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培训.ppt
《初中数学课程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程培训.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一、数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学段目标: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 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数学思考: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 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体
2、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与态度: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通过
3、这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素质: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常见的数学四大思想为: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2.掌握合并同类项
4、的方法。3.掌握整式加减的方法。数学思考1.通过活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计算两个长方体纸盒的用料情况,发展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解决问题:通过计算两个个长方体纸盒的用料情况,初步学会从实际问题入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二、重点: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能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三、难点: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数学课程标准内容,课程的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
5、域。下面将对“数与代数”内容进行说明。具体目标,1数与式(1)有理数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实数 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 些数的立方根,会
6、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 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 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3)代数式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 进行计算。,(4)整式与分式 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
7、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 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2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 学模型。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会
8、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 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 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 的问题。,3函数(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函数 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
9、意义。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3)一次函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 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理解正比例函数。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反
10、比例函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5)二次函数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三)、新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数与代数,1、有理数要求加强的方面:(1)重视数轴的应用,借
11、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2)重视对乘方意义的理解;(3)重视对有理数运算律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明白其中的算理;(4)新增对含有较大(或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要求降低的方面:(1)求有理数的绝对值时,对绝对值符号内含字母不做要求;(2)有理数运算以三步为主。,2、实数要求加强的方面:(1)了解数再一次进行扩充的意义;(2)新增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探索数字运算的相关规律;(3)重视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4)重视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要求降低的方面:删去平方根表、立方根表。,3、二次根式要求降低的方面:(1)没有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2)没有根式的
12、化简;(3)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主要用于实数的四则运算,且明确提出不要求分母有理化。,4、代数式要求加强的方面:(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够用于表示具体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规律;(2)重视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3)明确要求能根据特定问题查找数学公式,并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5、整式要求加强的方面:重视对乘法公式几何背景的了解和公式的推导。要求降低的方面:(1)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只要求了解,没有要求字母指数幂的运算:(2)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3)乘法公式只限两个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4)整式除法只限定多项式
13、除以单项式。,6、因式分解要求降低的方面:(1)没有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2)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并且指数是正整数。,7、分式要求加强的方面:重视分式模型思想和对分式意义的理解.要求降低的方面:(1)最简分式的概念没有要求,没有分式的乘方;(2)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不要求后,降低了分式化简的繁难程度。,8、方程与方程组要求加强的方面:(1)重视模型思想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或方程组,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重视估算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3)明确配方法的名称及意义:(4)重视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要求降低的
14、方面:(1)没有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的有要求(分式不超过2个);(2)没有高次方程、根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3)没有韦达定理;(4)没有用求根法分解二次三项式。,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要求加强的方面:(1)重视对不等式模型思想的建立和对不等式意义的理解;(2)重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3)重视用数轴确定解集。要求降低的方面:(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限2个不等式;(2)对不等式的整数解没有明确要求,但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用到。,10、函数要求加强的方面:(1)重视函数的模型思想,并能举出函数的实例;(2)重视理解和运用图象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3)重视用多种函数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课程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