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赵维江.ppt
《动脉粥样硬化赵维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粥样硬化赵维江.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herosis(AS)新进展 石家庄肾病医院 赵维江,概述,1,病因与危险因素,2,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目录,研究木乃伊时发现血管内壁有似粥样斑块突起。不清楚这样的斑块是怎样形成的,对人有什么危害。到十六世纪才知道与心绞痛有关。经过40年研究对AS的发生、发展与疾病关系才明了。AS属多病因疾病,其特点为离心性、局限性、节段性,是破坏血管功能的主要疾病。常发生在动脉分叉内侧或固定于组织间的部分如前降支,AS血管膜增厚使血管狭窄,由于破坏动脉中层,严重影响血运。,一 概述,多发生在中等以上肌性动脉,如冠状A,颈A,基底A,椎A,主A,髂A
2、,肾A,股A。与高血压病引起的小动脉硬化有所区别。动脉属代谢活跃器官,须有稳定能量供应以维持血管功能。由于损伤血管不同,狭窄或闭塞导致对应靶器官缺血或坏死功能减退或丧失也不一样。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冠心病隐匿性心绞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不同类型。也可以并发脑中风,脑萎缩,肾衰,及脉管炎间歇性跛行等。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引起国际医学界重视。,二 病因与危险因素,AS属多病因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有九种:高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感染、遗传家族史。,1 年龄与性别:发病率30岁以下为14.3%,4
3、0岁以上82.6%,70岁以上 100%。其特点为35岁以后发病,49岁以上进展迅速。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4:1。女性比男性发病晚10年,由于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HDL降低,发病率上升,死亡率高于男性。,2 职业:紧张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紧迫感和快节奏工作教,如司机、电报员发病率高。3 饮食习惯:喜肥腻甜食,高盐,高胆固醇,嗜酒多食,高热量饮食,不爱吃新鲜水果蔬菜,少运动者易患。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4 血脂异常:4.1遗传性与非遗传性高脂血症者,表现为三高一低,即胆固醇(TC)高,甘油三脂(TG)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高密度脂蛋白(HD
4、L-C)低。,近年来研究认为载脂蛋白A(apoA)降低,载脂蛋白B(apoB)升高,比值倒置亦属AS独立危脸因素。LP(a)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是青年期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LDL进入内皮下与叩apoB、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结合成斑块,而LDL在内皮下氧化成致ox-LDL致AS:对内皮细胞毒性损害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对靶细胞趋化,黏附于内皮细胞和内皮下促进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后者摄取ox-LDL而转变成泡沫样细胞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形成斑块。,新生儿TC为1.5mmol/L60mg/dl,1个月后上升一倍,2岁时TC达4.5mmol/L175mg/dl,以后稳定或下降,到30岁再
5、度升高直到60岁,有统计,TC6.0mmol/L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3倍。,4.2血脂种类:血浆中脂质:甘油三酯(脂肪及各种类脂:胆固醇(酯化与非酯化、磷脂和游离脂肪酸,除游离脂肪酸与血清蛋白结合外,余均与载脂蛋白apo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称之血脂。以胶体形式运载于血液中。脂蛋白电泳:血浆脂蛋白分类化学成分,乳糜微粒(CM):为摄入肥腻食物中脂肪属外源性甘油三酯,于高脂膳食后出现前脂蛋白:成分与VLDL相同,其中15%为胆固醇、6 0%内源性TG,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在肝脏合成,含载脂蛋白3040%Apo B100。,4.2.3 脂蛋白:LDL由VLDL转变而来,胆固醇占50%(由肝脏合成),
6、10%为TG、15%为磷脂。4.2.4脂蛋白:HDL在肝、小肠合成,部分由血中VLDL、CM转变而来,45%为蛋白质、25%TC、5%TG、对分解LDL、VLDL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按其不同密度分为三个亚组HDL1、2、3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载脂蛋白apo:目前发现A、B、C、D、E、F、H等,每种还可分为亚组,apoA主要存在HDL内,apoB存在于LDL、VLDL中,apoA、apoB,比值小于1,易发生动脉硬化。,5 高血压:血管内膜压力加大,血管分叉处更明显,内皮细胞易损伤。血中LDL、VLDL进入内皮下平滑肌细胞吞噬形泡沫细胞,致AS。高血压致大中动脉中层增厚,动脉扩张,平滑肌细胞生长失
7、调,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血压者高3-4倍,其中以颈、脑、椎基底动脉病变更常见。,6 吸烟:吸烟者冠心病比不吸烟者高2-6倍,约15%的人吸烟后烟碱刺激心脏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CO增加,心脏应激性增加,加重血管缺血,内皮损伤。尼古丁兴奋交感神经,促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吸烟明显抑制体内P物质,导致tPA释放,造成内皮功能损伤,降低急性纤溶活性。吸烟者HDL-c下降,促进AS发展。,7 肥胖: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5正常,2530超重,3040为肥胖),40为过度肥胖,易患冠心病、代谢综合征。,8 糖尿病:7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8、,糖尿病患者尸检4570%患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伴有LDL-C、TG升高HDL-C降低,促进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明显增生。糖耐量减退常见糖化终末产物诱导氧化能力增加,损伤内皮细胞,致AS。,9 A型性格:性情暴躁,易激动,竞争性强者亦患CHD,10 遗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的CHD较正常人猝死率増加5倍。,11 其他:微量元素缺乏,如铬、猛、锌、钒、硒等,重金属过多如铅、镉、钴,易患冠心病。此外还有,妇女服避孕药,病毒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参与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约30%AS素过度表达、血中凝血因子增高等均可导致AS。,三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AS发生在中等肌性动脉,发生在中
9、层,冠状动脉和颈动脉最多,其次肢体、肾*动脉。病变分布特点为多个组织器官的动脉同时受累,初为黄色脂质条纹,以后斑块形成和复合病变三种。最早出现病变危险多在主动脉*,1.三种病变,1.1黄色脂质条纹 内皮细胞损伤释放细胞因子使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在内膜中摄取LDL,大量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以胆固醇酯形式存在,故呈黄色。婴儿期即可见属可逆病变。脂纹小至数毫米,长达数厘米,不突出管腔。脂肪条纹主要构成为:充满脂粒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1.2纤维斑块 白色质似牙膏,隆起性病灶,突出管腔,表面有纤维增生呈膜,称纤维帽,深部有脂质池含泡沫细胞,胆固醇结晶或胆固醇碎片,并有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10、及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周有脂质、胶原、弹性纤维和蛋白多糖包围。病变向管壁中膜扩展,可破坏管壁肌纤维和弹性纤维,以结缔组织代之,纤维斑块含脂质高达65%,可致动脉管腔狭窄。,1.3复合病变:纤维斑块内发生出血、坏死、钙化,表面溃疡或附壁血栓形成,容易破裂的斑块为不稳定斑块,特点为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少,胶原含量少,脂质池大。脂质多外型不规则,呈偏心性分布。,2发病机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七种细胞,2.1.内皮细胞 其具有屏障作用是最早的认识,随着科学进展近年来研究认为血管不再是组织而成了器官。内皮是重要的成分,内皮细胞呈单层扁平、梭形或多边形,表面有微绒毛,上有粘多糖。内皮细胞功能复杂,代谢
11、活跃,不仅具有屏障和选择性通透作用,而且能对血液各种液体因子变化发生反应,能产生和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分泌和释放多种血管细胞活性因子,具有交换功能;保持血流通常,维持血管内膜光滑,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参与脂代谢,不同部位血管其内皮细胞也不同;合成结缔组织成分,乙酰肝素基底面与结缔组织胶原、强力纤维、微纤维、纤维连接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依附;纤溶作用分泌生长因子和免疫特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总面积达6000-10000,重量1.5-2Kg相当于肝脏重量,内皮功能失调和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2.1.2 维持血管内膜光滑防止血栓形成:内皮细胞表层有硫酸肝素涂膜,抑制血小板
12、黏附聚集,内皮细胞也可以分泌促凝血因子(VWF因子、V因子、因子),又能合成和激活一些抗凝因子(AT、肝素样物质、前列环素,且具有动脉合成大于静脉,大于毛细血管,上肢动脉大于下肢动脉的特点)。,运载交换物质:内皮细胞有运载水、O2、CO2,转运小的脂溶分子血浆蛋白和脂蛋白分子作用。,2.1.3 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体内重要代谢:内皮细胞可以分泌血管舒张因子(EDRF或NO扩张血管。NO可以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内皮细胞也可以分泌内皮素(ET)收缩血管。,内皮素细胞在缺氧时促进内皮基因表达,高钠、高渗、高脂、碱中毒、吸烟损伤内皮细胞,均有促进内皮素释
13、放。而Ang血管加压素、凝血酶、儿茶酚胺均可诱导其内皮基因表达产生ET。细胞因子IL1、IL6、TNF、TGF、胰岛素亦有促进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的作用。内皮细胞膜上有LDL、HDL、乙酰LDL受体,生长因子受体、药物因子受体。,当LDL与内皮细胞受体结合氧化形成ox-LDL,并黏附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从管腔进入动脉壁,而ox-LDL继而又损伤邻近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促进AS。这些受体修饰脂蛋白脂酶(LPL)使甘油三脂可在循环中分解。内皮细胞表面有超氧化物岐化酶可控制自由基毒害作用。内皮细抱膜有Ang转化酶(ACE),可使AngI转化为AngII,调节血压。内皮细胞有灭活缓激肽、去甲肾上腺素,
14、腺苷的作用。,2.1.4 纤溶作用:内皮细胞可分泌tPA和uPB等纤溶酶元激活剂,使纤溶酶元变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内皮细胞亦可分泌以PAI纤溶酶元抑制剂,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2.1.5 合成结缔组织成分,合成胶原纤维:纤维连接蛋白,软骨素及弹力酶,胶原纤维酶等。,2.1.6 分泌生长因子:分泌内皮生长因子可促其内皮修复,分泌PDGF,可使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人血管内皮细胞平均寿命为30年,30-39岁开始出现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减弱,且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故由内皮功能障碍与CDH至关重要。,免疫特性:内皮表面有HLA抗原,可使T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起免疫调节作用。,2.2平滑肌细胞:
15、25年前平滑肌细胞的唯一功能为收缩功能,1971年以后发现平滑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数种胶原弹力纤维蛋白、葡聚蛋白,平滑肌细胞(SMC)分收缩型和合成型,收缩型平滑肌细胞对许多血管活性物质有反应,如肾上腺素、ET、血管紧张素使血管收缩。而PGI2和EDRF、NO、神经多肽等都可引起SMC舒张。SMC在AS表型发生改变由收缩型变成合成型类似纤维母细胞,含少量肌丝,有大量粗面物质网和高尔基氏体;分泌许多基质加入斑块中。,SML内面增殖与血小板释放生长刺激因子(PDGF)有关,高脂血症LDL,巨噬细胞衍生的生长因子,干扰素对SML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AS时平滑肌细胞摄取脂质成为泡沫样细胞。平滑肌细胞含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脉粥样硬化 赵维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