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第一课.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初二物理秋季班,物理是学什么的?,十七世纪,法国有一位作家,他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名叫月国史话,里面有一处谈到一件好象他本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奇事。,有一次他做物理实验,竟莫名其妙地和他的玻璃瓶一起升到了空中。过了几小时,他才得重新降落到地面上。,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在他的祖国法兰西,甚至也不在欧洲,而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了!,他解释说:当他离开地球表面的时候,我们这个星球还是和以前一样,至西向东转;所以他降落时,在自己的脚下已经不是法兰西,而是美洲大陆,这一点也不奇怪呀。,首先,我们上升到空中以后,事实上并没有和地球脱离关系:我们仍然和地球的大气外壳保持联系,我们只不过悬在运动的地球大气里,跟
2、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科学解释),物理:研究物质的结构、力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知识框架,一、力学 物体的运动、力的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机械、功、能二、电学 电荷、电的传导、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家庭电路三、磁学 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磁生电四、光学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平面镜、凸透镜五、热学 物质的结构、质量、密度、内能六、声学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噪声,声学,考点分析,重点、热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2)声音的三种特性;(3)声的利用;(4)与声相关的探究实验;(5)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音调与响度,音调是反
3、映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反映声音的强弱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在影片新格列佛游记里,那些小人是用高音说话的,因为只有高音才跟他们的小喉头配合,而大人比佳却用低音说话。但是在拍摄这张影片的时候,扮演小人的是些成年演员,扮演比佳的是个孩子。那末,影片上的声调又是怎样使它改变的呢?导演用了一种根据声音的物理特点而想出来的方法,这就改变了音调。,新格列佛游记,电影导演用动得很慢的录音带来记录小人演员的说话;相反地,用动得很快的录音带来记录比佳的说话。在银幕上却用普通的速度放映这影片。放映的结果正合需要是不难
4、理解的。小人的声音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既然比正常的声音振动次数多,那末音调当然就变高。比佳的声音来到听众耳朵里的时候就比正常的声音振动次数少,这样音调当然就变低。,新格列佛游记,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经典例题,2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音调;响度;C音色;D.音量。,经典例题,3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
5、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经典例题,4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米。,经典例题,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经典例题,6.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
6、男中音的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比男中音的高。,经典例题,7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经典例题,电影黑客帝国中尼奥躲子弹片段,声音与子弹,请问:尼奥听到开枪的声音能躲开子弹吗?,光现象(一
7、),光速是最快的吗?,重点、热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考点分析,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 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经典例题,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 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西移动,后向东移动 D静止不动,经典例题,3、图29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经典例题,4、(常州市)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太
8、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是一种电磁波C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D白光是单色光,经典例题,5、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沿与镜面成450角的方向人 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的O点上。如果在不改变入 射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6O0 的夹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 平轴沿 方向转过 角。,经典例题,【例6】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现在相比将()A提前 B.延后 C.相同 D.不确定【例7】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经典例题,【例8】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
9、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经典例题,【例9】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已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例10】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_.,经典例题,光现象(二),凸透镜成像实验,眼睛的构造,眼镜的原理,经典例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0、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经典例题,2:晓敏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例3:某市周村航校开展航空观光旅游项目。小刚同学在乘坐飞机观光时,用携带的镜头焦距为30的照相机拍摄张店城区的全景照片。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A小于30 B等于30C略大于30 D等于60例4以下光学器件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近视眼镜 D
11、投影仪,经典例题,经典例题,5.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 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经典例题,6.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A.B.C.D.7图1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经典例题,8:肖晓同学和同学们去郊游,肖晓同学用胶卷(且镜头的焦距是不变的)照相机刚刚给小丽同学拍完全身照,小乐同学又要拍半身照,你认为肖晓同学应该怎样做?,经典例题,9.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