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
《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二0一0年十一月,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主讲:郑先康,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冲剪压机械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冲、剪、压机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冲、剪、压机械的安全要求 冲、剪、压设备的安全技术 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注塑机加工作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注塑机械安全技术,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木工机械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木工机械通用安全要求,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 术语和定义 密闭场所的特点和
2、危险因素 密闭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管理 第五章 洁净车间作业安全 工业洁净厂房的主要火灾危险性 工业洁净厂房应当采取的防火措施,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六章 有毒液体有毒气体场所作业安全 编写目的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企业的责任 有毒作业场所的事故预防措施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危害因素的告知 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企业设备设施及人员保障 对毒害品的管理 有毒作业劳动过程的防护 职业健康监护 应急救援,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七章 设备设施使用电气安全 电气事故分类 电流对人体能的生理作用 电气事故的预防 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
3、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一、冲剪压机械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二、冲、剪、压机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机械危险 电气危险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安全防护措施不当而产生的危险 冲剪压作业的有害因素 1、噪声危害 2、振动危害 3、粉尘危害,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三、冲、剪、压机械的安全要求 1可能对人造成伤害,必须采用防护罩防护或使人体任何一部分不致误入:a.飞轮、齿轮、皮带轮和靠近人身的轴端等旋转件。b.啮合的齿轮、皮带轮和传动链的夹紧点。c.滑块和相对静止部分之间的夹紧点。2下列零部件
4、可能发生断裂、松动、脱落或机械能的释放而对人造成伤害,必须采用防护罩或防松装置和措施:a.由于轴的断裂引起电机皮带轮、飞轮、离合器、齿轮或其 他运动件的脱落或飞出。b.由于螺栓的松动或断裂引起电动机、保护罩、其他固定件 的脱落或飞出。c.由于弹簧的断裂引起的飞出。,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三、冲、剪、压机械的安全要求 3工作危险区对操作者引起的伤害,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加以防止。4压力机须有可靠而灵敏的传动控制装置。5短行程、高速小型压力机的滑块应采用弹簧平衡装置,大、中型压力机的滑块须有气动平衡装置。6操纵器应灵敏、可靠,便于操纵。7压力机须有反映
5、机器运行情况的信息装置和提示使用者和操作者注意的铭牌标志。8工厂应为操作者提供安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保护控制装置的总称),以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只要工作状态能够允许安装和使用安全装置,应必须安装。,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 冲、剪、压机械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四、冲、剪、压设备的安全技术 1.主要部件的安全技术 2.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 3.安全装置的种类,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一、注塑机加工作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注塑机的主要危险区域 注塑机是在强力、高速、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工作的,其射出机构均属高压、高速及局部高温的机器。注塑
6、机主要危险区如下(如下图所示):(1)进料区:此区域因有螺杆旋转因此勿将铁棒或其他异物置入;(2)料管护盖区:此区域为原料加热区,温度极高且有电击危险:(3)射嘴区:此区域为原料高压射出之处有喷溅之危险;(4)模具区:此区域为模具高速且高压开关动作区,相当危险。此外,原料也可能从模具的合模面喷出,需特别小心:(5)托模区:具有强力的机械动作需特别小心:(6)锁模机构:具有高速而强力的机械动作,需特别小心。,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一、注塑机加工作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机械性危险因素(2)热能伤害因素(3)电性伤害因素(4)噪声(5)
7、有害物(6)环境因素(7)人不安全行为因素3、注塑机周边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1)热风式料斗干燥机(2)全自动填料机(3)自动取出机(机械手)(4)塑料破碎机,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二、注塑机械安全技术(一)、注塑机械安全要求1、封闭隔离要求2、元器件要求3、机器安全停止要求4、联动式液压安全锁5、安全门关闭距离6、高压胶管接头连接防止脱出安全要求7、阀插头线安全要求8、警告标牌及说明书要求9、安全地毯的使用,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二、注塑机械安全技术(二)、注塑机械主要安全装置 注塑机通常配置三套安全防护装置,即第
8、一重电气安全装置、第二重机械安全装置、第三重液压安全装置。1.电气安全装置1.1 安全门限位开关试运行检查;打开安全门,选择手动操作挡,使合模送行。在正常情况下,合模将不动作。实际应用应注意如下事项:1.2 紧急制动按钮1.3 安全门电子报警开关1.4 提高控制电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2.机械安全装置2.1 安全门的机械安全装置 保险杆通常有免调整型保险装置和调整型保险装置两种。,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二章 注塑机岗位作业人员安全 二、注塑机械安全技术(二)、注塑机械主要安全装置 注塑机通常配置三套安全防护装置,即第一重电气安全装置、第二重机械安全装置、第三重液压安全装置。3,液压安全装
9、置检查及调整阀门相关事项如下:(1)打开安全门,检查阀门凸轮是否被压至下限点:(2)关上安全门,检查阀门凸轮是否在复位位置上;(3)起动液压马达,选择手动挡将模具开启;(4)打开安全门在任一位置上,同时人为地将安全门限位开关处在闭门状态;(5)将模具闭合。若合模不能成功,即表示液压安全阀门的调整已经正确完成。若出现合模情况那么门阀还需要重新调整。,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木材加工是指通过刀具破坏木材纤维之间的联系,从而改变木料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木材加工的机械称为木工机械。从原木采伐到木制品最终完成
10、的整个过程中。要经过木材的防腐处理、人造板的生产、天然木和人造板机械加工、成品的装配和表面修饰等很多工序,而家具生产则包括了几乎全部工序。木材加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木工机械,木工机械种类多,使用量大,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行业,工厂的水模加工、单位木 制品维修以及家庭装修业等。,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木材加工是指通过刀具破坏木材纤维之间的联系,从而改变木料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木材加工的机械称为木工机械。从原木采伐到木制品最终完成的整个过程中。要经过木材的防腐处理、人造板的生产、天然木和人造板机械加工
11、、成品的装配和表面修饰等很多工序,而家具生产则包括了几乎全部工序。木材加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木工机械,木工机械种类多,使用量大,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行业,工厂的水模加工、单位木 制品维修以及家庭装修业等。1 木材加工特点 木材加工与金属加工的切削原理基本相同,但从劳动安全卫生角度看,木材加工有区别于金属加工的特殊性。(1)加工对象为天然生长物 由干木材的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使其抗拉、压、弯、剪等机械性能在不同纹理方向有很大差异。,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 木工机械刀具运动速度高 由于木材天然纤维分布和导热性差的特点,必须
12、通过刀具 的高速切削来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木工机械 是高速机 械,一般刀具速度可高达25004000r/min。甚至达每分钟上万转。敞开式作业和手工操作 木材的天然特性和不规则形状,给装卡和封闭式作业造成困难,木工机械作业大多是暴露敞开式的;作业场地 的流动性,使木材加工大量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作业状态,手工操 作比例高。木材加工的低水平状态 长期存在,特别是初级木材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普遍不高。、易燃易爆性 木料的原材件成品和成品、废弃刨花和木屑、抛光粉尘以及 表面修 饰用料(如油漆、浸渍、贴面等)都是易 燃易爆物。,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
13、术与管理 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2 木材加工危险因素、机械危险机械危害主要包括刀具的切割伤害、木料的冲击伤害、飞出物的打击伤害,这些是木材加工中常见的危害类型。其他机械伤害,如接触运动零部件、机器上凸出部位刮碰等发生较少。、木材的生物效应木材的生物效应可分有毒性、过敏性、生物活性等,可引起许多不同发病症状和过程,例如皮肤症状、视力失调、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病变、过敏病状,以及各种混合症状。其性质和程度取决于木材种类、接触的时间或操作者自身的体质条件。化学危害化学防腐和粘接是木材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序,在木材的存储、加工和成品的表面修饰都需要。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将木材用杀虫油剂、金属盐或有机化合
14、物浸泡或喷涂,可用的化合物范围很广,其中很多会引起中毒、皮炎或损害呼吸道粘膜,甚至绣发癌症。木粉尘伤害木材加工产生的大量木粉尘可导致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可表现为肺叶纤维化症状,家具加工行业鼻癌和具窦腺癌比例较高,据分析可能与水粉尘中可溶性有害物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植物性粉尘浓度不得高于 10mg/m3。因此,木材加工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采用吸尘设施控制粉尘浓度不超标。,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一、木材加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2 木材加工危险因素 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火灾危险存在于木材加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木工作业场所是防火的重点。悬浮在空间的水粉尘
15、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爆炸危险。噪声和振动危害 木工机械是高噪声和高振动机械,而且很难治理,目前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木材加工诸多危险因素中,机械伤害的危险性大,发生概率高,其中尤其以刀具的切割伤害后果最为严重。其他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是长期累积的效果。这些问题以及防火防爆问题,应在木材加工行业的综合治理中统筹考虑。,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二、木工机械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1 木工机械的定义 使用切削、成型、接合装配和涂布等方法用于加工木材、人造板及其类似材料,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2 木工机械的基本种类 木工圆
16、锯机 以圆锯片为刀具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木工机器。,木工带锯机 以带锯为刀具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木工机器。,木工刨床 使用刨刀去除材料的方法加工工件表面的木工机器。,木工开榫机、木工榫槽机 使用铣削头、圆锯片对工件进行非圆柱形表面加工的木工机器。使用凿刀、榫槽链或镂铣刀对工件进行非圆柱形孔加工的木工机器,且全部进给运动都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木工开榫机,木工榫槽机,木工铣床 由旋转成形切削刀具,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对工件进行成形切削加工的木工机器。,木工车床 使用既不旋转也不转动的切削刀具对旋转着的工件进行 加工的木工机器。,木工镂铣机 使用镂铣刀去除材料的方法加工工件表面的木工机器。,木工磨光机
17、使用磨具或磨料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或尺寸精度的木工机器。,木工联合机(木工多用机床)由几种木工机器组合而成的,每当改变加工工序时,仍需手工辅助的木工机器。,木工刀具修磨机 使用磨具或磨料改善木工刀具切削刃表面质量或尺寸精度的机器。,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三章 木加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三、木工机械通用安全要求1 防护装置和辅助工具 裸露的传动装置(如带和带轮、链和链轮、变速齿轮等)应设置防护装置;若操作者需伸手进入这一防护区域工作时,则可使用活动式防护装置,使用活动式防护装置时,防护装置开启应与机器启动联锁。手推工件进给的机器应设置防止与切削刀具接触的接触预防装置。防护装置应能抗御
18、由机器部件、工件、折断的工具、喷射的固体的冲击,以及由操作者等引起的冲击。机器上切削刀具的防护罩应按GB 16179的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圆锯机防护罩,单面刨床防护装置,单面刨床使用的辅助工具,止逆器,2 吸尘设备 加工木材的木工机械应配置收集粉尘和木屑的单机吸尘设备或连接集中吸尘设备。吸尘设备的风速为20ms(对于含水率小于18的木屑)和28ms(对含水率大于等于18的木屑)。吸尘设备的除尘和吸收装置应有防止粉尘爆炸和木屑燃烧的安全措施。3 防止爆炸和燃烧的安全措施防止和降低爆炸和燃烧危险的预防措施是:避免或减少粉尘和木屑堆积在机器上或机罩内;使用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电气设备;使用符合相关安全
19、要求的吸尘设备。,吸尘设施,4 木加工企业常用的安全标志,严禁烟火 严禁戴手套 注意安全 当心触电 当心机械伤人,必须戴防护眼镜 必须戴防尘口罩 必须戴护耳器 必须戴安全帽 紧急出口,(禁止、警告、指令、提示),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 一、术语和定义密闭场所 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密闭场所(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一、术语和定义a)无许可密闭场所 指不存在
20、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密闭场所场所。(经持持续机械通风和定时监测,能保证在密闭场所内作业,并不需要办理准入证的密闭场所,称之为无需准入密闭场所)。b)许可性密闭场所 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密闭场所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或因其内部结构易引起进入者落入产生窒息或迷失、或包含其它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的密闭场所,称之为需要准入密闭场所)。,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二、密闭场
21、所的特点和危险因素1、针对密闭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密闭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包括: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d)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3、经识别应确认为无许可密闭场所或许可性密闭场所。对许可性密闭
22、场所应符合第三、四项要求。,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三、密闭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1、作业安全与卫生a)密闭场所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和GBZ 2.2规定。b)密闭场所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c)当必须进入缺氧的密闭场所作业时,应符合GB 8958规定。凡进行作业时,均应采取机械通风。,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
23、三、密闭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2、通风换气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3/h50m3/h。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密闭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b)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燃通风为主,必要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c)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d)密闭场所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e)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f)经局部排气装置排
24、出的有害物质应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三、密闭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3、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a)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GB 3836.1中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b)存在可燃气体的密闭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c)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应符合GB/T 3805中有关规定。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d)锅
25、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e)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f)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GB/T 3805中有关规定。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并定期检测。g)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GB 3787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第四章 密闭场所作业安全三、密闭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4、机械设备安全a)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b)机械设备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岗位 作业 人员 安全 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