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ppt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解放军总医院 卢喜烈,1961年,Science“心脏研究的新方法”标志Holter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1961年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早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导联,在相当长的时期,动态心电图只有一个或两个监测导联。常用的是双极模拟CM1和CM5导联。CM1相当于V1导联,P波显示清晰,适合于心律失常的分析;而CM5导联对缺血引起的ST段下移较敏感。,动态心电图是用来捕捉心律失常的,还能检测出急性心肌缺血,1961年,Holter在为一位外科医生做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手术即将完成时突然猝死。动态心电图显示出急性缺血性ST压低和T波高耸,301医院第一份动态心电图,1978-0
2、4,指南关于动态心电图监测导联的选择,1999年ACC/AHA指南指出,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最常用的双极导联是CM5、CM3和改良下壁导联。CM5是检出心肌缺血敏感度最高(89)的单一导联。加上CM3可使敏感度增加到91,加下壁导联可使敏感性增加到94。动态心电图所有3个导联联合应用的敏感性为96,比联合应用2个导联(CM5和下壁导联)敏感性只提高2。因此,指南认为常规鉴别心肌缺血可能只需要2个导联。这是西方12导动态心电图技术落后于我国的原因之一。,12导动态心电图理论的提出,1995年5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一书第2页作者指出:理论上讲,12导联连续记录的DCG是今后D
3、CG记录方法学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接轨,可以反映出不同部位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图形变化,对心律失常的发源部位传导情况,诊断与监诊断有极大帮助,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笔者相信,总有一天导联DCG终将取代目前的双导联及三导联DCG。,12导动态心电图,近10年来厂家推出12导动态心电图,对传统3导联记录系统提出了挑战,中国动态心电图技术,1998年以来,国产的12导动态心电图仪器相继问世,有康泰医学、长春时代数码、麦迪克斯、DMS、今科医疗、上海PI等公司等。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国产动态心电图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12导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临床。,动态心电图广泛应
4、用临床,检测急性心肌缺血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心律失常性质的确定晕厥性质的诊断与鉴别评价药物的疗效评价PCI、CABG的效果病窦综合征评定起搏器功能心率震荡心率变异T波电交替,DCG是监测心肌缺血不可缺少的技术,1999年ACCAHADCG指南中指出:如果不应用DCG进行检测和评估,大约80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症状缺血事件不能被检出,男性,81岁。冠心病,一过性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表现 1、T波高耸 2、ST段抬高 3、ST段下降 4、急性损伤阻滞 5、U波倒置 6、心律失常性猝死上述心电图变化剧烈,能定位诊断,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1999年ACC/AHA指南规定动态心
5、电图诊断心肌缺血至少达到下列条件: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1mm,逐渐出现并消失;持续时间最少1min;每次短暂缺血发作的间隔时间至少为1min(指南推荐的发作间隔时间为5 min),在此期间ST段回到基线(即3个1标准)。健康人ST段降低达到上述指标者约2。除心肌缺血外,过度通气、高血压、左室肥大、左室功能不全、传导异常、体位改变、交感神经异常、精神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药物水平变化和电解质异常等也可出现ST压低。,一过性缺血性高耸T波,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 波高耸,男,41岁,CAD,冠脉痉挛引发一过性急性心肌缺血,一过性ST段抬高,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痉挛可以引起病
6、变部位血管高度狭窄或急性闭塞。持续时间短暂者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血管痉挛多发生于内膜受损处。又可发生于表面正常的冠状动脉,3导动态心电图不能反应急性心肌缺血的全貌,变异性心绞痛的动态心电图,12导监测心肌缺血比3通道DCG更具有优势,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问世,比3通道DCG更具有优势.这一优势至今未被全部接受.因为,许都医院仍在使用2通道和3通道DCG.,男,54。21:13 胸部微痛2min,V2ST改变最典型,变异型心绞痛ST抬高分钟,急性ST抬高与心室颤动,ST抬高引发室速与室颤,急性ST抬高3min 诱发心室颤动,急性缺血型ST段压低,急性缺血性ST段压低,是最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类型。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态 心电图 临床 应用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0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