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发病机制与处理.ppt
《发热的发病机制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的发病机制与处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发热,2,一、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病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3,发热的目的:,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在急诊科以短期(2周)的急性高热为最常见。,4,1.急性发热:,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非感染者仅占少数,5,2.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定
2、义:指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FUO 病因,感 染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最终诊断不明者,80%,510%,6,正常体温:口温36.337.2 腋温3637 肛温36.537.7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稍有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体温亦略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7,二、发生机制,(一)致热源性发热1.外源性致热源: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
3、毒、真菌等;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2.内源性致热源:细胞释放的代谢产物如:白介素(IL)、干扰素(I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8,(二)非致热原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如:脑出血、脑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发热。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甲亢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衰、大面积皮肤疤痕等。,二、发生机制,9,三、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过敏等(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亢、重度脱水(4)皮肤散
4、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等(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脑出血等(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不明原因发热,10,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发热性质 病 因 疾 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 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
5、、组织坏死、痛风,非 感 染 性 发 热,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11,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分为: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1,12,四、临床表现,2、发热的临床过程(3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常有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产热散热 分两型骤升型:T急剧升高,数小时达高峰,见于流感、疟疾等;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见于肺结核、伤寒等(2)高热期:到高峰后保持一段时间,可持续数小时、数日或数周,表现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加深、出汗等在高水平上产热散热(3)体温下降期:骤降:数小时降至正常,伴有大汗,如肺炎球菌
6、肺炎、疟疾等;渐降:如伤寒等产热散热,13,五、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T维持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持续期。,14,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T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在正常以上。常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15,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16,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 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
7、杆菌病。,17,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 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18,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注意: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搪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2)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并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19,六、伴随症状:l.寒战。2.结膜充血。3.单纯疱疹。4.淋巴结肿大。5.肝脾肿大。6.出血。7.关节肿痛。8.皮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发病 机制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