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教材.ppt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实验教材.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框架与思路(华东师大版),教育部审查意见,一册比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重大改革 教材重视了数学价值观的体现 在教材中设置了回忆、观察、联想、问题、概括、归纳等栏目,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知识的展开和发展较能体现青少年的认知规 律,结构较严谨 阅读材料编写较好,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数学修养 版面清晰悦目,重点突出,教育部审查意见,二、三册体现了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的 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以及教材的编写建议 注意选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素材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努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呈现形式力求丰富多彩 内容总
2、量比较适当,习题数量和难度有所控制.空间与图形部分对推理的要求较为适宜,教育部审查意见,教科书采用回忆、设问等方式,沟通新旧知 识之间的联系.各章未的小结,通过设计知 识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全章知识的整体性 和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内容比较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作了有 益的尝试 注意了文字表述的简明准确,教材编写组,顾 问 华东师范大学 张奠宙教授 唐瑞芬教授主 编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王建磐教授副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王继延教授 苏州大学唐复苏教授编写组 有年青的数学教育硕士、博士,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教研员,编
3、写理念,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学生为主体,继承好传统,适应信息社会,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编写理念,体现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克服繁难偏旧的弊病,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精神,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引入信息技术,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编写理念,交叉编排,螺旋上升基于初中学生
4、的发展特点与心理规律,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体系结构,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技能与方法.,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情景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的需要,
5、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叙述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体系结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的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体系结构,每章开始时,设置导图与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结合教学,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编写体例,结合教材各块内容,穿插安排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
6、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应用意识.按照不同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编写体例,数学史料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 方程史话 贾宪三角 勾股定理史话 为什么说2不是有理数 历史上的分数运算法则 古希腊人对大地的测量 有尺规作图而产生的三大难题 数学家 华罗庚的故事 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 少年高斯的速算 笛卡儿的故事,数学文化,算法 有趣的3X+1问题 鸡兔同笼 供应站的最佳位置 葭生池中 2=3?!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均贫富 小明算得正确吗?蚂蚁与大象一样重?5的算法 一元
7、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奇妙的数学世界 幻方 欧拉公式 七巧板 勾股树 分形 奇妙的图形 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 四边形的变身术 对称拼图游戏 黄金分割 多姿多彩的图案 线段的等分 圆周率,数学文化,生活中的数学 光线 光年与纳米 黄金矩形 剪五角星 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 谁是红楼梦的作者 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排列 赢在哪里 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说长道短 搅匀对保证公平很重要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图形中的悖论 生活中的函数图形 空气污染指数,数学文化,信息技术 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各式各样的统计图 借助计算机求方差与标准差双语教学 Times and date
8、s 你会读吗?The Graph of a Function 你能画吗?,数学文化,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第2章 有理数第3章 整式的加减第4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题学习 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 图标的收集与探讨,一册要目,二册要目,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 多边形第9章 轴对称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课题学习 图形的镶嵌 心率与年龄,三册要目,第11章 平移与旋转第12章 平行四边形第1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4章 整式的乘法第15章 频率与机会课题学习 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红灯与绿灯,四册要目,第16章 数的开方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第18章 图形的相
9、似第19章 解直角三角形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课题学习 高度的测量 通讯录的设计,五册要目,第21章 分式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 圆第24章 图形的全等第25章 样本与总体课题学习 图形中的趣题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估计得票率,六册要目,第26章 二次函数第27章 证明第28章 数据分析与决策课题学习 中点四边形 为公共汽车设计遮阳帘,数与代数要目,第1册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第2册 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册 一元一次不等式,整式的乘法第4册 数的开方,函数及其图象第5册 分式,一元二次方程第6册 二次函数,“数与代数”思路,数、式 数量关系(方程、不等式)变量关系(函数)
10、,“数与代数”思路,通过实际情景,呈现知识内容,使学生理解 数与代数的意义.强调数与代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学习数学,认识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强调数与形的结合.运用计算器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数与代数”思路,降低计算的难度减少了需要记忆的内容对一些概念以描述性表述代替形式化表述,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有理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联系实际 加强基础,强调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被证明是学生理解数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从数学模型的角度看待数
11、与代数,体现了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体现了用数学去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材:数、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学建模,强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材:有理数的运算规律 整式加减运算(添、去括号)方程的实践与探索,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强调数与形的结合,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进行分析,解释简单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教材:面积与代数恒等式,数形结合,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
12、的数学活动中去.教材:计算器与有理数运算 代数运算的逻辑框图与运算程序,信息技术,1.降低计算的难度 笔算的难度与熟练程度相比有所降低.数的整除的内容与大纲相比有所降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 算以三步为主.,降低计算难度,代数式运算的难度降低,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二次根式只要求了解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和公式法,并且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一元二次方程只要求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只要求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且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
13、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均未列入标准之内.,降低计算难度,2、减少了需要记忆的内容.3、对一些概念以描述性表述代替形式化表述.如函数概念就采用描述性表述.函数是一种变量相依关系,它的直观形象就好象是一个进行内部操作的机器,比如就象y=3x那样,输入一个值就对应输出一个值.,减少记忆 淡化形式,空间与图形要目,第1册 图形的初步认识第2册 多边形,轴对称第3册 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第4册 图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第5册 圆,图形的全等第6册 证明,“空间与图形”思路,体 面 线、点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学会数学说理,发展合情推理,“空间与图形”思路,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强
14、调学生的参与与自主探索 加强“图形变换”和“位置的确定”的有关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重视量与测量,并把它融合在有关内容中,加强测量的实践性,“空间与图形”思路,加强合情推理,调整“证明”的要求,强化理性精神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拓宽几何学习的背景.教材:图形的初步认识,联系生活 拓宽背景,强调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突出数学活动的过程,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以及问题的开放性,这都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
15、间和空间.教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自主学习 发展个性,强调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方向和描述物体的位置、绘制图案和制作模型等活动,增强学生用坐标、变换、推理等多种方式认识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的感受,体会并掌握刻画现实世界空间关系和认识图形特征的工具.教材: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 平移旋转 平行四边形,变换与坐标,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教材:图形的认识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几何建模,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通过对欧几里德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
16、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等要求,力求通过介绍一些数学发展的史实使学生了解“空间与图形”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认识我们祖先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感受“空间与图形”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教材:几何原本 黄金矩形、分形等阅读材料,数学文化,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强调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实问题,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利用测量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教材:相似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量与测量,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改变传统几何偏重于演绎推理的“证明”倾向,强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
17、结合的“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的过程,要求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教材: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 公理化思想,发展合情推理,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定理的数量用4条“基本事实”证明40条左右的结论.删去了大量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降低了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和证明的难度.教材:淡化几何证明技巧 降低论证过程形式化与证明难度,降低证明难度,统计与概率要目,第1册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第2册 统计的初步认识第3册 频率与机会 第4册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第5册 样本
18、与总体第6册 数据分析与决策,初中统计与概率的总目标,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过程,养成用数据说理的新习惯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初中统计的具体目标,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能用 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区分总体、个体和样本,体会抽样结果的随机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平 均数与方差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频数 分布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提问题-查资料-调查研究-分析数据-判断决策-交流看法,初中概率的具体目标,了解概率的意义,丰富对概率的认识频率、列表、画树状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 实验 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