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学习的联结理论.ppt
《第3章学习的联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学习的联结理论.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1.理解联结理论各派别的主要观点和研究事实,并能对之作出简略评价(包括了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说、格里斯的接近条件作用说、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2.列表比较各派别对于学习实质、过程、条件等的不同看法;3.了解各种学习理论观点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并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解决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说华生的刺激反应说格里斯的接近条件作用说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内容提要,认为经验,特别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2、。经验主义的特征是:,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只有按照心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解释,才有意义。,采取现象学的观点,研究人对环境事物的主观经验。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他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之中。这种主观世界是一种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要点: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去行动的。,二、三大理论体系的主要学习观点,1.经典实验桑代克简介:教育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的实验研究猫的学习实验:问题箱尝试错误,第三章 学习的联结理论第一节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一、桑代克的联结
3、主义,桑代克问题箱迷笼示意图,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导师詹姆斯家的地下室里做“鸡走迷宫实验”桑代克用厚厚的书本堆成了一道迷宫,有三条死路,第四条路可以通往邻近的一个开口处,那里有一些食物、水和其它的鸡。当他把一只鸡放入迷宫时,它会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大声地吱吱叫,直到碰巧找到出口。当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回去实验时,慢慢就学会较快地找到出口。很明显,这里没有什么智力行为包含在内,只有一些简单得多的东西。“鸡在面对孤独和封死的墙时,其反应方式与在类似自然环境中可以使其逃脱的行为差不多。其中的一些行为会引导它得以成功,因之而来的快乐会使它记住这些动作。而没有导致快感的一些行为就都
4、被忘记了。”,博士研究课题:动物的智慧,指导教师:卡特尔 猫在有些箱子中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行动来逃脱:踩上一个踏板,按一个按钮,拉一卷绳子,或者只要猫舔一下自己或者抓一下自己。在另外一些箱子中,要想逃脱就得进行多重的动作,比如拉绳子,然后移动一根根子。,结论:首先,猫没有通过推理或者洞察力来学会逃跑,反过来,它们是经过试误法来慢慢消除无用的动作;然后在合适的动作和所欲求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看见一只有经验的猫如何逃跑,或者让桑代克抓住它们的爪子去松开箱子做的门,它们从中什么也学不到。如果逃脱只需要一个反应,所有的猫都能够学会逃脱,可是,有半数以上的猫在需要两种反应的时候都没有学会如何逃脱。,二、
5、桑代克的学习观点,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关于学习规律效果律(law of effect)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练习律(law of exercise)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效果律:“在对同一个情景做出的若干反应中,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满意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更加牢固地联结起来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不适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的联结则削弱下去。”练习律: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换言之,反应重复的
6、次数越多,刺激反应的联结就越牢固。,准备律:学习者准备行动时,给以行动则产生满意的结果;学习者准备行动时,不让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学习者不准备行动时,强迫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五条从属的学习律,(1)多重反应:是指某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有机体将继续尝试其他的反应,直到找到一个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反应为止。(2)心向与态度:是指有机体学习时的某种暂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如食物剥夺、疲劳或情绪)决定什么因素给有机体带来烦恼或愉快。(3)优势元素:指环境中不同的部分或元素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与之联结。(4)联结转移:是指一个反应在经历了刺激情境中一系列逐渐变化后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
7、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刺激起作用。(5)类比反应:是指对新情境的反应是以新情境同化与先前的类似学习情况为基础,并依据这两种情境的类似性做出反应的,即学习者对一个新情境就像对某个与它相似的情景一样做出反应。,桑代克后期对学习律的修正(1)对主要的学习律的修正放弃了练习律对效果律进行了修正(2)对从属的学习律进行修正,增加了效果扩散与相属性两条副律:效果扩散:是指奖励不仅会增强反应,而且还会连带地加强对邻近的反应。相属性:是指位置上的接近并不能决定可以把材料很好地联结在一起,而学习材料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较容易形成正确联结。,三、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贡献:1.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2.他的学习律
8、,尤其是副律,对了解学习的进程是有意义的。3.依据了实验事实,反映了学习活动的部分实际。,局限:1.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轻视意识,轻视主观能动作用。2.生物学化的倾向。3.强调原本趋向的作用,低估学习的作用。,第二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郑板桥揖驴,郑板桥早年曾在扬州官学求学。学校里有一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对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
9、对其敢怒不敢言。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寒学子们出口恶气。,他发现这个学官总是骑着一头驴来上班,这头驴就拴在学校门前的树上。于是,有一天,郑板桥拿了一根木棍走到驴跟前,先是朝它作了一个揖,接着照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跳起来。,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
10、,气急败坏地大骂:“这头蠢驴!”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二.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2、条件形成法则-时序:给予刺激的顺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中性刺激早于非条件反射的时候,它才会成为条件反射,才能够激发反射。-消退(extinction):这一现象发生在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时,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即条件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应。,泛化(generaliza
11、tion):指某一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后,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会独自引发条件反应。辨别(discrimination):对有关的但又不完全一样刺激给与不同反应 泛化趋同,辨别趋异,两者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3、恐惧性条件作用4、高级条件作用,三、评价 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第三节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P.106109)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观点 著名实验-华生其人-恐惧形成实验(人类条件反射研究),华生1878年出生在南卡罗莱那州的格林维尔市附近,是位名声极差、性情暴躁的小农场主和一位正直虔诚的浸信会女教友的儿子。华生处在这两种各不相同的成人模式中倍受折
12、磨,因而是个全无计谋,也很懒惰的孩子。小时候,“很偷懒,不怎么听话,从来没有哪一门课及过格。”跟他的父亲一样,他有暴力倾向:经常与别人打架,直到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都血乎乎的为止。可是,他慢慢长大了,成为一个特别漂亮的年轻人,棱角分明,下巴坚挺,一头飘扬的黑发,以后就开始了终生不辍的情场生涯。可是,他对理想一类的事情还是很严肃的,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他还特别喜欢哲学系的教程,因为里面包括一些心理学课程。他是位天才的叫卖者,热情洋溢而且极有手腕地向同事们贩卖他自己和他的思想,他一边发动行为主义者运动,一边很快便升至其职业的顶峰;之后,因为桃色事件而被逐出学术圈,他又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充当心理学顾
13、问,获取了第二份收入颇丰的职业。,1912年,首次使用“行为主义者”1913年,“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后来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1920年9月,被迫离开心理学界(他在心理学上令人炫目的职业生涯突然而且永久地结束了,而他掀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却正在风起云涌。),华生成为汤普逊广告代理公司的常驻心理学家。为公司设计了最为成功的一些广告策划活动,包括除臭剂、冷霜、骆驼香烟和其它一些产品。成功业绩包括:为旁氏冷霜和雪花膏设计的促销活动,其中使用了来自西班牙女王和罗马尼亚女王的推荐材料;为强生公司说服母亲
14、们,相信婴儿每次换过尿布后换上新的爽身粉很重要;帮助麦氏咖啡,使“咖啡休息”成为美国办公室、工厂和家庭的习惯。,人类条件反射研究,婴儿天生的本能反射:吸吮、伸手和抓取 婴儿天生的情感反应:听到很响的声音,或者被突然扔下时感到害怕(婴儿呼吸急促,缩拢嘴唇,然后放声哭喊);头、手运动被强行挡住时感到愤怒(身体僵直,手臂扑打,闭住呼吸,面部发红);在被抚弄、摇动、轻拍和类似动作时感到爱(他会咯咯发笑,呢喃自语或者微笑)。,研究目的:揭示几乎所有其它的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是如何由条件反射构成的。,恐惧形成实验,对海白菜气味的恐惧反应大学生陈某,男,平常喜欢吃煮熟的海白菜拌制的小菜。一次当他在大学生宿舍用
15、电热杯煮海白菜时,因水烧沸后从杯中溢出,流到电源插口处发生电源短路而产生电弧火。火光喷出一米多远,陈某当时十分惊恐,忙拨掉电源线插头,双手双腿颤抖不止。,现实中的案例:,第二天早餐时,同学们想到他前一天没吃到海白菜,就从食堂买了一份拌海白菜给他早餐用。他一闻到海白菜气味顿时一阵恶心、作呕、心慌,态度很急躁并有些粗暴地拒绝了同学们的好意。以后只要一想到海白菜的气味就心里慌乱、烦躁。他从此再也不想吃海白菜了,但心里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经过心理学专业人士分析才知道原因:当陈某被电热杯弧火惊吓得恐慌万分时,宿舍内正弥漫着很浓的海白菜气味。虽然他本人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气味是否存在,还是在下意识中作
16、为一种条件刺激物与当时的惊恐情绪相结合而产生条件作用,这两者之间在大脑中自动地建立起了一种条件反射。这就是条件性情绪反射。,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的条件性情绪反射,最为著名的和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成大,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和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才、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1957年,华生快80岁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协会给他颁发一份金奖,奖励他对心理学所作出的贡献。颁奖词为:至约翰B沃华生,他的工作是构成现代心理学形式和实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他发
17、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二、刺激反应说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二)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1、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2、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三、评价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将联结-试误说的机械性推向极端。,回顾与总结早期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学习的规律,巴甫洛夫:,桑代
18、克:,华生:,频因律近因律,消退泛化与辨别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第四节 格思里的接近条件作用学说(P.109113)一、接近性条件作用说的基本观点二、格思里对练习和学习的渐进性的解释三、格思里对消退与以往的解释四、格思里对奖励与惩罚的解格思里释五、格思里对不良习惯消除的看法,第五节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一、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二、内驱力降低三、习惯四、内驱力刺激降低五、诱因动机,第六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1.经典实验斯金纳箱白鼠学习实验:,斯金纳箱,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2.反射学说操作性条件反射观:行为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联结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