为八类,其中,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不局限于建设用地面积之内,而应依据建设项目特点及弛质环境条件确定。根据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进行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划分评价级,确定评价范围和地质灾害类型,选取评价要素,进行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提出具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措施。,1)核心防灾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第15条规定,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
16、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包括下列内容:,(3)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2)具有法律地位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审批 地质灾害风险的不断增加,促使一些国家有关自然灾害预防的法律出台。以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安全需求。例如,瑞士、意大利、新西兰和美国的一些州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管理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制手段确立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审批政策。将地质灾害防御管理政策的制定放在了重要地位,并为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安全问题 城市防灾 减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