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ppt
《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出疹性疾病(正式).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热出疹性疾病是以发热、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麻疹、风疹和其它RFIs,常以暴发形式发生。相关资料表明,RFIs暴发疫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以414岁为主。病例集中在冬、春季。风疹和其它RFIs多在春季发病,病例集中在714岁之间。,麻 疹,measles,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发热、结合膜及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口腔粘膜柯氏斑及周身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易感者接触麻疹病毒后约有90%左右发病,流行人群中约有5%一15%为隐性感染。若无肺炎、喉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多数人可终生免疫。,早在公元19622
2、0年,我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麻疹的描述,并认为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国外在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兹才开始描述本病,直到1675年才认为麻疹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864年贝纳肯定了麻疹是通过呼吸道播散,由人传给人的疾病,潜伏期为14天,可获终生免疫。1911年哥特贝格等用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及咽拭子感染了猴子,证实了麻疹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1930年勃来兹应用鸡胚培养麻疹病毒成功。1954年恩多等用人胚肾及人羊膜细胞培养病毒成功,为深入研究麻疹奠定了实验室基础。1963年美国成功地应用了经鸡胚羊膜腔适应和鸡胚单层细胞传代的减毒株制备了疫苗。我国也于1965年自行研制了减毒活疫苗并开
3、始普种,从此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由于发现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与麻疹病毒的关系,近年来成为对麻疹病毒认识及慢病毒感染研究的主要内容。,麻疹病毒主要特性,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同科中对人致病原(副流感,流腮)无抗原交叉可分成8个基因组,20个基因型至今仍是一个血清型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产生特异病变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可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繁殖,病原学,病原学,麻疹病毒是单股螺旋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接近圆形或卵圆形的颗粒,直径约为120250nm麻疹病毒有双层膜,膜厚1020nm,膜上有血凝素和血溶素,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份,病原学,麻疹病毒有6个主要结构蛋白膜上三种蛋白 1、血凝糖
4、蛋白(H)2、融合蛋白(F)3、膜蛋白(M)核内有三种蛋白 1、核衣壳蛋白(N)2、多聚酶(L)3、磷蛋白(P),病毒的稳定性,对热敏感对光照敏感对湿度敏感对酸敏感对脂溶剂敏感对消毒剂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麻疹病人传播途径:呼吸道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Epidemiology,transmission route:droplet infection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流行特征,发病以散发为主,散发和暴发并存。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6月为高峰。发病年龄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小于8月龄和15岁以上的病例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发病机制,易感者
5、吸入带病毒的飞沫 局部粘膜短期繁殖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潜伏期)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前驱期)全身症状、皮疹、粘膜病变。,麻疹病毒,少量,大 量,远处器官,临床表现,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临床表现,潜伏期 一般为10天(621天)前驱期 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5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发热,伴有全身不适,约90的病人可见koplik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口腔粘膜斑科泼力克(KopliK)斑 科泼力克斑是麻疹的特征表现。在疾病前驱期可在黏膜部位发现,常出现在与磨牙相对的发炎的颊黏膜表面,类似于粗盐粒,组织学上斑点由粘膜基层小的坏死点组成,同时伴有血浆渗出及单
6、核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出疹期 一般持续25天,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皮疹,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自上而下逐渐散布全身,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初期压之退色,重者不退色。恢复期 退疹时原皮疹部位有糠麸样细小脱屑,有色素沉着。无并发症麻疹病程一般10天。,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疹,持续35天。体温骤升(40 oc-40.5o c),全身毒血症状加 重,嗜睡、烦躁、谵 妄、抽搐。咳嗽加重,麻疹临床表现,发热畏光、流泪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的面部表现,麻疹的临床分型,典型麻疹非典型麻疹轻型麻疹重型麻疹异型麻疹成人麻疹妊娠期麻疹和先天性麻疹麻疹的再感染,三种麻疹的区别,诊
7、断标准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21天。,诊断标准实验室诊断,(1)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4倍以上下降,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尿液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鉴别诊断,风疹1)前驱期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轻;2)无麻疹粘膜斑,皮疹出现快,消退亦快;3)出疹前即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一直持续到病愈;4)退疹后无色素沉着或细糠麸样脱屑5)并发症少,预后好。,鉴别诊断,幼儿急疹1)仅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内多见
8、2)发病急,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3)皮疹色鲜红,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甚少4)无色素沉着及脱屑,鉴别诊断,猩红热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2)前驱期短,发热、咽痛、呕吐3)前驱期及发疹初期发现“草莓舌”4)皮肤呈猩红色,皮疹如针尖大小,疹间无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大片脱皮,鉴别诊断,肠道病毒感染1)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2)皮疹多形性,斑疹、斑丘疹、水泡疹、荨麻疹、瘀点等其他 药物疹、过敏性皮疹、斑疹伤寒,治疗原则,1.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隔离、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整洁温暖。口腔、鼻、眼、皮肤应保持清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饮食。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或头部冷敷,烦躁不安可给少量镇静剂。体弱多病
9、者早期可给丙种球蛋白0.20.6ml/kg,肌注,q.d,共23日。,治疗原则,2.中医中药;初期,可用辛凉透表法,选用升麻葛根汤、银翘散加减;热症重者,可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体虚肢冷宜用人参败毒汤;恢复期热退疹收,宜用养阴清热法,可用沙参麦冬汤等。,治疗原则,3.并发症的治疗肺炎:治疗同一般肺炎。喉炎:蒸气吸入,呼吸道梗阻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选用抗菌药物,喉梗阻严重者及早考虑气管切开。心血管功能不全:应及时使用快速洋地黄药物,同时应用速尿等利尿剂。脑炎:基本同乙型脑炎。,治疗原则,4.疗效标准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3天以上,症状消失可予出院,有并发症应待症状基本消失,方可
10、出院。,预 防,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6日,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至出疹后10日;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无并发症儿童在家中隔离,以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3ml。,风 疹,(rubella,rubeolla,或German measles),概 况,风疹(rubella,rubeolla,或German measles)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临床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如发生在孕妇,尤在妊娠早期可致胎儿畸形。,病原学,风疹病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性疾病 正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