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绪论 ppt课件.ppt
《动物生理学绪论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绪论 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4,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2023/9/24,2,课前概述,1.本课程的介绍课时计划与安排2.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3.教材、参考书,2023/9/24,3,目 录,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2)第三章 血液(2)第四章 血液循环(3)第五章 呼吸(3)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3)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2),32学时,第八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3)第九章 神经系统(6)第十章 内分泌(4)第十一章 生殖与泌乳(2)第十二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自学),2023/9/24,4,本课程考核办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分,平时成绩占30分。课程平时
2、成绩考核办法:出勤、提问、平时作业。,2023/9/24,5,教材,杨秀平等.动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二版,1.动物生理学,欧阳五庆主编,高等农业院校协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06年.2.动物生理学,张玉生等主编,吉林出版社,2000年.3.动物生理学,傅伟龙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目,2023/9/24,6,其它参考资料,教学相关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牧业网(www.china-,2023/9/24,7,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机能)及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2023/9/24,8,1、古代和中世纪生理学以经验和假设为特征。公元前2世纪我国黄帝内经问世,书中表达了较完整的我国中医思想体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联系的通路;还认为“心主血脉”,最早提出血液循环的概念。古代希腊名医盖伦(公元130200)对人体生理学体系提出“气质”学说,认为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元气。16世纪比利时学者维萨利创立解剖生理学派。,生理学的发展简史,2023/9/24,9,2、近代生理学以实验为特征,始于17世纪。1628年英国威廉.哈维 首次用活体解剖研究血液循环,提供了血液循环的基本规律,发表了著名的心血运动论一书。奠定了现代实验生理学的基础。1661年意大利马尔皮基用显微
4、镜发现了毛细血管,真正完成了全部血液循环的线路,即血液由心脏射入动脉静脉心脏不断循环。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首先将反射概念应用于生理学。直至19世纪初期发现脊髓背根感觉和腹根运动功能,才获得结构与功能的依据。,2023/9/24,10,到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O2和燃烧原理,指出呼吸过程似燃烧,都消耗O2和产生CO2,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尔瓦尼发现动物肌肉收缩可产生电流,开始了生物电学这一新的生理研究领域。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了内环境概念,指出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是动物机体的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
5、和渗透压等的恒定是保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023/9/24,11,德国路德维希对泌尿及循环的神经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同海登海首次用海氏小胃研究胃液分泌机制;并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改良为巴氏小胃,证明了胃液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20世纪初,生理学研究在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03年英国谢灵顿研究了脊髓反射的规律,出版了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名著。巴甫洛夫研究唾液分泌调节,提出著名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929年美国坎农提出稳态概念,认为内环境稳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提出,认识到机体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活动依靠自身负反馈调节机制保持相
6、对稳定状态。,2023/9/24,12,近30年,基础科学和新技术发展及相关学科间交叉渗透,使生理学研究迅猛发展。生理学逐渐从器官生理学向细胞生理学与分子生理学方向发展。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细胞跨膜信息传递机制、基因水平的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1990年,美国生理学会指出,整合生理学将是未来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其中阐明人脑高级功能的研究将是对生理学家最后的挑战。第33届IUPS大会提出“整合生物学从分子到人体”,就是倡导要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水平来深入地探讨人体功能的各个方面。,2023/9/24,13,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生命活动的
7、基本特征四、内环境与稳态五、生理功能的调节六、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第一章 绪论,2023/9/24,14,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细胞,1.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活体即有生命的物体,二个内容,三个层次,2023/9/24,15,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的相互规律。,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2023/9/24,16,绪 论,2023/9/24,17,细胞和分子水平:细胞是各类动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一组织器官的功能特点都与组成该器官的细胞生理特性分不开;以细胞和它所含的物质分子的
8、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所以也叫细胞或分子生理学。例如,心脏之所以能终生不停地跳动,是由于心肌细胞的特殊生物电变化而决定的,要研究心脏的特殊生理功能,就要从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着手。,2023/9/24,18,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称为器官或系统生理学,研究各器官和系统所表现的各种特殊生理活动过程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消化生理阐述了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活动规律及各器官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2023/9/24,19,整体水平:研究动物各种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的调节过程,以及整体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动物生理学主要从器官或系统和整体生理
9、学方面进行阐述,有些基本问题也介绍了细胞或分子生理学方面的知识。,2023/9/24,20,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2、慢性实验,离体实验(in vitro),在体实验(in vivo),2023/9/24,21,在动物体内取出某一器官,置于人工的环境中,研究它的机能和有关因素的作用。例如,观察离体肌肉的收缩或离体心脏的活动等。特点:所得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在正常机体内的情况。,离体实验方法:,2023/9/24,22,在无痛条件下(麻醉或破坏大脑)剖开动物身体,对某一两个器官进行实验观察。特点:实验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条件,有利于观察器官间的具体关系和分析某一器官功能活动的过程与
10、特点,但与正常情况下的功能活动有一定差别。,在体实验方法:,2023/9/24,23,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进行手术,暴露要研究的器官(如消化道各种造瘘手术)或摘除、破坏某一器官(如切除某一内分泌腺),然后在接近正常生活的条件下,观察所暴露器官的某些功能,观察摘除或破坏某器官后所产生的功能紊乱等。特点:该方法以完整动物为实验对象,是在接近正常生活的条件下进行的,获得的结果比较接近正常生理活动规律。,慢性动物实验方法:,2023/9/24,24,2023/9/24,25,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适应性 动物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2023/9/24,26
11、,1.新陈代谢(metabolism):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机体内部所实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和转移过程。,2023/9/24,27,2.兴奋性(excitability):在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活的细胞或组织具有产生动作电位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刺激(stimulus):能够引起细胞产生膜电位变化的环境因素。动物有机体组织、器官接受刺激后将出现两种反应形式: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的或活动较弱的状态,转变为活动的或活动增强的状态。抑制(inhibition):由活动的或活动增强的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或活动较弱的状态。,2023/9/24,28,四
12、、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Body Fluid),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3、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2023/9/24,29,体液(60-70%)(body fluid),细胞内液 2/3 体重的40%(intracellular fluid),细胞外液,血浆(plasma),组织液(tissue fluid),淋巴液(lymph fluid),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extracellular fluid),2023/9/24,30,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
13、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范围,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2023/9/24,31,五、生理功能的调节,绪 论,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2023/9/24,32,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绪 论,类型:,特点: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短暂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传出纤维与效应器呈对应性联系有关。,(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reflex)。,1、神经调节(Neu
14、roregulation):,2023/9/24,33,2023/9/24,34,类型:,非条件反射:是指先天的、生来就具有的反射,它的反射弧是固定的、早已建立的、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屈肌反射等。(遗传)条件反射: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新建立的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即是。(训练),2023/9/24,35,绪 论,体内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影响并调节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特 点:范围广、反应缓慢、持续时间长。,2、体
15、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2023/9/24,36,体液调节的分类,(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2、旁分泌调节(paracrine),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较远距离,激素或化学物质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3、神经分泌调节(neurosecretion),1、远距分泌调节(telecrine),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合成、释放的激素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4、自分泌调节(autocrine),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局部扩散作用于自身而发挥反馈作用,2023/9/24,37,2023/9/24,38,绪 论,局部组织或细胞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自身对刺激而产生的
16、适应性反应。(血管平滑肌牵拉收缩:脑血管自动调节管径大小,调节脑血流量),特 点: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维持组织(心、脑、肾)局部血流量相对恒定,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2023/9/24,39,2023/9/24,40,六、动物体内的控制系统,绪 论,2023/9/24,4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工程技术的控制,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受控部分,一、非自动控制系统,二、反馈控制系统,三、前馈控制系统,2023/9/24,42,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受控部分,刺激,控制信号,控制方式,控制特点,无自动控制能力;刺激的大小决定反应的强弱。,单向控
17、制(开环系统),反应,2023/9/24,43,2023/9/24,44,二、反馈控制系统,双向控制(闭环系统),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控制信号,反馈信号,控制方式,控制特点,具自动控制的能力,感受装置,2023/9/24,45,2023/9/24,46,(一)负反馈控制系统,意义,是体内最重要的控制系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控制过程,控制信号,(-)反馈信号,当受控部分的活动变化时,通过负反馈机制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以维持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2023/9/24,47,血压,控制信号,(-)反馈信号,心血管中枢,心脏、血管,某种因素,(+),2023/9/24,48
18、,2023/9/24,49,(二)正反馈控制系统,意义,控制过程,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控制信号,(+)反馈信号,只要有控制信号作用于受控部分,反馈信号就会进一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控制信号加强,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强。,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不可能维持稳态。(体内的正反馈很少见),2023/9/24,50,小结: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双向性(分:正反馈、负反馈),受控部分,指 令,机能活动,正 反 馈 信 息,指 令,受控部分,机能活动,负 反 馈 信 息,正反馈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生理学绪论 ppt课件 动物 生理学 绪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