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
《初一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入新课,齐民要术书影,导入新课,设圆半径为r,周长为C,面积为S,则:,C=,S=,2r,r2,o,r,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及雕塑。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3.重点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一,讲授新课,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
2、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贾思勰,山东益都人,贾思勰在种植农作物,讲授新课,“齐名”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齐民要术书名含义,贾思勰齐民要术成书经过,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引用著作156种。,讲授新课,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讲授新课,农谚展台,展示收集的农业谚语,
3、讲授新课,农谚展台,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惊蜇点瓜,遍地开花。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九月无霜地也寒。,二,讲授新课,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讲授新课,祖冲之(420-500年)字文远,今河北人,古代杰出的大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讲授新课,它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用希腊字母表示。其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领域,只要涉及到圆问题,都要用到。,圆周率的概念:,讲授新课,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西汉 刘 歆 3.1547,东汉 张 衡 3.16,曹魏 刘 徽 3.14,南朝 祖冲之
4、3.1415926(7),“割圆术”,讲授新课,刘徽的“割圆术”,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实践体验,讲授新课,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从正6边形算起,要得到3.14则需要算到正192边形,要得到3.1415926(7)则需算到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内接边数每翻一次就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而当时运算工具仅是算筹。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历史 20 魏晋 南北朝 科技 文化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