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课件.ppt
《地质学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基础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学基础,授课对象:资环专业任课教师:李 福 春办 公 室:实验楼311 E-mail:,地质学基础基本情况,1.教材地质与地貌学,梁成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考核办法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回答问题笔记)3.学分数:2学分4.学时数:36学时,地质学基础实习基本情况,1.考核办法 实习报告平时成绩2.学分数:1学分3.时间:第8周4.地点:南京市郊,地学基础学时分配,1.绪论(2)2.地球的基本知识(2)2.矿物学(6)3.岩石学(6)4.内动力地质作用(6)5.地质历史(2)6.外动力地质作用(8)7.矿产资源(2)8.复习(2),参考书,第1讲 绪 论,一、基本概念二、地质学在
2、自然科学中的地位三、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四、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五、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六、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七、地质学的特点八、地质学的今天和明天九、学习地质学基础的意义十、地质学基础的任务,一、基本概念,1.地质(geology)泛指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性质和特征,包括物质成分、岩石和地层的形成时代、各种构造和作用及其现象、记录的生命演化情况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状态,等等。2.地质学(geology)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表面特征,以及地球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地质作用和曾经生活于其上的生命的形式及其演变。古希腊文字geo地,logy学问,3.地理学(geog
3、raphy)研究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地域分异规律及优化调控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三部分。4.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面的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研究其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5.地貌学(geomorphology)又称地形学,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是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6.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泛指与地球有关的科学。,地质学地理学土壤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科学,二、地质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
4、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部设置,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地球物质组成:矿物学、岩石学、晶体化学表面特征:地貌学、冰川学、海洋学、黄土地质学、极地科 学、岩溶学地质作用:动力地质学、火山学、地震学结构构造: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学、地球物 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磁学、地热学、地电学),演化历史:地质历史学、同位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层 学、古生物学资源:矿床学、宝石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天体:天体地球化学、月岩学、陨石学应用: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城
5、市地质学、旅游地质学,四、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地质学数 学 数学地质学地质学物 理 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化 学 地 球 化 学地质学生物学 古 生 物 学地质学天文学 行星地质学,五、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1.地球,主要是岩石圈2.月球、类地行星以及空间物质,类木行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H、He、C、N、O多。,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火星,冥王星为何被“开除”出行星家族?,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召开了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会上表决通过了有关行星和太阳系中其他天体的新定义决议草案。(1)行星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位于围绕太
6、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近于球形;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2)矮行星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近于球形;没有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区域;它不是一颗卫星。(3)太阳系小天体其他所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冥王星是美国天文学家汤博于1930年发现的。当时估错了它的质量,以为它比地球大。实际上,它的直径只有2300km,比月球(直径3475km)还小,表面温度很低。它更应该属于柯伊伯环带天体。根据新定义,冥王星应该属于“矮行星”。,研究内容:1.地球的物质组成2.地球的结构构造3.地球的形成4.地球的演化:各种地质作用以及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和演
7、变规律无 机有 机无生命有生命,六、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比较法:将古论今思想2.局部与整体结合:点线面体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火山喷发宏观,矿物结晶微观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室内与野外相结合,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野外观察:原始手段与新技术、新装置相结合老三大件:罗盘、地质锤、放大镜新三大件: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GPS任 务:建立空间、时间概念,采集标本,七、地质学的特点,1.空间广阔横向:每个角落纵向:从大气圈到上地幔2.时间漫长地球年龄46亿年,地质计时单位Ma3.无法再现生物演化、海陆变迁、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等
8、4.归纳式的逻辑推理:大胆推理、小心求证,5.现象复杂1)规模: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结晶、化石形成),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的宏观现象。2)性质:物理变化崩塌、泥石流化学变化矿物的结晶、风化生物变化煤和石油的形成3)范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相互转化4)环境:常温常压的地表环境到高温高压的地下深部环境,八、地质学的今天和明天,上天 入地 下海 探极,1.上天空间探测、航空航天遥感,绕地球飞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1934年3月9日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白俄罗斯人。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1961年
9、4月12日,乘坐苏联“东方1号”太空船飞上太空,飞行历时89分钟。169km和314km之间的高度上绕地球飞行40,000km,这也是他在太空的唯一一次旅行。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与飞行教员谢列金驾驶“米格17”教练机进行例行飞行训练,由于天气恶劣和受到其他同空域飞行的飞机影响,座机不幸失事,加加林和教员不幸牺牲。加加林的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壁龛里,他的故乡格扎茨克被命名为加加林城。,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经过绕地球14圈(21h)以后,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神舟六
10、号”于 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5d后返回地面。,向月球进军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飞行,或着陆月球。与此同时,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Apollo program:从7号开始进行载人飞行。1968年10月11号,“Apollo 7”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作改变轨道的试验飞行。1968年12月21日,“Apollo 8”进入距月面100km高的绕月轨道,1968年12月27日安全返航。1969年3月3日,“Apollo 9”的登月舱在绕月轨道上与母船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对接试验。1969年5月18日“Apollo 10”的登月舱与母船
11、分离后降至距月面15km的高度。1969年7月16日,“Apollo 11”顺利登陆月球。,1969年7月16日,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登月舱组成的“Apollo 11”宇宙飞船把第一批登月者(美国宇航员N 阿姆斯特朗和E 奥尔德林)送上月球。飞行时间约100h。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总共停留了21h 18min,在舱外活动了2h 21min。他们安装了自动月震仪、激光后向反射器、太阳风测试仪,收集了23kg的月球岩石标本,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当时,他们的另一位同胞M 柯林斯在500km高空的月空中飞行,等候他们的胜利归来。,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阿姆斯特朗),
12、对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插美国国旗,月球上行驶的车,1969年11月,Apollo 12实现定点降落成功1970年4月,Apollo 13任务失败1971年1月,Apollo 14使用手推车搬运月球岩石1971年7月,Apollo 15使用月球漫游车探測月表地形起伏 1972年4月,Apollo 16研究月面高地1972年12月,Apollo 17载地质学家登月以选取研究样本及判定月表基本状況,Apollo program的成果:)共有六次成功登陆月球Apollo 11、12、14、15、16、17)共送了12位太空人登陆
13、月球)共带回月球岩石及土壤 382kg(Apollo共取回381.7kg,三次不载人共取样0.3kg)通过对月球岩石的分析,人类初步了解了月球的年龄及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探月历程和计划(1)第一次探月高潮(19591976)苏联、美国共发射83个月球探测器,成功45个,成功率55.5。(2)宁静期(19761994)(3)重返月球(1994)1984 年,联合国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明确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月球的探测、开发与利用是没有政治边界的,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美国探月计划:1998年发射了月球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