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pt
《分析化学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gravimetric analysis&precipitation titration,一、重量分析法1.重量分析法: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然后用准确称量的方法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重量分析主要包含分离和称量两个过程。,第一节 概述,2.方法分类:(1)沉淀法(precipitation)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转化成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成“称量形式”,根据称量形式的质量计算其含量的方法。,(2)挥发法(volatilization)又称气化法,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其转化为挥发性物质来进
2、行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3)电解重量法(electrolytic gravimetry)利用电解的方法,控制适当的电位,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称重,电极增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金属的质量。,3.方法特点:重量分析法直接通过称量而获得分析结果,不需要与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进行比较,也没有由于器皿引起的误差,具有准确度高的优点。操作较繁琐、费时,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二、沉淀滴定法 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1)沉淀反应能定量进行,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2)反应速度快;(3)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简单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3、,Ag+Cl-AgCl Ag+SCN-AgSCN 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来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银量法(Aregentometric method)。银量法可以测定C1、Br、I、Ag+、SCN等,还可以测定经过处理而能定量地产生这些离子的有机物。,第二节 沉淀与溶解平衡,一、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当水中存在难溶化合物MA时,则MA将有部分溶解,当其达到饱和状态时,即建立如下平衡关系:MA(固)=MA(水)=M+A-固体MA的溶解部分,以M+、A-状态和MA分子状态存在。M+和A-之间也可能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互相缔合成为M+A-离子对状态而存在。,根据沉淀平衡:K1=aMA(水)/aMA(固)由
4、于aMA(固)=1,且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近似为1,则 K1=aMA(水)=S0 S0称为物质的分子溶解度或固有溶解度。当溶解达到平衡时,则MA的溶解度S:SS0+M+S0+A-,如果MA(水)接近完全离解,则在计算溶解度时,固有溶解度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许多沉淀的固有溶解度比较小,所以计算溶解度时,一般可以忽略固有溶解度的影响。S=M+=A-,二 活度积和溶度积 K2=aM+aA-/aMA(水),得:aM+aA-=K2S0=K 0sp K 0sp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aM+aA-=M+M+A-A-=K0 sp M+A-=K 0sp/M+A-=Ksp Ksp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它的大
5、小随着溶液中离于强度而变化。如果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则离子强度增大,活度系数减小,于是溶度积便增大,因而沉淀的溶解度也会增大。,沉淀的溶解度:S=M+=A-=Ksp1/2 在纯水中MA的溶解度很小,如果其他电解质的浓度不大,则可以不考虑离子强度引起的活度系数的减小。由各种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溶解度。对于类型MmAn的沉淀:,当伴随副反应发生时,假设M、A各型体的总浓度分别为cM及cA,则有:Ksp=MA=cM/M cA/A Ksp=cM cA=KspMA Ksp称为条件溶度积。因为M、A均大于1,故Ksp Ksp。S=cM=cA=Ksp1/2S理论=M=A=Ksp1/2,三
6、、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 同离子效应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过量的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获溶液,沉淀的溶解度减小,这一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2 盐效应 加入强电解质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强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则离子强度增大,由于离子强度增大,而使活度系数减小,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当活度系数增大,即沉淀的溶解度增大。,3 酸效应 溶液的酸度给沉淀溶解度带来的影响,称为酸效应。当酸度增大时,组成沉淀的阴离子与H+结合,降低了阴离子的浓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当酸度降低时,则组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可能发生水解,形成带电荷的氢氧络合物如Fe(OH)2+、A1(OH)2+降低了阳离
7、子的浓度而增大沉淀的溶解度。,4 络合效应 由于沉淀的离子参与了络合反应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络合效应。例1 计算AgBr在0.10mol/LNH3溶液的溶解度为纯水中的多少倍?已知Ksp(AgBr)=5.010-13,Ag(NH3)2+的1=103.32 2=107.23。,解:(1)在纯水中 S1=Ksp1/2=7.110-7mol/L(2)在0.10mol/LNH3溶液中 S2=Ksp1/2=(Ksp Ag(NH3)1/2 由于Ksp(AgBr)值相当小,故忽略因络合效应对NH3浓度的影响。Ag(NH3)=1+1NH3+2NH32=1.7105 S2=2.910-4mol/L
8、S2/S1=4.110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1)温度 溶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因此。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溶剂 无机物沉淀多为离子型晶体,所以它们在极性较强的水中的溶解度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有机物沉淀则相反。,(3)沉淀颗粒大小的影响 同一种沉淀,其颗粒越小则溶解度越大。(4)沉淀结构的影响 许多沉淀在初生成时的亚稳态型溶解度较大,经过放置之后转变成为稳定晶型的结构,溶解度大为降低。例如初生成的亚稳定型草酸钙的组成为CaC2O43H2O或CaC2O42H2O,经过放置后则变成稳定的CaC2O4H2O。,第三节 沉淀重量法,一、基本原理(一)沉淀形式和称
9、量形式 沉淀的化学组成称为沉淀形式(pre-cipitation forms)。沉淀经处理(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称为称量形式(weighing forms)。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才能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根据一般分析结果的误差要求,沉淀的溶解损失不应超过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即0.2毫克。,(2)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3)沉淀必须纯净。沉淀应该是纯净的,不应混杂质沉淀剂或其他杂质,否则不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4)应易于转变为具有固定组成的称量形式。,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1)称量
10、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2)要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3)应具有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可增大称量形式的质量,减少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的准确度。,例如,测定铝时,称量形式可以是Al2O3(M=101.96)或8-羟基喹啉铝(M=459.44)。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损失沉淀1mg,以A12O3为称量形式时铝的损失量:A12O3:2A1=1:x x=0.5 mg 以8-羟基喹啉铝为称量形式时铝的损失量:A1(C9H6NO)3:A11:x x0.06 mg,(二)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1 沉淀的类型 晶形沉淀:颗粒直径0.1-1m。沉淀内部,离子按晶体结构有规则的排列,结构紧密,容易沉
11、降于容器底部。凝乳状沉淀:颗粒直径m。无定形沉淀:颗粒直径在0.02m以下。沉淀内部离子排列杂乱无章,结构疏松,难以沉降。,2 沉淀的形成过程 包括晶核的生成和沉淀颗粒的生长两个过程,(1)晶核的生成过程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2)沉淀颗粒的成长过程 晶核形成以后,溶液中其他构晶离子又陆续沉积在晶核周围,使晶核逐渐长大形成沉淀微粒。,沉淀颗粒的大小由聚集速率和定向速率的相对大小所决定。聚集速率:构晶离子聚集成沉淀晶核,进一步积聚成为沉淀颗粒的速率。定向速率:构晶离子在晶核上按一定顺序排列于晶格内的速率。在沉淀过程中,如果聚集速率大,而定向速率小,则得到非晶型沉淀,反之则得到晶形沉淀。,聚集速率
12、主要由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决定。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可用相对过饱和度的大小来量度。VK(Q-S)/S V:沉淀生成的初速率(即聚集速率)Q:溶液中混合反应物瞬时产生的物质总浓度,S:沉淀的溶解度(Q-S)/S:沉淀开始时的过饱和程度 K:常数,它与沉淀的性质、介质、温度等因素有关。,(三)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 共沉淀 在进行沉淀反应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叫做共沉淀现象。产生共沉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吸附、生成混晶和吸留所造成。,(1)表面吸附 表面吸附是在沉淀的表面上吸附了杂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晶体表面上离子电荷的不完全等衡所引起的。例如在测定含有Ba2+、Fe3+溶液中的
13、Ba2+时,加入沉淀剂稀H2SO4,则生成BaSO4晶形沉淀。从静电引力的作用来说,在溶液中任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都同样有被吸附的可能性。表面吸附是有选择性的:,吸附层吸附的选择性是:构晶离子首先被吸附,其次,是与构晶离子大小相近,电荷相同的离子容易被吸附。扩散层吸附的选择性是:离子的价数越高越容易被吸附,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或离解度较小的化合物的离子也容易被吸附。,吸附杂质量的多少,还与下列因素有关:沉淀的总表面积 杂质离子的浓度 溶液的温度,(2)生成混晶 如果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电子层结构相同,而且所形成的晶体结构也相同,则它们能生成混晶体。常见的混晶体有BaSO4和PbSO
14、4,AgC1和AgBr,MgNH4PO46H2O和MgNH4AsO46H2O等。,(3)吸留和包夹 在沉淀过程中,当沉淀剂的浓度比较大、加入比较快时沉淀迅速长大,则先被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沉淀,于是就陷入沉淀晶体内部,这种现象称为吸留。如留在沉淀内部的是母液,则称为包夹。这种现象造成的沉淀不纯是无法洗去的,因此,在进行沉淀时应尽量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2 后沉淀 溶液中某些组分析出沉淀之后,另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在该沉淀表面继续析出沉淀的现象,称为后沉淀现象。,在含有Cu2+、Zn2+等离子的酸性溶液中,通人H2S时最初得到的CuS沉淀中并不夹杂ZnS。但是如果沉淀与溶液
15、长时间地接触、则由于CuS沉淀表面上从溶液中吸附了S2-,而使沉淀表面上S2-浓度大大增加,致使S2-浓度与Zn2+浓度的乘积大于Zn2+的溶度积常数,于是在CuS沉淀的表面上,就析出ZnS沉淀。,(四)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 2.选择适当的沉淀剂3.改变杂质的 存在形式以降低其浓度4.改善沉淀条件 5.进行再沉淀 6.选择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 7.及时进行过滤分离,以减少后沉淀,二、沉淀的制备,(一)沉淀剂的选择和用量 1形成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剂最好具有挥发性 3沉淀剂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4.沉淀剂用量要适当过量 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使沉淀反应完全。但若沉
16、淀剂用量太多,由于产生盐效应或配位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二)有机沉淀剂1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1)选择性高 有机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与特定离子起沉淀反应。(2)沉淀的溶解度小 由于有机沉淀的疏水性强,所以溶解度较小,有利于沉淀完全。(3)沉淀吸附杂质少 因为沉淀表面不带电荷,所以吸附杂质离子易获得纯净的沉淀。,(4)沉淀的分子量大 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占的百分比小,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但是,有机沉淀剂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有些沉淀的组成不恒定。,2 有机沉淀剂的分类和应用 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通常形成螯合物沉淀和缔合物沉淀。因此,有机沉淀剂也可分为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和生成离子缔合
17、物的沉淀剂两种类型。,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 能形成螯合物沉淀的有机沉淀剂,它们至少应具有下列两种官能团:一种是酸性官能团,如:COOH、OH、=NOH、SH、SO3H等,这些官能团中的H+可被金属离子置换;另一种是碱性官能团,如NH2、=NH、=N、=C=O、=C=S等,这些官能团具有未被共用的电子对,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生成缔合物沉淀剂 阴离子和阳离子以较强的静电引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缔合物。某些有机沉淀剂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大体积的离子,这种离子能与被测离子结合成溶解度很小的缔合物沉淀。例如四苯硼酸阴离子与K+的反应:K+B(C6H5)4KB(C6H5)4KB(C6H5)4的
18、溶解度很小,组成恒定,烘干后即可直接称量,所以NaB(C6H5)4是测定K+的较好沉淀剂。,(三)沉淀条件的选择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稀、慢、热、陈”。(1)沉淀作用应在适当的稀溶液中进行,并加入沉淀剂的稀溶液。这样在沉淀作用开始时,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不致太大,但又能保持一定的过饱和程度,晶核生成不太多而且又有机会长大。但是溶液如果过稀,则沉淀溶解较多,也会造成溶解损失。,(2)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地加入沉淀剂。这样可以防止溶液中局部过浓,以免生成大量的晶核。(3)沉淀应该在热溶液中进行,使沉淀的溶解度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以利于生成少而大的结晶颗粒,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质的吸
19、附作用。为了防止沉淀在热溶液中的溶解损失,应当在沉淀作用完毕后,将溶液放冷,然后进行过滤。,(4)沉淀作用完毕后,如果让沉淀和溶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使沉淀晶形完整、纯净,同时还可以使微小晶体溶解,粗大晶体长大。这个过程叫做陈化。,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无定形沉淀一般溶解度很小,颗粒微小体积庞大,不仅吸收杂质多,而且难以过滤和洗涤,甚至能够形成胶体溶液,无法沉淀出来。因此,对于无定形沉淀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加速沉淀微粒凝聚、获得紧密沉淀,减少杂质吸附和防止形成胶体溶液。至于沉淀的溶解损失,可以忽略不计。,(1)沉淀应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加入沉淀剂的速度也可以适当加快。因为溶液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 重量 分析 沉淀 滴定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094914.html