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制版.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制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制版.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水 圈,大 气 圈,生 物 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地核,地幔,地球的圈层,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上天:“神十”与“天宫”交会对接,下海:“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入地?,上天、下海、入地是人类的三大梦想,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心历险记,目前,人类还没有达到“入地”的梦想,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的状况呢?,哇,好大的西瓜啊!但不知道熟没熟,怎么办呢?,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填写表格:,阅读思考,较快,较慢,相同,垂直,固、液、气态皆可,只有固态,波速都随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可通过其速度变化推测地球内部
2、物质的性质,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不同?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有何帮助?,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都会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试一试,C,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不连续面,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读图思考,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地幔固态:横波在地幔中可
3、以传播;地核液态:横波不能传播。,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莫霍面之上;平均厚度17Km;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较薄。,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2800Km;可分为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软流层是岩浆源地。,古登堡面以下;厚度约3400Km;可分为内核、外核;外核可能呈熔融态,内核因高温、高压呈固态(金属球)。,软流层 地震波在软流层的波速下降10%左右,形成一个低速区。这可能是由于软流圈存在部分熔融,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重点)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岩石圈
4、属于从外部圈层向内部圈层过渡的圈层。,莫霍面,古登堡面面,17(全球平均),2800多,3400多,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加快,纵波突然减慢,横波消失,由岩石组成;厚度大洋薄,大陆厚,顶部由岩石组成;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固态,固态,液态,固态,低高,小大,地球各内部圈层的特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连续的圈层),(连续的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卫星图,1、大气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是指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3000千米处。,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低层大气的组成成
5、分及作用,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约78%,约21%,很少0.03%,很少,很少,很少,1、大气圈,空间分布:从海陆表面20003000Km高空;臭氧:2227Km高空;水汽:大气底层,其含量随时间、地点变化(一般夏季冬季、低纬高纬、海面上陆面上。固体杂质:大气底层,其含量随时间、地点变化(一般冬季夏季、早晚午后;陆面上海面上。,成分比例变化:干洁空气基本不变,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O2增加、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结构 制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