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完善采油工程技术.ppt
《发展完善采油工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完善采油工程技术.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完善采油工程技术为油田十年稳产提供技术保障,工程技术研究所2008年7月,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各类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百万吨产能投资越来越高、维护性工作量越来越大、单井产能越来越低、油田开发效益越来越差、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围绕未来十年油田稳产这一战略目标,采油工程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攻关。,由于区块零散、单井产量低、导致开发井投资越来越高,目前大庆油田百万吨产能投资最高,为38亿元,我公司达100亿元,其中钻井及完井投资占60%左右。降低产能投资,最直接的手段是降低钻井密度,较少钻井数。为实现这个目标,采油工程应重点发展水平井配套技术和大型压裂技术。,一、降低井网密度,目前我们设
2、计应用的是单井眼水平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采层位单一。未来应进一步试验多井底和多分支水平井开采技术。采油工程应重点开展完井工艺、举升工艺等配套工艺技术研究,水平井开采技术,大型压裂技术,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田以最大产量为目标优化的裂缝半长应在300米左右,为此要改变在现有井网条件下优化压裂规模的方式,在新开发区块应开展匹配井网整体压裂开发现场试验,并配套发展适应大砂量施工的压裂液体系、强制返排工艺、高性能压裂喷砂管柱。,水平井开采技术和大型压裂技术可增大渗流面积,提高单井控制储量,进而减少钻井数。是需要我们攻关的主要技术。,二、提高单井产能,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不断延长,地质条件更加复杂,
3、增产增注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此,应研究探索试验新技术、完善常规技术,改善措施效果。,(一)需要开展攻关或扩大试验的技术,1、清洁压裂液技术,2、生物酶破胶技术,3、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压裂液残渣对地层的伤害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清洁压裂液的岩心伤害率在5左右,是常规胍胶压裂液的20%。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开展清洁压裂液试验。应用清洁压裂液,吨液成本将增加800元左右,单井需增加费用12万元左右,如果吨油价格按4000元计算,单井多增油30吨即可收回成本。其它油田的应用效果与常规压裂对比,增油量在1.5倍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2008年已经安排试验10口井。,(一)需要开展攻
4、关或扩大试验的技术,1、清洁压裂液技术,2、生物酶破胶技术,3、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提高压裂液返排率是减少地层伤害、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应用生物酶破胶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浓度将大量的胍胶迅速降解,进而达到破胶的目的。室内试验表明,应用生物酶破胶后,返排压裂液的粘度明显降低,一次返排率达到51.8%,比不用生物酶高出11.8%,水化后残渣含量减少20%。2008年试验了3口井,返排率达50.4,其中1口井初期增油2.1吨,产量增加260%。应用生物酶破胶剂,单层费用1.2万元。为了进一步证实应用效果,今年将加大试验规模,摸索适应性。,(一)需要开展攻关或扩大试验的技术,1、清洁压裂液技术
5、,2、生物酶破胶技术,3、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二氧化碳吞吐具有降低原油粘度、防膨解堵、改变岩石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的特点,是一种能在井间连通性差、面积小、低渗透复杂小断层油藏发挥功效的增产技术。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适合于低渗、低压、强水敏油田。2007年试验了3口井,有1口井见到增油效果,初期日增油4.7t,6个月后累计增油168 t,投入产出比1:6.7。另外2口井效果不理想,分析原因:一是CO2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地层可能造成冷伤害;二是启抽后易造成冻赌,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完善注入工艺,摸索合理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压力、焖井时间及解决可能出现的冷伤害问题,提高施工有效率和增油量。2
6、008年计划实施8口井。,(二)可以推广的增产增注技术,1、低碳酸解堵技术,2、油井微生物解堵技术,3、注水井复合土酸解堵技术,4、油井物理法解堵,该技术是一项解除水锁、液锁的油井增产技术。1996年以来共实施118口井,有效率87.3%,平均单井累计增油260t,投入产出比1:20.8,尤其是2007年施工的8口井,平均单井累计增油550t,投入产出比1:35.2,经济效益明显。2008年施工10口井,启抽7口井,解堵后日增液1.0t,日增油0.9t。该技术已成为我油田成熟的增产技术。,(二)可以推广的增产增注技术,1、低碳酸解堵技术,2、油井微生物解堵技术,3、注水井复合土酸解堵技术,4、
7、油井物理法解堵,微生物解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细胞体的作用、生物降解和代谢产生有机酸、表面活性物质、有机溶剂、气体,降低了岩石-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达到增产目的。2007年试验了5口井,累计增油750吨,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50吨,仍有4口井有效,阶段投入产出比1:9.2,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进一步试验15口井,启抽12口井,施工后日增液1.7t,日增油1.0t。微生物解堵技术有望成为油田主要的增产手段。,(二)可以推广的增产增注技术,1、低碳酸解堵技术,2、油井微生物解堵技术,3、注水井复合土酸解堵技术,4、油井物理法解堵,2001年开展了注水井酸化工艺技术研究,研制开发了以有机缓速土酸
8、为主体的酸化工作液体系,并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的组分配比研究和优化设计,采用酸化后不返排直接投注工艺。2001年以来,共实施104口井,有效率94.2%,有效期18个月。酸化后平均注水压力下降2.9MPa,日增注9.8m3,平均单井累计增注4156m3,若以15 m3水换1t油计算,相当于平均单井累计增油277t,投入产出比1:11.08。复合土酸解堵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解堵技术,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对于不同堵塞原因的注水井效果差异较大。但总的来看,仍然是外围油田扶杨油层增注技术中效果做好的,这项技术一方面可推广应用,同时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二)可以推广的增产增注技术,1、低碳酸解堵技术,2
9、、油井微生物解堵技术,3、注水井复合土酸解堵技术,4、油井物理法解堵,增油机理:井下振源随油井生产管柱下入油井内,当地面抽油机带动深井泵往复工作时,油管内液体产生加载或减载作用。井下振源有效地将油管内液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转换为振动能量,并以波的形式向油层内传递,在近井筒地带形成振动场,解除油层孔隙的堵塞,改变油层中流体的物性和流态,加速油层流体向井筒流动,实现油井增产。,(二)可以推广的增产增注技术,1、低碳酸解堵技术,2、油井微生物解堵技术,3、注水井复合土酸解堵技术,4、油井物理法解堵,井下振源由能量转换器及锚定装置组成。增油机理:井下振源随油井生产管柱下入油井内,当地面抽油机带动深井泵
10、往复工作时,油管内液体产生加载或减载作用。井下振源有效地将油管内液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转换为振动能量,并以波的形式向油层内传递,在近井筒地带形成振动场,解除油层孔隙的堵塞,改变油层中流体的物性和流态,加速油层流体向井筒流动,实现油井增产。,榆树林油田共施工了31口井,有效21口井,有效率68%,有效井投入产出比1:3.6。该技术的有效率和增产幅度较低,但由于投入少,施工方便,对地层无二次污染,仍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污泥调剖技术,(三)具有试验前景的技术,油井蒸汽吞吐技术,压裂裂缝转向技术,前期试验已初步见到效果,下一步应着重解决的技术有:二氧化碳驱分层注气技术,二氧化碳防腐防垢技术
11、,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深部封窜技术和注气井防喷作业技术等。,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三)具有试验前景的技术,裂缝转向技术是在重复压裂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及工艺,对原人工裂缝及对应的射孔孔眼进行有效封堵,促使井底压力升高,实现同层中另一射孔孔眼方向上产生新的人工裂缝。这种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已经在在国内外学者的物理模拟实验中所证实。目前该技术要求水平应力差低于6.0MPa,而我公司地层的水平应力差在10 MPa左右,但随着油田开发,应观察地应力的变化,并适时开展试验。,污泥调剖技术,油井蒸汽吞吐技术,压裂裂缝转向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三)具有试验前景的技术,污泥调剖可提高调剖体的强度,减
12、少污泥外排的污染。取样分析可知,污油泥粒径较小、含泥量较高,具备施工条件,三季度准备试验2口井。,污泥调剖技术,油井蒸汽吞吐技术,压裂裂缝转向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三)具有试验前景的技术,目前全油田有稠油井110口,占油井总数的16.2%。蒸汽吞吐采油技术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主要作用机理有:降粘改善井底的流体流动状况、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孔隙内的原油受热膨胀,残余油量相对减少,采收率增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入成本高、存在水敏伤害。如果采取自购设备的方式,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水敏问题通过投加防膨剂可以解决,下一步有必要开展这项试验。,污泥调剖技术,油井蒸汽吞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完善 采油 工程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