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束龙仓).ppt
《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束龙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束龙仓).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束龙仓,主要内容,概 述,论证的工作等级与论证范围,地热水、矿泉水水量分析,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取水水源地可开采量的计算,取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混合取水论证,实 例,一、地下取水的含义,地下取水是指建设项目利用取水建筑物直接从地下取用水资源(含地热水、矿泉水)。,第一节 概 述,取水构(建)筑物包括:管井、筒井(大口井)、水平集水工程、斜井等。,第一节 概 述,管井:井径150-600mm,深度:20-300m。,第一节 概 述,筒井(大口井):井径2-5 m,深度:40 m。,第一节 概 述,斜井:倾角20-40,斜长:50-200
2、 m,垂直深度一般 100m。,第一节 概 述,二、地下取水水源论证,1、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是针对建设项目提出的取水方案(包括取水方式和取水量等)而言的,在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源论证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分析以下内容:,第一节 概 述,(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第一节 概 述,(2)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3)对论证范围内地下水数量与质量进行计算和评价;(4)计算确定水源地地下水的可开采量;(5)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取水井布设的合理性及
3、可能受到的影响等。,第一节 概 述,2、要求在区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避免取水水源工程的重复建设,相互袭夺。,第一节 概 述,三、地下取水水源论证思路与程序,地下取水水源论证的基本思路见图4-1。,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工作等级和工作深度,水平年的确定,论证范围的确定,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一、工作等级,1、确定工作等级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首先要考虑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要求;(2)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3)水文地质勘察研究程度;(汇编P177)(4)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超采区、平衡区、和
4、尚有潜力区)。,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一、工作等级,2、工作等级及其工作深度 综合考虑上述主要因素,将地下取水水源论证的工作等级,按照其重要性拟分为A(很重要)、B(重要)、C(一般)三级。,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二、水平年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提出的实施计划和开始取水的时间,结合实际资料的拥有程度,确定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一般以水源论证时最近的年份作为现状水平年,通常要避免特枯或特丰水年,以接近于多年平均情况的年份为最好。对于规划水平年,除考虑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服务年限外,还应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等的水平年
5、,便于资料的引用和成果的协调一致。,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三、论证范围的确定,论证范围的确定,应以满足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并便于查明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原则。1、确定的步骤 2、确定的方法,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1、确定的步骤,(1)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取水量和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成果等实际要求,确定地下取水水源地开发利用的目标含水层组;,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2)确定选定的开发利用目标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规律;,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3)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含水层分布、地下水的富水性分区、资料的拥有程度等
6、)来初步确定地下取水水源论证的范围。,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2、确定的方法,(1)一般地区 论证范围一般应达到较为完整和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2)开采地区 在已开采的地区,为了掌握因地下水动力条件改变所引起的地下水系统的变化,一般应把水位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包括在内。,第二节 论证的工作等级及论证范围,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二、论证范围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量评价,1、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2、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调查分析 3、
7、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1、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等资料;2)各含水层组的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3)水文气象资料;,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4)前人有关水均衡试验场、抽(压)水试验及其它研究、评价成果。,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2、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与地下水有补排关系的地表水体时空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各开发利用目标含水层组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与水资源开发有关的生态环境灾害状况,已有用水户取水许可审批情况。,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
8、条件分析,二、论证范围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并非要求重新全面分析评价,而是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及调查的成果来进行分析论述。其主要内容为以下几方面:1、论证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2、论证范围内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问题分析。,第三节 区域及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分析,一、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的常用方法简介 二、浅层孔隙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三、深层孔隙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四、山丘区裂隙水和岩溶水水源地可开采量的计算,第四节 地下取水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一、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的常用方法简介,地下取水水源论证中一项
9、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水源地的可开采量。常用方法有:1、水量均衡法;2、数值法;3、概率统计分析法。,第四节 地下取水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1、水量均衡法,水量均衡法是全面研究一定地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内(均衡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和排泄量之间的数量转化关系的平衡计算。(1)水量均衡法的基本原理(2)应用步骤、特点及适用条件,(1)水量均衡法的基本原理,对一个均衡区来说,在补给和消耗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中,任一时间段t内的补给量和排泄量之差,恒等于这个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据此可建立水均衡方程式:,(2)应用步骤、特点及适用条件,水量均衡法应用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划分均衡区,确定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取水 水源 论证 束龙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