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You are only twenty years old, and you can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历史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历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认识科技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多角度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基
2、本特点;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全面认识到科技进步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2.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蒸汽时代的到来”A:(1)“蒸汽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1组学生板演预测】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的广泛应用;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2)请简要概述哪些因素共同促使“蒸汽时代”的到来(请注意阅读“前言”、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政治方面:
3、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济方面:工场手工业发展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需要(生产和实践的需要);科技方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个人因素:瓦特等人致力研究发明。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特别提示:很早以前,就有人设想把蒸汽作为动力使用,但真正把蒸汽动力用于生产,却是17世纪末以后的事情。1698年,托马斯o萨夫里发明了蒸汽唧筒,用于抽干矿井里的水。18世纪初,铁匠T.纽科门在改进萨里夫蒸汽机的基础上,制造了一种大气压力蒸汽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但它们都存在明显缺陷,不能作为动力机普遍安装。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建造起来,
4、但这时的动力主要是利用河流里的水力,在这方面,有很多缺点,因为工厂都必须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动力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人们都希望找到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不同机器。A:(3)“蒸汽时代”涌现了哪些先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在交通工具领域的的应用为例,全面分析“蒸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请注意阅读“资料回放”、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3组学生板演预测】交通工具:火车、汽船等。影响:从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欧美诸多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世界各
5、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环境污染等问题:大气污染(伦敦:雾都)、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采等。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特别提示: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
6、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3)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4)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阅读教材第二目“电气革命的出现”A:(1)“电气革命”出现的标志和主要原因(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4组学生板演预测】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因:蒸汽动力存在明显的缺陷,工业生产等
7、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电的理论研究与技术不断成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电动机等。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2)“电气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请注意阅读“学思之窗”、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5组学生板演预测】影响:(1)生产力迅猛发展。(2)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3)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4)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5)世界距离进一步的缩小。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特别提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相同点: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不同点:“蒸
8、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阅读教材第三目“信息技术的发展”A:(1)信息技术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6组学生板演预测】表现:(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互联网出现;(3)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2)信息技术为何能取得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
9、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原因:科学背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原因:美苏冷战;政府的重视。作用:(1)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2)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扩大市场,提高管理水平。(3)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4)改变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5)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6)网络犯罪。(7)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通过对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学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组学生板演预测】
10、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全面推动社会发展。例: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统治相继在欧美各国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完善;欧美各国的殖民扩展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广促进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各国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启蒙运动等进一步解放思想,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领域的成就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科技的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兴起,进而迅速推广至欧美其他国家。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
11、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进一步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政治上,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济上,生产和实践的需要。技术上,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3.影响:从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欧美诸多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经济上,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理
12、论基础: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标志:发电机及电力技术的发明3.影响:生产力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距离进一步的缩小。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背景:科学背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原因:美苏冷战。2.标志: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产生。3.影响: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扩大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改变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检测反馈
1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三:本世纪(20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的含义是什么?试从技术、生产和科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概括。【3组学生板演预测】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
1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2组学生板演预测】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动力。三者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科学的发展。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3)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你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点评:视学生回答情
15、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1组学生板演预测】【解析】三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生产、技术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结合世界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可以看出,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的需要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课后小结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
16、、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课后习题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解析:19世纪上半期,大规模集中生产的工厂在英国大量出现,这得益于蒸汽动力的使用和推广。蒸汽动力的推广,使工厂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可能。答案:B2“在1759年,詹姆斯o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里奇沃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
17、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A.农业灌溉的需要B.旅游观光的需要C.商品运输的需要D.海外贸易的萎缩解析: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工厂所需的大量原料需要及时购进,大量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到市场上销售。英国运河的开凿就适应了这种要求。答案:C3(20XXo山东滨州一模)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这一专题时,曾有“人类文明的引擎”一目,这一目主要介绍的科技成就应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蒸汽机和内燃机D.汽车和飞机解析:“人类文明的引擎”中“引擎”代指发动机,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答案:C4就1851年
18、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行的原因,某班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四种意见,比较契合实际的是()A.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B.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C.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较安定D.当时的英国拥有最先进的政治文明解析: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展示世界文明发展程度及预示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盛会。19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最发达的工业文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主要是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B5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A.电已进入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C.科学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
19、的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仆人”,这说明电为人类提供了广泛的服务,成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答案:A板书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历史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历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2.过程与方法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的分析,认识科技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多角度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点3.情感态
20、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全面认识到科技进步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与问题(如下):引入:本组图片反映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成果,这些科技发明,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了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
21、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就是动力问题。这一时期的动力主要是水力。水力他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要用水力那工厂就得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山谷等地。还要受季节的限制。这些地区交通不方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动力问题就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的急迫问题。人们都希望找到便捷可用的的动力。所以工业革命使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原因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那在瓦特蒸汽机
22、出现之前有什么蒸汽机?结合导言部分。主要用用来干什么的?矿山抽水。没能在各个生产部门都使用。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在纽可门蒸汽机的基础上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装冷凝器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大大减少热量的浪费。效率增长,是纽可门蒸汽机的三倍。但是同纽可门蒸汽机一样,还是不能驱动工厂里的机器。又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瓦特对蒸汽机做了进一步的改进,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2.蒸汽机的应用推广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蓄力、风力、水力为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 科技 革命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