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上).ppt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上).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性的发展心理学,“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爱哭的孩子有奶吃?!3岁看小,7岁看老?!有些孩子走路为什么老摔跤,动作不协调?儿童为什么喜欢玩游戏?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斯芬克斯之谜,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它是什么动物?,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个“W”),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或特征;When?什么时间?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为什么?对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其形成的各种因素。,发展心理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一个人出生是否有心理?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发展在人的生活和
2、发育上有怎样的变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基本问题一、定义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认知过程的发展(感知、记忆、思维等)社会性发展(性格、价值观、人格等),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民族心理学 1.定义: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动物心理的进化 动 物 人 2.过程 人类心理的进化 原始人 现代人,动物到人的发展过程:,刺激感应阶段按照环境中的变化与自身的生存关系来调整动作感觉阶段感观越来越发展,形成各种本能知觉阶段动物的行为逐渐由综合各种感觉冲动的大脑半球新皮层的复杂过程来
3、控制思维萌芽阶段初级思维,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人类进化的三个条件:直立行走、手的发展工具的使用和制造语言的产生,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的心理社会性的心理语言功能的心理,(二)个体心理发展,1.发展过程2.关系(1)霍尔复演说 霍尔其人: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心理学创始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许多杰出的“第一”。,复演说结构图动 物 原始人 现代人胎 儿 出 生 成 熟,评论 错误:引向生物决定论,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发展的原理 先天与后天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环境决定论(华生)主动与被动连续与发展封闭与开放,(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1.发展的概念 发展:指个体身心整体的
4、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1)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阶段论者:精神分析学派,认知结构学派等 连续论者: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学派等,(三)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2.年龄特征的研究(1)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2)相对稳定又有可变性。(3)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简史,1.产生原因:,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影响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
5、略近代西方教育的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原因与先驱,2.儿童观的演变及先驱,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儿童观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和古罗马儿童小大人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儿童观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洛克:白板说 卢梭:爱弥尔,近代西方的儿童观“心理学化的教育”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的“恩物”现代化的儿童观 儿童是社会的人;儿童是发展的人;儿童不只是为以后的生活作准备;儿童是有主体地位的人;儿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3.先驱性研究的特点,大多限于早期年龄的(3岁以前)研究;大多限于一些简单、
6、低级心理的研究,思维、记忆等高级心理几乎没有涉及;多采用观察法、传记法,其他方法较少;方法上的单一导致结论的科学性不高。,(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基人普莱尔诞生标志儿童心理的出版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原因(1)时间(2)写作目的和内容(3)研究方法和手段(4)影响普莱尔研究方法的特点,(三)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产生时期19世纪后期2.形成时期1882年至一战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如霍尔、比纳等3.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战之间心理学流派的出现,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等4.演变和增新时期二战以后(1)理论观点的演变(2)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 A、沉寂式 B、旧瓶新酒式 C、革新式,具体
7、研究工作的演变一,认知发展研究的演变皮亚杰的研究智力测验的研究信息加工的研究途径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和朴素的理论观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婴儿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与影响当前最活跃的认知发展研究领域应用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认知神经发展科学和认知行为遗传学研究,具体研究工作的演变二,社会性发展的新进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的发展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道德的发展,应用方面的新领域大众媒介的影响学习的研究心理卫生与矫正,二、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一)霍尔:青年心理学(1904)标志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主要贡献:1.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2.将研
8、究对象扩展到青年;3.建立儿童研究学会,创办教育学报;4.推行问卷法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5.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6.提出复演说。,(二)荣格:成人心理学,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诞生的标志1.何林沃斯发展心理学概论2.古德伊纳夫发展心理学3.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代替“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四)毕生发展心理学 贝尔特斯所做的贡献,三、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一)中国古代心理1.关于先天与后天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2
9、.关于毕生发展的年龄特征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道德发展与培养(二)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贡献较大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三)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层次与途径,先天与后天的作用,性善论 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恶论 荀子最早提出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统一的思想性不善不恶论 墨子的中国“白板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孔子关于年龄特征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对学前儿童的心理进行客观
10、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2活动性原则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分析。3发展性原则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
11、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观察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清单法清单法应先制定出表格再进行观察。制定表格之前,需要先决定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抽取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为,列入清单。例如:观察与记录幼儿理解某些数概念的能力。,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观察前,应选择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事件的类型,如争吵、相互交往、依赖老师、友好行为等,观察时需等候所选择行为或事件发
12、生,再作记录。它运用于对比较广泛行为事件的观察。,3测验法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5问卷法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6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
13、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设计形式:A:2 4 6 优点 系统、详细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局限性 a.样本减少 b.反复测量 c.时间较长,一、纵向研究的设计,二、横向研究的设计,设计形式:A B C D 优点 a.时间短、取样大 b.成本低、费用少 c.省时省力局限性 缺乏系统性,三、聚合交叉研究,设计形式:9 8 9 7 9 6 9 5 9 4 9 3 4 5 6 7 8 9 时间,优点:a.时间短、取样大 b.成本低、费用少 c.省时省力,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
14、,第二章理论-第一节 行为主义,什么是主义?代表理念或有完整体系的思想和信念,也可视为实现不同目标的不同方法持相同主义的群体,获得强烈的社会归属,带来主观幸福感(所谓朋友分享)为什么研究行为?S(stimulus)R(respond)什么是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是后天环境所决定,后天环境所产生的结果。运用实验法研究可见的外在行为,不研究心理过程,精神活动华生心理发展理论 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天生情绪:怕怒爱。,第一节 行为主义,情绪反应是我们对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 给我12名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
15、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世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华生,1913年)阿尔伯特的情绪发展试验系统脱敏法 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俱),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性地害怕白鼠。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B”。你为什么害怕打针?为什么害怕老鼠?我看见老鼠很开心,妈妈看见老鼠大叫,我被吓坏了,我常常被吓到,我觉得见到老鼠就很怕。,第一
16、节 行为主义,第一节 行为主义,提问:为什么辛辣作为痛觉却让很多人喜欢?(人为什么会喜欢辣)奖赏系统(rewarding system)(巴普洛夫肉大腿的奖赏)这个系统在某些行为(sex、eat、dance)发生,即释放“多巴胺”引起愉快的物质。做出某种动作-大脑奖励(多巴胺)-感到愉快-强化(reinforcement)(狗)吃东西开心再吃开心吃(reinforcement)吃辣椒-辣椒素-痛觉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欣快为了物种的繁衍生存而诞生,加速生活技能,假如变成痛苦的(sex、eat)有没有可能绕开行为的触发?毒品的功用,直接带来强烈的快感,“吸食”这行为的强化,成瘾为什么辣椒会
17、让人释放内啡肽?人类最初的偶然选择,偶然认知,偶然建立了S-R。,行为主义经典电影发条橙,华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护理工作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施行正确的性教育。,第二节 精神分析,为什么研究精神,或者说心理现象?(3:15-6:00)行为主义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必须要关注心理过程,极大的改变行为的表达。精神分析的时代背景 19世纪的奥地利帝国,大英帝国均处于宗教气氛十分浓烈的时期,社会禁欲十分严重。Anna Ao的个案(P28)潜意识下的内容在某种状态下,偷跑到意识当中去。精神分析领域对意识潜
18、意识的划分 意识是小部分,大部分内容存储到潜意识当中,潜意识的内容被禁止进入意识,但潜意识不断通过其它方式表达出来,过程被称为防御机制。,第二节 精神分析,第二节 精神分析,你会把你的小秘密告诉别人吗?意识的结构,第二节 精神分析,基本观点:无意识的本能和同年压抑了内心冲突,进入潜意识;但伺机通过梦、通过躯体其它异化的方式来表达至意识层面(Anaa Ao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充分释放而引起的,在催眠状态下,通过宣泄,症状消失)请问怎么看偷女生内裤的贼?极大的可能在于过分压抑性的表达,以至于外显的行为显得变态,偷的行为满足了幻想。(注意:变态只是非常态)个案分享:有女生偷舍友的东西,东西放在自己的柜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教育 心理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