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公众培训.ppt
《创伤现场急救公众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现场急救公众培训.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云南省急救中心 肖力屏,简述,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是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这“四大技术”,此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现代的“急救”首先是救命,在救命的基础上再来涉及具体的外伤处置,这就是,以心肺复苏为主,包括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现代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主体。所以,救人要先救命,后救伤。而在现场急救中,应重视“先脱险再救人”,注意保护自己和伤者。,一、外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若伤者没有明显的出血,却有休克症状,应考虑有大量内出血,如肝、脾破裂,应立即送往医院由医生处理。外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内流到体表,在现场根据出血情况可用
2、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处理后再送往医院。,外出血,外出血是很常见的,外出血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可见喷射样出血,血液含氧丰富呈鲜红色,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止血,很快就有生命危险。静脉出血速度较慢,缓缓流出,血液含氧量少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速度缓慢,慢慢从创面渗出,容易止血。,出血情况的判断,正常人身体的血液占体重的7%8%,60公斤者有血液4500mL左右,一次失血量超过全身血液的20%,后果就严重了。一次出血超过800mL以上,就会出现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心慌、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上等症状,如不及时
3、止血,很快发展为休克。一次出血超过2000mL以上,就会出现头昏、眼花、晕厥、四肢无力、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一)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在外伤时应首先采用。适用于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可与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配合使用,身体各处的伤口一般都能使用。方法:用干净、消毒的较厚的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如无纱布,可用干净毛巾、手帕等替代,在纱布上用绷带、三角巾紧紧缠绕住,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若伤口内有碎骨片或异物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二)填塞止血法,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
4、,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适用于中等动脉及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三)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上方的供应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面部、四肢部位的伤口出血。一般按压动脉510分钟便使血液减少流出,因而有利于凝血,但有时需要按压较长时间,应注意每次按压15分钟须放松5分钟。,注意事项,指压止血法只能临时和短时间使用,尽快换用其他止血法;指压法要求以一定的力量压住血管,尤其是下肢出血,否则达不到止血目的;应用
5、指压法止血,需要了解身体大血管的走向、位置,出血时准确压住血管才能有效,因此掌握指压法有一定的难度。,(1)头皮出血,出血部位在头顶、前额、耳朵以前及太阳穴附近,用拇指按压同侧耳孔前面的部位,摸到跳动的血管(颞动脉),使劲压住。出血部位在枕后部,指压耳后突起下面,摸到跳动的血管(枕动脉),使劲压住。,(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压迫同侧下颌角下缘、下颌角前方3厘米处,此处可摸到跳动的血管(面动脉)。,(3)前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下缘,摸到跳动的血管(肱动脉),使劲压住。,(4)手部出血,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摸到内外处各有一搏动点(尺、桡动脉),使
6、劲压住。,(5)手指出血,手指因切割或碾压出血的机会较多,出血量小,直接用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当手指断离时,出血量大,可先将受伤的手高举过胸,然后用指压法止血,压手指的根部。如果手指的根部出血,可用拇指压住手掌近根部处,其余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和食指相对捏紧而止血。,(6)下肢出血,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搏动点(股动脉)上止血。,(7)足部出血,可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关节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的搏动点止血。,(四)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其特点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7、在关键时刻可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上止血带后,完全阻断了受伤肢体的血流,但若时间过长肢体易发生神经麻痹、畸形、坏死等严重后果。,(1)适用范围,受伤肢体有大而深的伤口,血流速度快。肢体多处受伤,出血量大。肢体完全断离或部分断离。受伤部位可见喷泉样出血。,(2)止血带用品:,最合适的止血带是有弹性的空心皮管或橡皮条。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宽布条、三角巾、领带、腰带等做止血带的替代品。而电线、铁丝、绳索不宜做止血带。,(3)上止血带的位置,扎止血带的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医学上叫做“近心端”,应距离伤口越近越好,以减少缺血的区域。上肢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上部和下部,避免扎在上臂的中部;下肢出血应扎在大腿
8、的中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4)方法,橡皮止血带绞紧止血法充气止血带,橡皮止血带,尽可能将伤肢抬高上举23分钟,以便尽量使静脉血液回流。在准备上止血带的位置垫三角巾、毛巾、几层纱布或直接扎在衣物上,以避免皮肤被止血带直接勒压而坏死。将有弹性的止血带缠绕肢体2周,然后在外侧打结。,绞紧止血法,如果没有橡皮止血带,只能使用没有弹性的替代品,如三角巾、绷带、布条、毛巾、领带等,可先缠绕肢体1周,然后打活结,再在其中插入一节小木棍或笔,绞紧,边绞紧边看出血情况,出血刚止住时的松紧度正好可以固定。,充气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
9、大,对受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5)注意事项,止血带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才能上止血带。,止血带的松紧一定要合适,只要出血停止即可,不可过松或过紧。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目的。,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连续使用止血带最好不要超过23小时,每隔60分钟应将止血带放松一次、每次30秒2分钟,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止血带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坏死已无
10、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运送途中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以供接诊医生参考。,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二、包扎伤口的方法,人们在受伤的情况下,不管是切割伤、挫裂伤、碰撞伤、摔伤、烧烫伤,只要造成伤口和创面,就必须及时包扎伤口,保护创面。,(一)包扎伤口的功用,1、帮助止血,吸收伤口流出的液体。2、固定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3、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少感染机会。4、固定覆盖在伤口上的敷料,如纱布块。5、扶托受伤的肢体,使其稳定,减少痛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伤 现场 急救 公众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