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复习.ppt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复习.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及用途1.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红磷作反应物)(1)实验装置。,(2)现象。有_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_。,大量白烟,15,4P+5O2 2P2O5,15,【思考感悟】1.由实验推断,反应后集气瓶内的剩余气体具备哪些性质?提示:红磷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后不再燃烧,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后集气瓶内的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且难溶于水。2.用蜡烛代替红磷做此实验,能否达到相同的目的?提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因此用蜡烛代替红磷无法达到
2、该实验的目的。,2.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体积分数)3.主要气体的用途(1)氧气用于_。(2)氮气用于制硝酸和_;作_。(3)稀有气体常用来制电光源;制造低温环境等。,78%,21%,0.03%,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肥,保护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_、_、_、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1)加强_。防治措施(2)使用_。(3)积极植树、_、_等。,空气污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大气质量监测,清洁能源,造林,种草,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_;气味:_;溶解性:_;密度:_;状态变化:降温时,变为_液体或_固体。,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略大,淡蓝色,
3、淡蓝色雪花状,2.化学性质(1)木炭燃烧。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在氧气中,_;相同点:_ _;化学方程式:_。,发出红光,发出白光,放热,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2,(2)硫燃烧。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在氧气中,_;相同点:_;化学方程式:_。,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SO2,(3)铁丝燃烧。现象 在空气中:_;在氧气中:_ _;化学方程式:_。,只能红热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3Fe+2O2 Fe3O4,【思考感悟】1.点燃铁丝前为何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提示:这样
4、做的目的是将一定长度的铁丝环绕变短,从而在点燃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需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什么?提示: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氧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1)常温下,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反应方程式为:_(2)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反应方程式为:_,_2.工业制法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2H2O2 2H2OO2,2KMnO4 K2MnO4+MnO2+O2,2KClO3 2KCl+3O2,沸点,几组概念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由_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_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
5、应(1)化合反应:由_生成_的反应。(2)分解反应:由_生成_的反应。,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另一种物质,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一变),而本身的_和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二不变)。(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4.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1)氧化反应:物质_发生的化学反应,如木炭燃烧、铁生锈等。(2)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钢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烂等。,反应速率,质量,化学性质,与氧,【甄别判断】1.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
6、率。()提示:催化剂的概念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速率包括加快速率和减慢速率。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提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不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如:CO2+H2O=H2CO3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而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一、空气成分含量测定【高频考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操作注意事项;误差原因分析;可燃物替代品满足的条件等1.实验装置(用红磷作反应物),2.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
7、积的15。4.问题思考(1)实验中,测量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造成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可能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等到集气瓶冷却,过早地打开了止水夹等。,(2)能否用木炭、镁条或铁丝代替红磷做此实验?由此分析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什么条件?提示:木炭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气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无法准确地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由此分析红磷的替代品应该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燃烧时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典例1】(2013徐州中考)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
8、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 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 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1)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mL。,(2)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 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填写序号字母)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高频考点】反应原理;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名称;操作注意事项等1.反应原理(1)2KClO3 2KCl+3O2(2)2KMnO4 K2MnO4+MnO2+O2(3)2H2O2
9、2H2OO2,2.发生装置选择,(2)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为什么要先撤导管,然后再停止加热?提示:由于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如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撤出导管,会因为试管冷却,试管内的压强变小,水被倒吸进试管内,造成试管炸裂,因此应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3.收集装置的选择,问题思考:(1)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以上三种,你认为收集氧气应该选用上图的哪些装置?你知道选用上述装置的依据是什么吗?提示: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以收集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第二 单元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