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贸易理论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贸易理论上.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上),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理解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及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了解和掌握斯密之前的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教学重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教学难点:理论的前提假定及理论的局限性,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上),本章目录:第一节:斯 密之前的贸易理论 第二节: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四节: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三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贸易?2:贸易的结构是什么?3:贸易的结果是什么?,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一、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的分工交换思想二、宗教神学的贸易思想三、重商主义,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一、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2、分工交换思想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描述:一个奴隶等于四条公牛,一个铜三角鼎等于二十条公牛,这里间接表现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交换的好处。,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Plato,-427-347)所处时代特征:城邦国,每个城邦国的经济都相对单一,经济互补性很强。柏拉图的主要观点:1、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人生来只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可能自足自立。2、一人做几件事,不如一人专做一件事,如果一人专门作一种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他生产出来的必定较好较多,所以一国要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二、宗教神学的贸易思想“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
3、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三、重商主义定义:通过国家干预使经济繁荣的一组政策(keep the state prosperous by economic regulation)(一)产生背景时期:15c-17c背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拜金主义盛行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出现,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二)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国家财富=黄金(货币)2、出口是获取财富,进口
4、是财富减少3、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得利必定是另一方受损。,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三)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 核心: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奖出限入的政策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幼弱工业政策,(四)重商主义两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五)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只注重流通领域,忽视生产领域 财政思想重于经济思想 建立在对国际贸易作用的错误看法基础上1、大卫休谟David Hume2、佛朗索瓦魁奈Francios Quesnay3、亚当斯密Adam Smith重商主义
5、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对任何人没有好处 提倡自由贸易,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四、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从十七世纪下半期开始,首先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从而逐渐形成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ranois Quesnay,1694-1774)。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杜尔阁(AR.J.Turgot,1727-1781)。在他们的 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的观念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重农主义学说的基础。这个所谓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指经济社会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
6、论,介绍:Adam SmithEconomist and Philosopher 1723-1790 代表作: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Adam Smith,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1世界上只存在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2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是惟一的投入,且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劳动力在国内不同产业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4当经济资源或者生产要
7、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5完全竞争存在于所有市场,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有足够的力量对市场施加影响,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6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7两国家,商品流出价值和商品流入价值相等,没有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拥有这一产品上的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加以度量。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技术水平不同 劳动生产率不同
8、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绝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p424425,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三、举例说明:国际分工前的各国产出和劳动生产率,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后的各国产出,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国
9、际贸易后的各国产量分配,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四、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在于:(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3)斯密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理论的局限性:但是,绝对优势理论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
10、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简介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817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在此著作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等理论,极大地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李嘉图的贸易思想: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
11、ve advantage)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它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同样能够获得贸易利益。,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二、举例说明 国际分工前的各国产出和劳动生产率,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后的各国产出,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后的各国产量分配,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三、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与比较优势原理例外 美国:12W=10C即交换比率为1W=5/6C,印度:1W=5/3C 交换比率为 5/6C1W5/
12、3C 例外:,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考虑到货币的比较优势原理,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五、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还有一种说法: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与该国的所有出口产品金额占世界总出口产品金额之比的比例)。,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用公式表示就是RCAij(XijXit)(WijWit),其中Xij为i国(地区)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Wij为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Wit为世界所
13、有商品的出口总额。大于2.5极强;介于2.5和1.25之间较强;介于1.25和0.8之间中等;0.8以下较弱。与此相关的另一分析指标是显性比较优势变动指数。,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2、贸易竞争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 贸易竞争指数又称为净出口指数法(Net Exports,NX),它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简单的度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NXij=Xij-Mij/Xij+Mij NXij 为i 国第j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j 为 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Mij 为i 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
14、论,如果 NXij的值大于0,则表示i国是第j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如果NXij的值小于0,则表明i 国为第j种产品的净进口国,i国的第j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绝对值较大,劣势越大。,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一、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1936年,哈伯勒(HABERLER)利用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概念,提出了一个更为一般化的比较优势原理,这一理论又被称为机会(比较)成本理论。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每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第四节
15、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假设美国增加种植了一单位小麦,而如果将种植这一单位小麦的资源用来生产布匹,则可生产5/6单位布匹。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这意味着美国如果要增加种植1单位小麦,就必须同时放弃5/6单位的布匹。于是,我们就可以说美国种植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5/6单位的布匹。印度种植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5/3单位的布匹,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在一个两国、两种商品的经济中,如果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商品。,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二、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或转换曲线(TRANSFORMATION SCHEDULE)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的轨迹。,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美国、印度小麦、布匹的生产可能性组合,第四节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美国、印度小麦、布匹的生产可能性组合,W,W,C,C,0,0,180,180,200,300,练习题: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如下表,分析:A、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结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