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知识讲座PPT.ppt
《发酵工程知识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知识讲座PPT.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酵工程,发酵与我们的生活,发酵与我们的生活,维生素,氨基酸,干扰素,疫 苗,青霉素,发酵与我们的生活,生 物 菌 肥,生 物 杀 虫 剂,主要内容,发酵工程概论 一、发酵及发酵工程的概念 二、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发酵工程特点及其类型 一、发酵的特点 二、发酵的生产类型发酵方法的分类及流程发酵过程工艺控制 一、提供优良的菌种 二、掌握好移种时机和接种量,主讲内容,三、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及控制 四、基质浓度变化及控制 五、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六、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七、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八、CO2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九、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十、发酵终点的判断及异常发酵情
2、况的处理,发酵工程概论,早期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代谢过程。英文的发酵,ferment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发泡”,fervere。发酵概念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一、发酵及发酵工程的概念,发酵工程概论,发酵工程概念: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从广义上讲,由上游工程、中游过程(发酵工程)、下游过程三部分组成。,发酵工程概论,上游工程,下游工程,优良菌株的选育保藏、发酵条件的确定(pH、温度、
3、溶氧和营养)等,产品分离纯化(固液分离、细胞破壁、蛋白质纯化)、喷雾干燥、产品检验、包装处理等,强调过程优化与控制,发酵过程,发酵工程概论,发 酵 工 程,传统发酵工程,现代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过程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菌种选育与保藏、菌种扩大生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分离纯化制备等技术集成。,是将DNA重组及细胞融合技术、酶工程技术、组学及代谢网络调控技术、过程工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发酵工程融合,大大提高传统发酵技术水平,拓展传统发酵应用领域和产品范围的一种现代工业生物技术体系(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强调现代生物技术、控制技
4、术和装备技术在传统与现代发酵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发酵工程概论,抗生素、生物制药、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疫苗;替代石油工业的大宗量的生物基化学品等,以及传统发酵工业升级。,传统生物发酵,现代生物发酵,1900以前 天然发酵阶段19001940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巴斯德等,人为控制)19401950 通气搅拌纯培养发酵技术的建立(青霉素液体深层培养)19501960 诱变技术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赖氨酸发酵生产)19601970 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1970年以后 进入基因工程菌发酵时期,以及细胞 大规模
5、培养技术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和过程工程技术为基础的 现代发酵工业突飞猛进。,二、发酵工程的发展简史,发酵工程特点及其类型,1.多个反应过程可在发酵过程中一次完成;2.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能耗少,设备很简单;3.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4.可特异性地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5.要求无菌操作。,一、发酵的特点,二、发酵生产类型,1、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2、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3、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1、生产微生物细胞物质,定义:是以获得具有多种用途的微生物菌体细胞为目的的产品的发酵工业(酵母、藻类、单细胞
6、蛋白、药用真菌、生物杀虫剂等)。特点:细胞的生长与产物积累成平行关系,生长速率最大时期也是产物合成速率最高阶段,生长稳定期产量最高。,2、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包括初级代谢产物、中间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对数生长期形成的产物是细胞自身生长所必需的,称为初级代谢产物或中间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各种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在微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时期即稳定期所产生的,来自于中间代谢产物和初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从初生代谢到次生代谢,3、微生物酶发酵,产酶的特点:产酶的微生物种类多,易于工业化生产,便于改善工艺提高产量。分类:胞内酶 和胞外酶生物合成特点:需要诱导作用,或遭受阻遏、抑制等调控
7、作用的影响,在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以及发酵条件等方面需给予注意。,4、微生物的转化发酵,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如维生素C。,5、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利用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发酵保持生态平衡微生物湿法冶金利用基因工程菌株开拓发酵工程新领域。,发酵方法的分类及流程,一、分类:根据对氧的需要区分:厌氧发酵、有氧发酵和兼性厌氧发酵 根据培养基物理性状区分:液体和固体发酵 根据从微生物生长特性区分: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 根据培养方式区分:表面发酵和深层发酵,二、典型分批发酵工艺流程图,主 发酵 罐,种子培养,锅炉,空气压缩机
8、,空气过滤器,蒸煮灭菌,pH调节液,培养基原料罐,纯种分离,斜面培养,摇瓶培养,配料罐,菌体分离后处理,发酵过程控制,培养基制备,种 子 罐,液体产品,固体产品,产品精制,发酵过程工艺控制,发酵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影响因素很多:菌种、培养基、温度、pH、溶氧、污染等。主要包括:一、提供优良的菌种 二、掌握好移种时机和接种量 三、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及控制 四、基质浓度变化及控制 五、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六、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七、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八、CO2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九、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十、发酵终点的判断及异常发酵情况的处理,发酵过程工艺控制,要想通
9、过发酵工程获得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菌种的优劣是影响发酵水平的先决条件。那么优良的菌种具备哪些特性呢?,一、提供优良的菌种,1、细胞的生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2、不产生或少产生副产物及其他产物3、能广泛利用原材料,并高效地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能力4、无杂菌污染;具有抗噬菌体感染的能力5、泡沫少6、遗传特性稳定,生产能力强,二、掌握好移种时机和接种量,依据菌体(丝)形态、菌龄、OD或特定的参数指标综合判断。移种过早:生长缓慢,发酵周期延长;给 于杂菌可乘之机。移种过晚:菌体生长活力减弱,转入新培 养基调整期延长。,接种时间:对数生长期,菌体量还未达最高峰。,接种量:决定于生产菌种在发酵罐中
10、的繁殖速度。一般地,接种量为10%左右。接种量过小,除延长发酵周期外,往往还引起其它不正常情况。接种量过高,会使菌体生长过快,培养液粘度过高,造成供氧不足。,典型生长曲线,不同生长时期对比情况,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水平除了取决于生产菌种的性能;同时还需要有最佳的环境条件即发酵工艺加以配合,才能使其生产能力充分表现出来。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如营养要求、培养温度、pH条件、对氧的需求等的控制,使生产菌种处于最佳的产物合成条件下。由于微生物发酵经过很多生物化学反应步骤,往往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就会对微生物的生产能力产生明显影响。所以,为了控制整个发酵过程,必须了解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规律,通过检测
11、方法测定各种发酵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便能够控制发酵过程,使生产菌种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三、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及规律,与代谢有关的参数:1、物理参数、温度、罐压、搅拌速度、空气流量、表观粘度、发酵液重量,2、化学参数、基质浓度、pH、产物浓度、DNA量、关键酶、溶解氧、排气中的氧含量、排气中的CO2含量,3、生物参数、菌丝形态、菌丝干重或湿重、菌体比生长速率、氧的比消耗速率、糖的比消耗速率、氮的比消耗速率、产物的比生产速率,四、基质浓度变化及控制,(一)、碳源浓度变化及控制碳源物质是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能量和碳素的来源。在发酵的前期,碳源物质主要用于生长,消耗较快;在发酵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工程 知识讲座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